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发明专利]一种具有导流塔的汽车排气管无效
申请号: | 201210108075.2 | 申请日: | 2012-04-11 |
公开(公告)号: | CN102619606A | 公开(公告)日: | 2012-08-01 |
发明(设计)人: | 高强 | 申请(专利权)人: | 宁波市鄞州吉士汽配有限公司 |
主分类号: | F01N13/08 | 分类号: | F01N13/08 |
代理公司: | 暂无信息 | 代理人: | 暂无信息 |
地址: | 315137 浙*** | 国省代码: | 浙江;33 |
权利要求书: | 查看更多 | 说明书: | 查看更多 |
摘要: | |||
搜索关键词: | 一种 具有 导流 汽车 排气管 | ||
技术领域
本发明涉及一种汽车排气管,尤其涉及一种具有导流塔的汽车排气管。
背景技术
导流是指在气体或液体流动的过程中,将不同方向、不同速率的气体或液体汇聚成向同样方向以同样速率流动的气体或液体。现有的汽车上的导流装置通常为安装在汽车车顶尾部或者车翼上的导流板,其主要的作用是在汽车高速行驶时,将通过汽车车身的气流疏导,以保证汽车的平稳行驶。
然而,在汽车行驶过程中,除了在车壳表面有大量气流流过之外,在汽车排气管上也有大量废气排出。另外,现有的汽车由于行驶速度越来越快,通常会设置多个排气管以排出废气,多个排气管排出的废气的速率并不一样,当它们同时在排气口交汇时,会产生扰流、乱流的现象,使得废气不能流畅排出;另外,扰流、乱流现象会产生不稳定的气流回压,会影响到发动机的排气工作状况和动力性能。
发明内容
本发明所要解决的技术问题在于,针对现有技术的上述不足,提出一种具有导流塔的汽车排气管,它能有效疏导多路排气管排出的气体,使得气体排出顺畅,同时导流塔能与汽车排气管有效结合和分离,结构简单、外形美观。
本发明解决其技术问题采用的技术方案是,提出一种具有导流塔的汽车排气管,其包括多条两两相邻的排气管道,外壳以及设置于所述外壳内的导流塔;每一排气管道与其相邻的两个排气管道具有第一交点与第二交点,所述第一交点与第二交点切分的部分排气管道周边构成所述导流塔的一条底边,多条底边围成所述导流塔的塔底面;所述导流塔还包括塔顶部,从所述塔顶部向所述塔底面延伸形成塔面。
进一步,所述塔顶部与所述第一交点和第二交点之间的连线为直线、弧线或抛物线。
进一步,所述塔顶部在塔底面的投影位于塔底面中心点;塔顶部与塔底面的垂直距离与塔底面中心点距离底边的垂直距离的比值为2.5至4。
进一步,所述导流塔与所述多条排气管道一体成型而成。
进一步,所述导流塔内部中空。
进一步,所述外壳由多个子壳构成,每一子壳对应于一条排气管道,每一子壳包括子壳壁以及嵌套部;所述子壳壁包括第一端部与第二端部以及连接于第一端部与第二端部之间且曲面半径从第一端部逐渐收缩至第二端部的曲面;所述嵌套部一端嵌套于排气管道中以密封该排气管道,另一端与子壳壁第一端部密封连接。
进一步,所述多个子壳的第二端部围成圆形。
进一步,所述汽车排气管包括四条排气管道,所述排气管道为中空圆柱形;所述底边为向内凹陷的圆弧边。
本发明通过在多条排气管道上设置导流塔,该导流塔塔底面可与排气管道一体成型而成,塔面形状与排气管道相适应,能有效地疏导多条排气管道排出的废气,使得废气能有效的排出,不会影响发动机的性能。同时,本发明外观美观、结构简单,便于大规模生产。
附图说明
图1为本发明一实施例中的立体结构示意图;
图2为图1所示立体结构示意图的仰视图;
图3为图1所示立体结构示意图的透视图;
图4为图3中导流塔的立体结构示意图。
具体实施方式
以下是本发明的具体实施例并结合附图,对本发明的技术方案作进一步的描述,但本发明并不限于这些实施例。
如图1、图2、图3、图4所示,图1为本发明一实施例中的立体结构示意图,图2为图1所示立体结构示意图的仰视图,图3为图1所示立体结构示意图的透视图,图4为图3中导流塔的立体结构示意图。本发明具有导流塔的排气管包括多条排气管道10、外壳20以及设置于外壳20内部的导流塔30。多条排气管道10中的气流速率不同,多条排气管道10中的气体分别流出排出管道10后被导流塔30导流后形成稳定的气流并经由外壳20排出。通过设置导流塔30使得多条排气管道10中的气体交汇不会发生扰流和乱流的现象,从而保证废气的正常排出并能保证发动机的动力性能。
该多条排气管道10两两相邻,每一排气管道与其相邻的两个排气管道具有第一交点100与第二交点101,每一排气管道10周边上被第一交点100与第二交点101切分的部分周边构成导流塔30塔底面的一条底边301,多条底边301围成了导流塔30的塔底面300。本实施例中,排气管具有四条排气管道10,且该四条排气管道10为中空圆柱形,则本实施例中,导流塔30的塔底面300由四条向内凹陷的圆弧形底边围成。
该专利技术资料仅供研究查看技术是否侵权等信息,商用须获得专利权人授权。该专利全部权利属于宁波市鄞州吉士汽配有限公司,未经宁波市鄞州吉士汽配有限公司许可,擅自商用是侵权行为。如果您想购买此专利、获得商业授权和技术合作,请联系【客服】
本文链接:http://www.vipzhuanli.com/pat/books/201210108075.2/2.html,转载请声明来源钻瓜专利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