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发明专利]大环类化合物及其应用有效
申请号: | 201210104154.6 | 申请日: | 2012-04-10 |
公开(公告)号: | CN102617599A | 公开(公告)日: | 2012-08-01 |
发明(设计)人: | 刘飞;赵鑫鑫;丛欣;唐锋;王佳;陈盼;朱新荣;王亚洲;桂力 | 申请(专利权)人: | 江苏先声药物研究有限公司 |
主分类号: | C07D498/18 | 分类号: | C07D498/18;C07D498/22;A61K31/519;A61P7/00;A61P11/06;A61P19/02;A61P19/04;A61P25/00;A61P29/00;A61P35/02;A61P37/06;A61P37/08 |
代理公司: | 暂无信息 | 代理人: | 暂无信息 |
地址: | 210042 江苏省*** | 国省代码: | 江苏;32 |
权利要求书: | 查看更多 | 说明书: | 查看更多 |
摘要: | |||
搜索关键词: | 大环类 化合物 及其 应用 | ||
技术领域:
本发明涉及生物医药领域,具体涉及通式为(I)的大环类化合物和药学上可接受的等价物或盐,及其制备方法和作为Janus激酶抑制剂的用途。
背景技术:
诸如癌症等增生性疾病的特征是身体内细胞不受控制的生长,这对于患者而言是致命的,因为在一部分细胞中的连续几轮突变,通常会导致患者体内的癌细胞占据优势。随后,癌细胞转移至其来源部分外的其他身体部位,导致继发性疼痛,最终导致器官衰竭甚至患者死亡。
研究发现,癌症的发生和生长与细胞的信号传导、细胞周期的调节、细胞凋亡的诱导和肿瘤血管的生长等密切相关。而蛋白激酶主要负责细胞内信号转导过程的控制。很多疾病都与蛋白激酶介导的事件所引发的异常细胞反应有关。
Janus激酶(JAK),包括JAK1,JAK2,JAK3和TYK2属于细胞质蛋白激酶,与I型和II型细胞因子受体作用,调节细胞因子信号转导。JAK家族的下游底物包括转录蛋白的信号转导剂和激活剂(STAT)。JAK/STAT信号转导涉及很多异常免疫反应,如变态反应,哮喘,自身免疫病如移植排斥,类风湿性关节炎,肌肉缩性侧索硬化和多发性硬化以及实体和血液恶性肿瘤如白血病,淋巴瘤。
从可能受益于涉及调节JAK途径的治疗的各种症状看,针对调节JAK激酶的化合物以及使用这些化合物大方法似乎可以为各种患者提供实质性的治疗效果。
因此,迫切需要开发出可用于蛋白激酶抑制剂的化合物,确切的说,需要开发可用于JAK家族激酶抑制剂的化合物。本发明的新化合物可以抑制一种或多种JAK激酶,因此预期可用于治疗与之相关的疾病。
发明内容:
本发明的目的在于提供一类新的大环类化合物。
本发明的目的可以通过以下措施达到:
一类大环类化合物,如结构通式(I)化合物及其药学上可接受的盐:
其中:Z 选自O、S、R2选自氢、C1-6烷基,所述C1-6烷基独立可选地被一个或多个卤素、硝基、氨基、羟基、C1-6烷氧基、C1-6烷基、卤代C1-6烷基、卤代C1-6烷氧基、C3-6环烷基、卤代C3-6环烷基取代;
Q选自C3-6的环烷基、C6-12的芳基、5-6元杂环基、5-6元杂芳基;所述5-6元杂环基、5-6元杂芳基包含1-3个独立地选自N、O和S中的杂原子,所述C3-6的环烷基、C6-12的芳基、5-6元杂环基、5-6元杂芳基独立可选地被一个或多个卤素、硝基、氨基、羟基、C1-6烷氧基、C1-6烷基、卤代C1-6烷基、卤代C1-6烷氧基、C3-6环烷基、卤代C3-6环烷基取代;
R1选自氢、C1-6烷基、C3-6环烷基或-(CH2)mR3,所述C1-6烷基、C3-6环烷基、-(CH2)mR3独立可选地被一个或多个卤素、硝基、氨基、羟基、C1-6烷氧基、C1-6烷基、卤代C1-6烷基、卤代C1-6烷氧基、C3-6环烷基、卤代C3-6环烷基取代;L为-X1-Y-X2-,X1与Q相连,X2与苯基相连,其中X1、X2和Y的选择使得L基团在正链中具有7、8、9、10或11个原子;
该专利技术资料仅供研究查看技术是否侵权等信息,商用须获得专利权人授权。该专利全部权利属于江苏先声药物研究有限公司,未经江苏先声药物研究有限公司许可,擅自商用是侵权行为。如果您想购买此专利、获得商业授权和技术合作,请联系【客服】
本文链接:http://www.vipzhuanli.com/pat/books/201210104154.6/2.html,转载请声明来源钻瓜专利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