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发明专利]车身动态平衡控制器、控制系统及三轮车无效
申请号: | 201210102581.0 | 申请日: | 2012-04-09 |
公开(公告)号: | CN102616100A | 公开(公告)日: | 2012-08-01 |
发明(设计)人: | 王召祥 | 申请(专利权)人: | 王召祥 |
主分类号: | B60G17/00 | 分类号: | B60G17/00 |
代理公司: | 北京集佳知识产权代理有限公司 11227 | 代理人: | 逯长明 |
地址: | 271104 山东省莱*** | 国省代码: | 山东;37 |
权利要求书: | 查看更多 | 说明书: | 查看更多 |
摘要: | |||
搜索关键词: | 车身 动态平衡 控制器 控制系统 三轮车 | ||
技术领域
本发明涉及车辆配件技术领域,更具体地说,涉及一种车身平衡控制器、平衡控制系统及三轮车。
背景技术
现代大城市要求有各种运输工具组成的庞大的交通网,自汽车出现以后,有轨电车、无轨电车、电动汽车、摩托车等城市道路机动车辆也相继产生。各种机动车辆问世至今,只有百余年的历史,已成为人类生活和生产活动不可缺少的运输工具。
地面快捷私人交通工具主要是轿车和摩托车,轿车具有速度快、安全舒适等优点,但也具有运行费用高、停车困难、道路适应性差、性价比低等缺点,不适应于大众人群。而两轮或者三轮摩托性价比比较高而能够适应大众人群,但它有稳定性差、安全性差、舒适性差、驾驶易疲劳等严重缺陷,也不适用于长途驾驶,特别是在公路和轨道运输存在转弯时,由于车的速度不匹配而发生侧翻,并且由于离心力的作用使乘坐者晃动而不适。
因此,如何实现根据道路状况调整三轮车的车身倾斜状态以提高三轮车的舒适性,成为本领域技术人员亟待解决的技术问题。
发明内容
有鉴于此,本发明的第一个目的在于提供一种车身动态平衡控制器;本发明的第二个目的在于提供一种车身动态平衡控制系统;本发明的第三个目的在于提供一种三轮车,通过使用上述车身动态平衡控制系统,更好的根据道路状况适当调整车身的倾斜状况,以提高三轮车的舒适性。
为实现上述第一个目的,本发明提供如下技术方案:
一种车身动态平衡控制器,包括液压滑阀式伺服阀和悬挂摆锤,其中,所述液压滑阀式伺服阀的阀杆端与所述悬挂摆锤的摆动端相连以控制所述液压滑阀式伺服阀的换向。
优选地,在上述车身动态平衡控制器中,所述液压滑阀式伺服阀的阀杆端与所述悬挂摆锤的摆动端之间设置有连杆,所述连杆的一端与所述液压滑阀式伺服阀的阀杆端铰接,另一端与所述悬挂摆锤的摆动端铰接。
为了实现上述第二个目的本发明提供一种车身动态平衡控制系统,包括车身动态平衡控制器、第一柱塞缸、第二柱塞缸和油泵,其中,所述车身平衡控制器包括液压滑阀式伺服阀和悬挂摆锤,其中,所述液压滑阀式伺服阀的阀杆端与所述悬挂摆锤的摆动端相连以控制所述液压滑阀式伺服阀的换向;所述液压滑阀式伺服阀的进油口与所述油泵相连通,回油口与油箱相连通,第一出油口与所述第一柱塞缸相连通,第二出油口与所述第二柱塞缸相连通。
优选地,在上述车身动态平衡控制系统中,所述液压滑阀式伺服阀的阀杆端与所述悬挂摆锤的摆动端之间设置有连杆,所述连杆的一端与所述液压滑阀式伺服阀的阀杆端铰接,另一端与所述悬挂摆锤的摆动端铰接。
优选地,在上述车身动态平衡控制系统中,所述油泵与所述进油口之间并联设置有溢流阀。
为了实现上述第三个目的本发明提供一种三轮车,包括轮架和设置在所述轮架上的车身,还包括车身动态平衡控制系统,所述车身动态平衡控制系统包括车身动态平衡控制器、第一柱塞缸、第二柱塞缸和油泵,其中,所述车身平衡控制器包括液压滑阀式伺服阀和悬挂摆锤,其中,所述液压滑阀式伺服阀的阀杆端与所述悬挂摆锤的摆动端相连以控制所述液压滑阀式伺服阀的换向,所述液压滑阀式伺服阀的阀体设置在所述轮架上,所述液压滑阀式伺服阀的进油口与所述油泵相连通,回油口与油箱相连通,第一出油口与所述第一柱塞缸相连通,第二出油口与所述第二柱塞缸相连通;所述第一柱塞缸的主体固定在轮架上,伸出端固定在所述车身上,所述第二柱塞缸的主体固定在轮架上,伸出端固定在所述车身上。
优选地,在上述三轮车中,所述液压滑阀式伺服阀的阀杆端与所述悬挂摆锤的摆动端之间设置有连杆,所述连杆的一端与所述液压滑阀式伺服阀的阀杆端铰接,另一端与所述悬挂摆锤的摆动端铰接。
优选地,在上述三轮车中,所述油泵与所述进油口之间并联设置有溢流阀。
由于本发明实施例中的三轮车采用上述车身动态平衡器以及车身动态平衡系统,所以三轮车转弯或侧滑或运行在侧倾道路上时,悬挂摆锤的摆动直接作用于液压滑阀式伺服阀,三轮车车身通过柱塞缸的作用实现与悬挂摆锤的摆动的适时跟随,使三轮车的自身重力和离心力的合理时刻保持作用于三轮车前单轮与后两轮(或后单轮与前两轮)中心点的连线上,从而实现了三轮车的动态自平衡,防止了三轮车的侧翻,提高了三轮车的安全、舒适性。
附图说明
该专利技术资料仅供研究查看技术是否侵权等信息,商用须获得专利权人授权。该专利全部权利属于王召祥,未经王召祥许可,擅自商用是侵权行为。如果您想购买此专利、获得商业授权和技术合作,请联系【客服】
本文链接:http://www.vipzhuanli.com/pat/books/201210102581.0/2.html,转载请声明来源钻瓜专利网。
- 上一篇:一种平板电脑的支撑架
- 下一篇:一种手机及其充电器状态侦测方法