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发明专利]2Cr17Ni3不锈钢玻璃模具材料无效
申请号: | 201210098251.9 | 申请日: | 2012-04-06 |
公开(公告)号: | CN102628143A | 公开(公告)日: | 2012-08-08 |
发明(设计)人: | 苏秋君;周冰;晏庆宝;方朝辉 | 申请(专利权)人: | 常熟市建华模具有限责任公司 |
主分类号: | C22C38/40 | 分类号: | C22C38/40 |
代理公司: | 常熟市常新专利商标事务所 32113 | 代理人: | 朱伟军 |
地址: | 215559 江苏省苏州*** | 国省代码: | 江苏;32 |
权利要求书: | 查看更多 | 说明书: | 查看更多 |
摘要: | |||
搜索关键词: | cr17ni3 不锈钢 玻璃 模具 材料 | ||
技术领域
本发明属于玻璃模具材料技术领域,具体涉及一种2Cr17Ni3不锈钢玻璃模具材料。
背景技术
玻璃模具是用于制造玻璃容器的装备,玻璃容器如日常生活中常见的高脚杯、可乐杯和果盘等等,此类玻璃容器(人们习惯称为玻璃器皿)大都采用压制成型。如业界所知之理,由于在玻璃容器的成型过程中模具往往需要承受较大的压力,因此由铸铁材料充任的玻璃模具难以适合于作为制作并不限于上述例举的玻璃器皿的模具;又,由于压制玻璃器皿的压机速度较慢,也就是说玻璃器皿的压制速度或称成型速度较慢,因此具有良好散热性的并且材质为铜合金的玻璃模具也并不适用。
鉴于上述因素,根据业界经验,由于材质为不锈钢的玻璃模具具有理想的强度、优异的硬度和抛光后可获得良好的表面光洁度而藉以保障玻璃器皿外观效果和具有极致的抗腐蚀能力而藉以抵抗玻璃材料的腐蚀等长处,因此被公认为最适合于作为制造前述玻璃器皿的装备。
及,玻璃器皿在成型过程中,模具在1100-650℃的温度范围以骤热骤冷的方式频繁交替变化,并且模具还需经受冲头的冲压作用,因此进一步印证了在这种严苛的工况下并且在迄今为止尚无与不锈钢材料相媲美的材料推出之前,采用不锈钢玻璃模毫无疑问是最为适宜的。
公知的不锈钢玻璃模具材料主要为1Cr17Ni2,这种不锈钢玻璃模具材料虽然在一定程度上能够体现上述技术效果,但由于大都通过铸造方式获得,因此存在以下缺憾:当由铸造获得的不锈钢经过热处理后基体组织表现为索氏体倾向以及大量残余铁素体,而残余铁素体对基体有着人们不希望出现的但又无法避免的割裂作用。特别是长条状的铁素体会严重影响模具的强度。当然,采用锻打(也称锻造)方式可以将铁素体破坏(打碎铁素体),使铁素体呈弥散型的块状或呈点状分布,从而避免铁素体对基体产生割裂。然而,此法存在顾此失彼的问题,所谓的顾此即为前述的可避免铁素体对基体产生割裂,而所谓的失彼即为显著增加模具的制造成本并且浪费能源。而且对于某些异形的玻璃模具往往因锻打难度大甚至根本无法锻打而只能择用由铸造获得的不锈钢作为模具材料,但铸造获得的不锈钢模具材料只能任由铁素体影响而别无它法。因此锻打具有对模具的挑剔性。
针对上述已有技术,如何在免锻打与有效降低铁素体含量之间找到合理的平衡点的问题长期以来困扰于业界,并且始终期望解决但迄今为止未能解决。为此本申请人作了深入而广泛的文献检索,然而在已公开的中外专利和非专利文献中均未见诸有相应的技术启示。对此,本申请人作长期而有益的尝试,下面将要介绍的技术方案便是在这种背景下产生的。
发明内容
本发明的任务在于提供一种无需采用锻打方式而藉以显著降低模具制造成本、节约能源、提高制造效率并且对模具的特殊形状无挑剔和有助于降低铁素体含量而藉以避免模具在服役过程中开裂并且有利于提高使用寿命的2Cr17Ni3不锈钢玻璃模具材料。
本发明的任务是这样来完成的,一种2Cr17Ni3不锈钢玻璃模具材料,其化学组成成分及质量百分比为:0.18-0.25质量%的碳,15-17质量%的铬,3-3.5质量%的镍,余为铁。
一种2Cr17Ni3不锈钢玻璃模具材料,其化学组成成分及质量百分比为:0.20质量%的碳, 17质量%的铬,3.2质量%的镍,余为铁。
一种2Cr17Ni3不锈钢玻璃模具材料,其化学组成成分及质量百分比为:0.18质量%的碳,16质量%的铬, 3.5质量%的镍,余为铁。
一种2Cr17Ni3不锈钢玻璃模具材料,其化学组成成分及质量百分比为: 0.25质量%的碳,15质量%的铬,3质量%的镍,余为铁。
本发明提供的技术方案由于无需通过锻打制备模具,因此可以显著降低成本并节约能源以及提高模具制造效率;由于无需以锻打获得模具,因此对模具形状无挑剔;能够通过熔练并浇铸后进行调质处理而得以有效地降低铁素体含量,避免模具在服役过程中开裂,以提高使用寿命。
具体实施方式
实施例1:
一种2Cr17Ni3不锈钢玻璃模具材料,其化学组成成分及质量百分比为:0. 20质量%的碳, 17质量%的铬,3.2质量%的镍,余为铁。
该专利技术资料仅供研究查看技术是否侵权等信息,商用须获得专利权人授权。该专利全部权利属于常熟市建华模具有限责任公司,未经常熟市建华模具有限责任公司许可,擅自商用是侵权行为。如果您想购买此专利、获得商业授权和技术合作,请联系【客服】
本文链接:http://www.vipzhuanli.com/pat/books/201210098251.9/2.html,转载请声明来源钻瓜专利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