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发明专利]以香蕉茎秆、叶作为主要原料在香蕉树底立体栽培秀珍菇的方法无效

专利信息
申请号: 201210109019.0 申请日: 2012-04-12
公开(公告)号: CN102613002A 公开(公告)日: 2012-08-01
发明(设计)人: 何寒 申请(专利权)人: 何寒
主分类号: A01G1/04 分类号: A01G1/04;C05G3/00
代理公司: 暂无信息 代理人: 暂无信息
地址: 531500 广西壮族自*** 国省代码: 广西;45
权利要求书: 查看更多 说明书: 查看更多
摘要:
搜索关键词: 香蕉 作为 主要原料 立体 栽培 秀珍菇 方法
【说明书】:

技术领域

发明涉及一种食用菌栽培技术领域,具体涉及到一种以香蕉茎秆、叶作为主要原料在香蕉树底立体栽培秀珍菇的方法。

技术背景

香蕉是最大宗的热带亚热带水果,具有速生和生物量高等特点,同时因为香蕉产量高而成为我国的第四大水果。在香蕉果实生产的同时也产生比果实要多2倍量以上的香蕉秆、茎叶副产品。长期以来,这些香蕉秆、茎叶除小部分用作肥料,大多当作燃料焚烧,或者是粉碎还于田。人工进行粉碎还田,工作量大且繁重、效率低,而且人工粉碎效果差,对于后期作业影响大;用机械进行粉碎还田可提高效率及粉碎效果,但目前机械作业时每公顷需要近千元的成本。香蕉秆、茎叶粉碎还田之后,其作用仍然不大,利用率依然低下。

根据我国香蕉产区的香蕉秆、茎叶资源十分丰富,而这些秆、茎叶残体利用率不高、不够充分的情况引起了全社会的广泛关注。本发明人就利用香蕉秆、茎叶来生产出优质的生物饲料和生物有机肥料,而且效果显著。相关文献也报道过,技术人员早就利用香蕉秆、茎叶作为原料来栽培各种食用菌品。

从1989年02期的《福建农业科技》发表的“香蕉茎叶可袋栽食用菌”一文中了解到,技术人员利用丰富的香蕉残茎败叶资源进行了袋栽金针菇试验,取得成功,平均产金针菇221克/袋,生物效率达到110.5%。

从由李青松、蒋毅、旷桂森等在2009年第06期的《食用菌》发表的“香蕉茎叶栽培猴头菇试验初报”一文中了解到,作者以香蕉茎叶代替部分棉子壳来栽培猴头菇试验,也获得成功。

利用资源丰富的香蕉秆、茎叶来栽培食用菌,可改变资源浪费型传统农业,实现“点草成金、化害为利、变废为宝、无废生产”,使农业资源多级增值,也为香蕉秆、茎叶资源综合开发利用又开辟了一条最为有效、持久的捷径。

香蕉属于阔叶树种。因为其叶片大,所以蒸腾和光合作用十分强,在蕉园里,香蕉叶能遮风挡雨、降温、保湿等营造及调节了小范围气候,硕大的香蕉叶在蕉园里也形成大环境的天然氧吧,这样的环境十分有利于食用菌生产栽培。而目前广阔的香蕉园,香蕉树底下都是空闲的,一直都没有进行有效的综合开发利用。

发明内容

本发明的目的就是提供全新的一种以香蕉茎秆、叶作为主要原料在香蕉树底立体栽培秀珍菇的方法。具体包括:利用资源丰富的香蕉茎秆、叶作为主要原料来制备秀珍菇菌包;通过适宜安排生产栽培时间在香蕉树底立体栽培产收鲜菇,实现立体农业生产模式,同时实现了香蕉果实、菌双丰收。

本发明是通过以下技术方案来实现的:

1、以香蕉茎秆、叶作为主要原料在香蕉树底立体栽培秀珍菇的方法,技术方案中包括:适宜生产栽培时间安排,以香蕉茎秆、叶作为主要原料的培养基其制备方法,秀珍菇菌包的制备方法,在香蕉树底立体栽培及管理出菇方法。

2、以香蕉茎秆、叶作为主要原料在香蕉树底立体栽培秀珍菇的方法,技术方案中适宜生产栽培时间安排如下:

(1)生产菌包:第一阶段是2~3月份开始生产菌包,3~4月份获得菌包;第二阶段是4~5月份开始生产菌包,5~6月份获得菌包;

(2)栽培时间:第一阶段是3~4月开始栽培,第二阶段是6~7月份开始栽培;

(3)鲜菇采收:第一阶段是4~7月份采收鲜菇,第二阶段是8~11月份采收鲜菇。

3、以香蕉茎秆、叶作为主要原料在香蕉树底立体栽培秀珍菇的方法,技术方案中以香蕉茎秆、叶作为主要原料的培养基其制备方法如下:

(1)香蕉秆、茎叶的处理方法:将香蕉秆、茎叶通过晒或烘干至固体物含水量为15~18%,再粉碎成能过50~60目状;

(2)原料组成与配比:香蕉秆、茎叶粉碎物72%、玉米芯14%、米糠11%、生石灰3%、水适量;

(3)混料:将香蕉秆、茎叶粉碎物、玉米芯、米糠、生石灰混合起来并搅拌均匀成混合物料,再用水与混合料混合并搅拌均匀,同时把混合料的含水量调整到55~60%;

(4)发酵:将混合物料堆成宽2米、高1米、长度不限的条形堆,并用塑料膜布遮盖严实,进行厌氧发酵;当混合料内温度达超过60℃时维持这样的温度发酵3~4天后进行堆翻,堆翻过后再用塑料布遮盖严实继续发酵至混合料变成褐色或黑褐色,手握之柔软有弹性,既完成发酵过程而得生产用培养基。

4、以香蕉茎秆、叶作为主要原料在香蕉树底立体栽培秀珍菇的方法,技术方案中秀珍菇菌包的制备方法如下:

(1)栽培袋的选择及处理:选择规格为25×52cm的聚乙烯塑料袋作为栽培袋,并用中号衣车针将栽培袋周身扎透若干个增氧气孔,有利于装料接种后菌丝快速萌发吃料;

下载完整专利技术内容需要扣除积分,VIP会员可以免费下载。

该专利技术资料仅供研究查看技术是否侵权等信息,商用须获得专利权人授权。该专利全部权利属于何寒,未经何寒许可,擅自商用是侵权行为。如果您想购买此专利、获得商业授权和技术合作,请联系【客服

本文链接:http://www.vipzhuanli.com/pat/books/201210109019.0/2.html,转载请声明来源钻瓜专利网。

×

专利文献下载

说明:

1、专利原文基于中国国家知识产权局专利说明书;

2、支持发明专利 、实用新型专利、外观设计专利(升级中);

3、专利数据每周两次同步更新,支持Adobe PDF格式;

4、内容包括专利技术的结构示意图流程工艺图技术构造图

5、已全新升级为极速版,下载速度显著提升!欢迎使用!

请您登陆后,进行下载,点击【登陆】 【注册】

关于我们 寻求报道 投稿须知 广告合作 版权声明 网站地图 友情链接 企业标识 联系我们

钻瓜专利网在线咨询

周一至周五 9:00-18:00

咨询在线客服咨询在线客服
tel code back_top