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发明专利]折叠车无效
申请号: | 201210107803.8 | 申请日: | 2012-04-13 |
公开(公告)号: | CN103303415A | 公开(公告)日: | 2013-09-18 |
发明(设计)人: | 张闵凯 | 申请(专利权)人: | 久鼎金属实业股份有限公司 |
主分类号: | B62K15/00 | 分类号: | B62K15/00 |
代理公司: | 中科专利商标代理有限责任公司 11021 | 代理人: | 汤保平 |
地址: | 中国台*** | 国省代码: | 中国台湾;71 |
权利要求书: | 查看更多 | 说明书: | 查看更多 |
摘要: | |||
搜索关键词: | 折叠 | ||
技术领域
本发明与折叠车有关,特别是指一种至少后叉臂为可收折的折叠车。
背景技术
由于滑板车具有结构轻巧且容易学习如何操控的特色,俨然已经成为一种老少皆宜的休闲运动工具。为了让滑板车达到便于携带及不占收纳空间的效果,目前的电动或非电动滑板车虽然大部分已经具有可收折的设计,然其仅可以其前轮组相对于车架枢转进行收折,但是在收折后所能减少的体积仍然相当有限,因而无法确实达到方便携带及易于收纳的目的。
此外,电动车具有轻松骑乘的优点,亦为一种广受喜爱的交通或休闲工具。然而一般电动车的前轮组、后轮组及座管部分通常是无法收折的,因而体积无法缩减而相当占空间,故不便于携带及收纳。
发明内容
本发明的目的在于提供一种折叠车,其可容易收折,且收折后体积小并便于置放、收纳及携行。
为了达成上述目的,本发明的折叠车包含有一车架本体、一前轮组、一转向组件、一收折机构、二后叉臂及一后轮组。该前轮组设于该车架本体的前端。该转向组件以其底端与该前轮组连接而可与该前轮组一起相对该车架本体转动。该收折机构设于该车架本体的后端,且其二端分别位于该车架本体的左、右侧。该二后叉臂分别以其前端枢接于该收折机构的二端,且以该收折机构的二端为枢轴而可在该车架本体的左、右侧于一第一展开位置与一第一收折位置之间枢转,各该后叉臂的旋转轴与该车架本体的横向延伸线具有一偏转角度。该后轮组设于该二后叉臂的后端。
附图说明
为了详细说明本发明的结构、特征及功效所在,以下结合多个较佳实施例并配合附图说明如后,其中:
图1为本发明第一较佳实施例的立体图。
图2为本发明第一较佳实施例的俯视图。
图3至图5为本发明第一较佳实施例的局部示意图,主要显示收折机构。
图6至图7为本发明第一较佳实施例的扣合件动作示意图。
图8为本发明第一较佳实施例的局部示意图,主要显示后叉臂与限制组件间的结构。
图9至图11为本发明第一较佳实施例的旋转组件动作示意图。
图12为本发明第一较佳实施例折叠车的收折状态图。
图13为本发明第一较佳实施例折叠车收折后的使用状态图。
图14为本发明第二较佳实施例的立体图。
图15为本发明第二较佳实施例的局部示意图。
图16及图17为本发明第二较佳实施例的折叠状态图。
图18为本发明第二较佳实施例的局部示意图,主要显示后轮组的结构。
具体实施方式
请参阅图1至图13,为本发明第一较佳实施例所提供的折叠车100,包含有一车架本体10、一前轮组20、一转向组件30、一座管40、一收折机构50、二后叉臂60及一后轮组70。其中,至少该二后叉臂60是可通过该收折机构50而可相对于该车架本体10于一第一展开位置E1与一第一收折位置F1(图12)之间枢转。此种结构是可应用在非电动或电动的滑板车或其他车种上。
该车架本体10内部设有一电池12,该车架本体10于下侧中间部位设有一踏脚件14,可供使用者的双脚踏置,该踏脚件14可以可收折或固接的方式设于该车架本体10。
该前轮组20包括一前叉22及一转轮24,该前叉22以上端枢贯于该车架本体10前端上下侧而可相对于该车架本体10转动,该转轮24枢设于前叉22下端,该转轮24内设有一轮毂马达26,该轮毂马达26是电性连接于该电池12。
该转向组件30包括一立管32及二把手34,该转向组件30是以该立管32的底端与该前叉22的上端枢接而可与该前轮组20一起相对该车架本体10转动,并可相对于该车架本体10于一第二展开位置E2与一第二收折位置F2(图12)之间枢转,该转向组件30枢转而位于该第二收折位置F2时是可紧贴于该车架本体10的上侧面。该二把手34是可收折地枢接于该立管32的顶端二侧,例如:该二把手34可通过一弹梢组件36而与该立管32枢接,并可通过按压该弹梢组件36将原本被该弹梢组件36梢固的该二把手34与该立管32释放,该二把手34即可被收折并贴近该立管32。
该转向组件30上较佳是另设有一速度控制装置37及一煞车控制装置38,该速度控制装置37电性连接该电池12与该轮毂马达26并可控制该轮毂马达26的转速,该煞车控制装置38连接设于该前轮组20或该后轮组70的煞车件而可制动该前轮组20或该后轮组70。
该专利技术资料仅供研究查看技术是否侵权等信息,商用须获得专利权人授权。该专利全部权利属于久鼎金属实业股份有限公司,未经久鼎金属实业股份有限公司许可,擅自商用是侵权行为。如果您想购买此专利、获得商业授权和技术合作,请联系【客服】
本文链接:http://www.vipzhuanli.com/pat/books/201210107803.8/2.html,转载请声明来源钻瓜专利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