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发明专利]一种复合生物有机肥及其制备方法在审
申请号: | 201210106708.6 | 申请日: | 2012-04-13 |
公开(公告)号: | CN103373864A | 公开(公告)日: | 2013-10-30 |
发明(设计)人: | 陈德林 | 申请(专利权)人: | 陈德林 |
主分类号: | C05F11/08 | 分类号: | C05F11/08;C05F17/00 |
代理公司: | 暂无信息 | 代理人: | 暂无信息 |
地址: | 456300 河*** | 国省代码: | 河南;41 |
权利要求书: | 查看更多 | 说明书: | 查看更多 |
摘要: | |||
搜索关键词: | 一种 复合 生物 有机肥 及其 制备 方法 | ||
技术领域
本发明涉及一种肥料,具体地说是一种复合生物有机肥及其制备方法。
背景技术
随着农业的发展和人们生活水平的提高,尤其是我国加入WTO后,改善农产品品质,增强农产品市场竞争力,降低农业生产成本,提高农产品生产效益是农业发展和农民增收的关键所在。
农业长期广泛大量使用化肥、农药和化学激素,导致我国土壤地力下降、土壤中的有机质减少,土壤板结中严重,进而导致生态污染、农产品品质劣化,直接对人类生存造成威胁。因此如何有效改良土壤培肥能力,提高土壤中的有机质含量,分解农药化学激素等毒害残留,提高农作物产量与品质是目前农业急需解决的问题。
目前,我国有机肥料主要来自于市场上的现有产品,一是有机肥养分含量不稳定,营养元素比例不合理,二是有些有机肥含有害物质,如以动物粪便为主要原料生产的有机肥含有饲料添加剂残留物等,因此,当前所急需的是发明一种可有效提高土壤中的有机质,修复因连年使用化肥而破坏的土壤环境,从而起到改良土壤,提高农作物产量与品质的有机肥。
发明内容
本发明的目的在于提供一种复合生物有机肥及其制备方法,可有效利用生物发电厂产生的大量废弃草木灰以及工业废弃物糠醛渣,以多菌群联合发酵成为有机生物料与发酵的动物粪便混配制成有机肥,可有效提高土壤中的有机质,修复因连年使用化肥而破坏的土壤环境,从而起到改良土壤,提高农作物 产量与品质的作用。
为了实现上述目的,本发明的技术方案是:一种复合生物有机肥,所述的复合生物有机肥由草木灰、糠醛渣、湿基牛粪、湿基鸡粪、食用菌渣、发酵菌和功能菌按以下重量份数制备而成:草木灰10~45份,糠醛渣5~20份,湿基牛粪20~50份,湿基鸡粪10~40份,食用菌渣5~20份,发酵菌0.01~0.05份,功能菌0.1~0.3份;
所述的草木灰含钾量在6%~13.8%,五氧化二磷在1.5%~3%之间,PH值为7.8--8.5,呈弱碱性;
所述的糠醛渣纤维素≥43.8%,木质素≥38.4%,粗蛋白≥3.1%,氮磷钾总含量≥1.6%,PH值在4左右,属硫基酸性物质;
所述的食用菌渣水分含量≤25wt%,有机质含量≥50wt%。
2、制备权利要求1所述的复合生物有机肥的制备方法,其特征在于:其步骤如下:
(1)按权利要求1所述的配方质量份数取草木灰、糠醛渣均匀混合堆放搅拌,使其发生中各反应,并调整混合料的PH值在6.5左右,其化学反应式为:
2K2CO3+H2O=K2O+2KOH+CO2,
K2O+H2SO4=K2SO4+H2O,
2KOH+H2SO4=K2SO4+2H2O;
(2)按权利要求1所述的配方质量份数取湿基牛粪、湿基鸡粪、食用菌渣充分搅拌均匀条状堆放,在25℃~30℃下发酵,控制水分在55~62wt%之间;
(3)按权利要求1所述的配方质量份数加入发酵菌翻堆发酵;
(4)按权利要求1所述的配方质量份数加入功能菌发酵;
(5)将步骤(1)的混合料与经过步骤(2)、(3)、(4)发酵后的发酵料搅拌均匀混合搅拌均匀堆放二次发酵,以除去物料中的重金属及其他有害物质,并使其产生大量的有益菌群和放线菌;
(6)将上述步骤混匀的肥料晾干或烘干至水分含量在15~30wt%,按现有技术分筛,得粉未状产品,造粒包装上市。
本发明的复合生物有机肥,外观为粒状黑褐色,无臭味、无腐败味、无杂质,氮磷钾含量大于4.5%,有效活菌数每克大于0.2亿个,有机质含量大于25%(以干基计)。本发明是农业资源二次利用,可有效提高土壤中的有机质,修复因连年使用化肥而破坏的土壤环境,培肥土壤,增加土壤的通气性,减少农业生产过程中对化肥和农药的使用量,从而起到改良土壤,提高农作物产量与品质的作用。
具体实施方式
下面结合具体的实施例对本发明作进一步地说明。
实施例1:
该专利技术资料仅供研究查看技术是否侵权等信息,商用须获得专利权人授权。该专利全部权利属于陈德林,未经陈德林许可,擅自商用是侵权行为。如果您想购买此专利、获得商业授权和技术合作,请联系【客服】
本文链接:http://www.vipzhuanli.com/pat/books/201210106708.6/2.html,转载请声明来源钻瓜专利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