[发明专利]一种负载型双中心复合聚乙烯催化剂的制备方法和应用有效
申请号: | 201210111109.3 | 申请日: | 2012-04-16 |
公开(公告)号: | CN102627710B | 公开(公告)日: | 2017-12-29 |
发明(设计)人: | 赵柠;程瑞华;何雪莲;刘振;刘柏平 | 申请(专利权)人: | 华东理工大学 |
主分类号: | C08F10/02 | 分类号: | C08F10/02;C08F4/69;C08F4/68;C08F4/02;C08F110/02;C08F210/16 |
代理公司: | 暂无信息 | 代理人: | 暂无信息 |
地址: | 20023*** | 国省代码: | 上海;31 |
权利要求书: | 查看更多 | 说明书: | 查看更多 |
摘要: | |||
搜索关键词: | 一种 新型 负载 中心 复合 聚乙烯 催化剂 制备 方法 应用 | ||
1.负载型铬钒复合催化剂,其特征在于:在普通的无机载体负载的有机铬系聚乙烯催化剂上增加钒活性组分,其特征在于有机Cr活性位为以下结构形式负载于载体表面:
其中R相互相同或不同,为具有1-14个碳原子的烃基。
2.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催化剂,其特征在于:所述无机载体选自二氧化硅、三氧化二铝、二氧化钛、氧化锆、氧化镁、氧化钙、无机粘土和它们的组合。
3.根据权利要求2所述的催化剂,其特征在于:所述二氧化硅选自未改性的无定形多孔硅胶或经Ti、Al或F改性的无定形多孔硅胶。
4.根据权利要求2所述的催化剂,其特征在于:所述无机载体的孔体积为0.5~5.0cm3/g。
5.根据权利要求2所述的催化剂,其特征在于:所述无机载体的表面积为50~600m2/g。
6.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催化剂,其特征在于:所述的钒活性组分为负载的无机氧化物形式,钒源选自硝酸钒、磷酸钒、硫酸钒、醋酸钒、六氟钒酸铵、草酸氧钒、偏钒酸铵、硫酸氧钒、硫酸氧化钒(IV)水合物、三氯代氧化钒、原钒酸钠、偏钒酸钠、双乙酰丙酮氧化钒、三异丙醇氧钒、三丙醇氧化钒、乙酰丙酮钒、氧化三乙氧基钒、氯化氧钒、硅化三钒和它们的组合。
7.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催化剂,其特征在于:所述有机Cr活性位的有机铬源为具有下列分子结构式的化合物:
其中R相互相同或不同,为具有1-14个碳原子的烃基。
8.根据权利要求7所述的催化剂,其特征在于:R为具有1-14个碳原子的烷基或芳基。
9.根据权利要求7所述的催化剂,其特征在于:所述有机铬源选自双(三甲基甲硅烷基)铬酸酯、双(三乙基甲硅烷基)铬酸酯、双(三丁基甲硅烷基)铬酸酯、双(三异戊基甲硅烷基)铬酸酯、双(三(2-乙基己基)甲硅烷基)铬酸酯、双(三癸基甲硅烷基)铬酸酯、双(三(十四烷基)甲硅烷基)铬酸酯、双(三苄基甲硅烷基)铬酸酯、双(三(苯基乙基)甲硅烷基)铬酸酯、双(三苯基甲硅烷基)铬酸酯、双(三(甲基苯基)甲硅烷基)铬酸酯、双(三(二甲基苯基)甲硅烷基)铬酸酯、双(三萘基甲硅烷基)铬酸酯、双(三(乙基苯基)甲硅烷基)铬酸酯、双(三(甲基萘基)甲硅烷基)铬酸酯和它们的组合。
10.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催化剂,其特征在于:在无机载体上的Cr负载量为催化剂总重量的0.01~10wt%,按Cr的重量计。
11.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催化剂,其特征在于:在无机载体上的V负载量为Cr负载量的10%~500%,按V的重量计。
12.制备权利要求1所述的负载型铬钒复合催化剂的方法,其包含步骤:
i)将无机载体浸入钒源的溶液,然后干燥,接着在300℃~900℃焙烧;
ii)将步骤i)所得产物浸入有机铬源溶液,然后干燥保存。
13.制备权利要求1所述的负载型铬钒复合催化剂的方法,其包含步骤:
i)将无机载体浸入钒源的溶液,然后干燥,接着在300℃~900℃焙烧;
ii)将步骤i)所得产物浸入有机铬源溶液,然后干燥,再加入有机金属助催化剂对催化剂进行预还原处理,最后进行干燥保存。
14.根据权利要求1~11任一项所述的催化剂用于生产乙烯均聚物和乙烯/α-烯烃共聚物的用途,聚合过程中根据需要可再添加有机金属助催化剂、氢气。
15.根据权利要求12~13任一项所述的方法制备得到的催化剂用于生产乙烯均聚物和乙烯/α-烯烃共聚物的用途,聚合过程中根据需要可再添加有机金属助催化剂、氢气。
该专利技术资料仅供研究查看技术是否侵权等信息,商用须获得专利权人授权。该专利全部权利属于华东理工大学,未经华东理工大学许可,擅自商用是侵权行为。如果您想购买此专利、获得商业授权和技术合作,请联系【客服】
本文链接:http://www.vipzhuanli.com/pat/books/201210111109.3/1.html,转载请声明来源钻瓜专利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