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发明专利]基于企业服务总线的配电网智能运维中心无效
申请号: | 201210099114.7 | 申请日: | 2012-04-06 |
公开(公告)号: | CN102647022A | 公开(公告)日: | 2012-08-22 |
发明(设计)人: | 余南华;刘东;谭喆;尤毅;郑文杰;陈辉;刘莹旭;曹哲 | 申请(专利权)人: | 广东电网公司电力科学研究院;上海交通大学 |
主分类号: | H02J13/00 | 分类号: | H02J13/00;H04L12/40 |
代理公司: | 广州知友专利商标代理有限公司 44104 | 代理人: | 周克佑 |
地址: | 510080 广东*** | 国省代码: | 广东;44 |
权利要求书: | 查看更多 | 说明书: | 查看更多 |
摘要: | |||
搜索关键词: | 基于 企业 服务 总线 配电网 智能 中心 | ||
技术领域
本发明涉及配电网领域,具体地是一种基于企业服务总线(ESB)的配电网智能运维中心 。
背景技术
由于配网一次系统的设备种类繁多,运行时受环境因素影响较大,其实时状态的好坏直接影响到系统的供电可靠性,因此针对这一现状,已经开展了各种配电一次设备在线监测系统的开发与应用。
目前,已经陆续实现了配电关键设备在线监测系统(用以在线监测环网柜、电缆沟状态以及通信光纤温度)、变电在线监测系统(用以在线监测配变油温、套管介损、以及中性点电流等)以及电缆在线监测系统(用以在线监测电缆运行电流、接地环流和局放等)。但是,目前各在线监测系统都是独立分散的,各系统信息无法共享,也无法综合各在线监测系统与配电管理系统开展跨系统智能运维业务以及配电设备全景状态信息展示。
发明内容
本发明的目的,就在于提供一种基于企业服务总线的配电网智能运维中心,可以实现配电系统各分散的在线监测系统以及配电管理系统的应用集成,在此基础上开展跨系统的智能运维业务以及配电设备的状态信息全景展示。
为实现上述目的,本发明提供一种基于企业服务总线的配电网智能运维中心,包括企业服务总线,多个消息适配器,配电关键设备在线监测系统,电缆在线监测系统,变电在线监测系统,配电管理系统;其中所述消息适配器以IEC61968标准为基础,所述消息适配器连接所述企业服务总线和所述配电关键设备在线监测系统,所述消息适配器连接所述企业服务总线和所述电缆在线监测系统,所述消息适配器连接所述企业服务总线和所述变电在线监测系统,所述消息适配器连接所述企业服务总线和所述配电管理系统。
较佳地,所述基于企业服务总线的配电网智能运维中心还包括配电设备剩余寿命评估系统和配电设备状态检修系统;其中所述消息适配器连接所述企业服务总线和所述配电设备剩余寿命评估系统,所述消息适配器连接所述企业服务总线和所述配电设备状态检修系统。
所述消息适配器的消息验证用以校验各个系统集成场景消息的格式与内容,使之符合IEC61968标准。各在线监测系统与所述配电管理系统应用集成的IEC61968消息设计以IEC61968标准为基础,设计与规范接入所述基于企业服务总线的配电网智能运维中心的各在线监测系统与配电管理系统应用集成的消息格式与内容。
所述配电设备剩余寿命评估系统是所述基于企业服务总线的配电网智能运维中心跨系统智能运维业务的应用之一,通过综合各种设备状态监测系统的设备状态信息与所述配电管理系统中的运行数据,评估配电设备的剩余寿命,为配电设备的全寿命周期管理打下基础。
所述配电设备状态检修系统通过综合各种设备状态监测系统的设备状态信息与所述配电管理系统中的运行数据,根据配电设备的实时状态分析,制定检修计划。
基于企业服务总线的配电网智能运维中心统一信息建模基于IEC61968标准,并对标准中未涉及的信息做出合理扩展,形成配电智能运维的CIM模型(公共信息模型),用以应用集成消息设计的参考依据。
基于企业服务总线的配电网智能运维中心统一信息建模、建立用于配电智能运维中心各监测系统与配电管理系统应用集成的IEC61968消息适配器,实现配电设备剩余寿命评估、配电设备状态检修、智能运维应用系统。
综上所述,本发明与现有技术相比有以下优点:本发明实现了配电系统各分散的在线监测系统以及配电管理系统的应用集成,在此基础上可开展跨系统的智能运维业务以及配电设备的状态信息全景展示。
附图说明
附图是本发明的一实施例的结构示意图。
图中:1-企业服务总线,201、202、203、204、205、206-第一至第六消息适配器,3-配电关键设备在线监测系统,4-电缆在线监测系统,5-变电在线监测系统,6-配电管理系统;7-配电设备剩余寿命评估系统,8-配电设备状态检修系统。
具体实施方式
下面结合附图和具体实施例对本发明作出详细的说明。
附图是本发明的一实施例的结构示意图。
该专利技术资料仅供研究查看技术是否侵权等信息,商用须获得专利权人授权。该专利全部权利属于广东电网公司电力科学研究院;上海交通大学,未经广东电网公司电力科学研究院;上海交通大学许可,擅自商用是侵权行为。如果您想购买此专利、获得商业授权和技术合作,请联系【客服】
本文链接:http://www.vipzhuanli.com/pat/books/201210099114.7/2.html,转载请声明来源钻瓜专利网。
- 上一篇:一种磁力驱动的纳米发电机
- 下一篇:电动开窗机防夹功能控制装置