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发明专利]键盘的按键结构及其制造方法有效
申请号: | 201210106141.2 | 申请日: | 2012-04-12 |
公开(公告)号: | CN103377841A | 公开(公告)日: | 2013-10-30 |
发明(设计)人: | 吴长隆 | 申请(专利权)人: | 吴长隆 |
主分类号: | H01H13/02 | 分类号: | H01H13/02;H01H13/26;H01H13/88;H01H11/00 |
代理公司: | 北京汇智英财专利代理事务所(普通合伙) 11301 | 代理人: | 潘光兴 |
地址: | 中国台湾基隆市暖暖*** | 国省代码: | 中国台湾;71 |
权利要求书: | 查看更多 | 说明书: | 查看更多 |
摘要: | |||
搜索关键词: | 键盘 按键 结构 及其 制造 方法 | ||
技术领域
本发明为一按键结构及其制造方法,特别是指一种键盘的按键结构及其制造方法。
背景技术
在现今的人机介面及系统中,键盘为一不可或缺的输入装置。随着移动装置及笔电的普及,一般消费者对于键盘的要求,除了使用上能更贴近人体工学的需求以外,更须符合轻薄化的要求。此外,更希冀可以在生产流程上达到组装简便及节省用料的目标。
概略而言,一般习知键盘的结构,主要为由具有卡槽的支撑铁板、电路板及设置于卡槽内的各个按键所组成。制作的流程为先在支撑铁板冲孔,各冲孔形成数卡槽。接着在数个卡槽上射出成形数个剪刀脚后,再将按键组装于剪刀脚之上,最后再将支撑铁板与电路板结合。虽可依据不同设计,其组装的顺序略有不同,但主要的键盘结构组成大略相同,皆为先将支撑铁板上的按键结构组装完毕后,再与电路板结合。为了降低整体键盘的重量,虽可将原本的支撑铁板直接置换成塑胶,但在基本的制作流程不变的情况下,很难有效降低成本及达成键盘薄型化的目标。
因此,如何设计出一可简易组装、轻薄且具有较低成本的键盘的按键结构及其制造方法,乃为此业界亟需努力的目标。
发明内容
本发明为一种键盘的按键结构,包含一电路板、一弹性体、一键帽及一支撑结构。详细而言,电路板具有数个穿孔,且弹性体则设于电路板上,而键帽设于弹性体之上。其中,支撑结构部分枢设于穿孔内及键帽之下,用以提供键帽相对于电路板的一上下线性运动。
详细而言,当键帽自一初始位置向下位移,可触发电路板,再藉由弹性体所提供的一回弹力,使得键帽向上恢复到初始位置。
本发明更包含一种键盘的按键结构的制造方法,先于电路板上形成数个穿孔,接着枢设支撑结构于穿孔内。再着,设置一弹性体于电路板上,并将一键帽设置于弹性体之上,即可形成如上述的一键盘结构。
本发明的一目的为提供设计出一可简易组装的按键结构。
本发明的又一目的为提供一轻薄且具有较低成本的按键结构。
为了让上述的目的、技术特征和优点能够更为本领域的人士所知悉并应用,下文系以本发明的数个较佳实施例以及附图进行详细的说明。
附图说明
图1为本发明的按键结构的一第一实施例的剖面图图;
图2为本发明的按键结构的一第二实施例的剖面图图;
图3为本发明的按键结构的第三实施例的剖面图;
图4为本发明的按键结构的第四实施例的剖面图;
图5为本发明的按键结构的第五实施例的剖面图;
图6为本发明的按键结构的第六实施例的剖面图;以及
图7为本发明更包含上述一种键盘的按键结构的制造方法的流程图。
【主要元件符号说明】
1、2、3、4、5、6:按键结构 12、22、32、42、52、62:电路板
124、224、324、524:穿孔 14、24、34、44、54、64:弹性体
16、26、36、46、56、66:键帽 442、642:突出部
18、28、38、48、58、68:支撑结构
182、282、382、482:第一端部 39:强化板
582:端部 2822、3822、4822:平板
3824:光源 4826:开孔 184、284、384、484:第二端部。
具体实施方式
以下将通过实施方式来解释本发明内容,需说明者,在下述实施态样以及附图中,关于实施方式的说明仅为阐释本发明的目的,而非用以直接限制本发明,同时,以下实施例及附图中,与本发明非直接相关的元件均已省略而未绘示;且附图中各元件间的尺寸关系仅为求容易了解,非用以限制实际比例及实际大小。
请先参考图1,为本发明的按键结构的第一实施例剖面图。按键结构1包含一电路板12、一弹性体14、一键帽16及一支撑结构18。且电路板12具有数个穿孔,本实施例以四个穿孔124为例(图中仅示二穿孔的剖面)。弹性体14则设于电路板12上,且该等穿孔124设置于弹性体14四周,而键帽16则设于弹性体14之上。其中,支撑结构18具有四第一端部182及四一第二端部184(图中仅示意二第一端部182及二第二端部184的剖面),且第一端部182枢设于穿孔124内,并固定于电路板12上。须说明的是,虽本实施例例示的第一端部182的数量与穿孔124的数量相同,但不以为限。第二端部184为一剪刀式支撑件且枢设于键帽16之下,其第二端部184的作用为使键帽16相对于电路板12可产生一上下线性运动。
该专利技术资料仅供研究查看技术是否侵权等信息,商用须获得专利权人授权。该专利全部权利属于吴长隆,未经吴长隆许可,擅自商用是侵权行为。如果您想购买此专利、获得商业授权和技术合作,请联系【客服】
本文链接:http://www.vipzhuanli.com/pat/books/201210106141.2/2.html,转载请声明来源钻瓜专利网。
- 上一篇:三相共箱隔离接地开关
- 下一篇:磁吸式电源连接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