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发明专利]一种稳定泥浆的远程输送装置无效
申请号: | 201210099420.0 | 申请日: | 2012-04-06 |
公开(公告)号: | CN102620141A | 公开(公告)日: | 2012-08-01 |
发明(设计)人: | 刘亚冲;兰华根;张凤英;邢一德 | 申请(专利权)人: | 智胜化工股份有限公司 |
主分类号: | F17D1/08 | 分类号: | F17D1/08;F17D3/01 |
代理公司: | 暂无信息 | 代理人: | 暂无信息 |
地址: | 366013 *** | 国省代码: | 福建;35 |
权利要求书: | 查看更多 | 说明书: | 查看更多 |
摘要: | |||
搜索关键词: | 一种 稳定 泥浆 远程 输送 装置 | ||
技术领域:
本发明涉及物料输送装置,特别是一种稳定泥浆的远程输送装置。
背景技术:
传统的泥浆稀释采用机械搅拌进行人工操作的方法,或者在泥浆输送泵进口管道上加入压力水进行浓度人工调节的方法,其浓稀程度靠人工判断难以准确,波动很大,随时需要人工调节。这样的操作控制方式显然是效率低下和质量的不稳定。
含水50%以上的浓性煤泥浆通过离心式渣浆泵及300m长管径DN100的管道,输送30m3/h要求泥泵提供至少1.2MPa以上的扬程,在动力选择上动力消耗过高,同时要求输送管径加厚,材料费用增加等。
长距离管道输送煤泥浆要求泥浆浓度处于基本稳定状态,否则过干则泥泵动力不足,又会造成管道淤积堵塞等问题。泥浆含水率控制在85%以上,长距离输送才是经济的。
泥浆浓度控制稳定的要求也是采用真空带式脱水装置连续高效运行的技术要求。长距离管道输送煤泥浆及带式真空脱水要求浓度控制在±5%的较窄范围内,才能长周期稳定高效地运行。并提高煤泥浆的脱水率。
现有泥浆远程输送装置由泥浆槽、下料阀、引料管、掺水管、掺水手动阀、渣浆泵、手动流量阀、送料管组成。下料阀开启让泥浆进入引料管、渣浆泵进口端,引料管通过三通旁通掺水手动阀、掺水管,调节掺水手动阀可调节引料管中的泥浆浓度,而后由渣浆泵将泥浆经过手动流量阀、送料管进行远程输送。可根据泥浆浓度调节手动流量阀开度,从而调节送料管中的流量、流速。
由于泥浆槽内的来料浓度是变量,而掺水手动阀调节掺水量靠操作工经验,目测无法保证经过渣浆泵、送料管中的泥浆浓度、误差度,因而无法保证送料过程中的稳定性、进入真空带式脱水装置浓度和误差度。
发明内容:
本发明的目的在于克服上述缺陷,提供一种稳定泥浆的远程输送装置。
本发明的方案是:装置由泥浆槽、下料阀、引料管、掺水管、掺水手动阀、渣浆泵、手动流量阀、送料管组成,其特征在于:在送料管近手动流量阀一端的管段上安装有超声波浓度传感器,超声波浓度传感器信息输出端与PLC处理器的信息输入端线路连接;在掺水手动阀与引料管旁通的管路上串接一个电磁调节阀,电磁调节阀的开度信息输入端与PLC处理器的信息输出端线路连接。
本发明的优点在于:PLC处理器随时将超声波浓度传感器输入的浓度数据与设定值进行比较,当超过设定的浓度值、误差值时,发出信号调节电磁调节阀的开度,也就是调节掺水量,保证泥浆输送过程中浓度的稳定值范围。
附图说明:
附图为本发明结构示意图。
具体实施方式:
本发明由泥浆槽1、下料阀2、引料管3、掺水管12、掺水手动阀11、渣浆泵4、手动流量阀5、送料管7组成,其特征在于:在送料管7近手动流量阀5一端的管段上安装有超声波浓度传感器8,超声波浓度传感器8信息输出端与PLC处理器9的信息输入端线路连接;在掺水手动阀11与引料管3旁通的管路上串接一个电磁调节阀10,电磁调节阀10的开度信息输入端与PLC处理器9的信息输出端线路连接。
在送料管7上还安装有电磁流量计6。
安装电磁流量计6可监测泥浆流量,也可通过流量观测调节下料阀2实施流量调节。
泵出口装上流量计后,按照预先的计算通过掺水手动阀11调节后可以确保稳定的泥浆流量。在未进料前,通过流量计显示和手动流量阀5调节,按照预先的计算可以确定手动流量阀5的最大开启度,即最大加水量。加水量Q水由PLC调节器控制调节阀按设定的操作曲线进行调节:
Q水=Q水max(C检-Cmin)k
其中Q水max为经测试后最大加水量;Cmin为需要控制并经测试后的泥浆最低浓度,为已知条件;C栓为检测到的泥浆浓度,k为电磁调节阀10的开启度。
当C栓=Cmin时电磁调节阀10开启度100%。当控制系统故障时或断电时,调节阀全开。
由于采取了单回路控制方式,采用PLC调节器+电磁调节阀10进行调节控制,使出口泥浆浓度更加稳定,也节省了自动控制系统的费用。如可节省水流量计和灰泵进口物料浓度传感器8。如采用多信号输入控制方式需要更多测量装置,控制难度加大且稳定性大为下降,各项费用将大大增加。
该专利技术资料仅供研究查看技术是否侵权等信息,商用须获得专利权人授权。该专利全部权利属于智胜化工股份有限公司,未经智胜化工股份有限公司许可,擅自商用是侵权行为。如果您想购买此专利、获得商业授权和技术合作,请联系【客服】
本文链接:http://www.vipzhuanli.com/pat/books/201210099420.0/2.html,转载请声明来源钻瓜专利网。
- 上一篇:一种治疗白发病中药及其制备方法
- 下一篇:一种复合磺酸钙润滑脂