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发明专利]一种应用于窗帘压扣的控制器无效
申请号: | 201210098234.5 | 申请日: | 2012-04-06 |
公开(公告)号: | CN102621916A | 公开(公告)日: | 2012-08-01 |
发明(设计)人: | 孙瑜 | 申请(专利权)人: | 南京理工大学常熟研究院有限公司 |
主分类号: | G05B19/042 | 分类号: | G05B19/042 |
代理公司: | 暂无信息 | 代理人: | 暂无信息 |
地址: | 215513 江苏省苏州*** | 国省代码: | 江苏;32 |
权利要求书: | 查看更多 | 说明书: | 查看更多 |
摘要: | |||
搜索关键词: | 一种 应用于 窗帘 控制器 | ||
技术领域
本发明涉及一种基于ARM9芯片的控制系统,特别是一种基于ARM芯片控制窗帘自动压扣的控制器。
背景技术
中国机电设备目前的主流控制器是PLC,随着计算机技术的发展,嵌入式控制器(ARM)产品在这一领域迅速增长,并在一些特殊运用中取得优势地位,对小型PLC形成强大的竞争压力,在一些领域甚至出现取代PLC的趋势。目前的窗帘上梁自动压扣装置主要是PLC来控制。相对于小型PLC而言,嵌入式控制器具有以下这些优势:运算处理能力强、与PC通讯方便、成本低(相对相同性能指标的PLC)、针对应用优化设计、用户使用方便。
然而嵌入式控制器也存在一些问题,比如:用户技术基础薄弱,不如PLC的应用开发工程师普遍,产品需要由运用开发商开发;可靠性不如PLC;产品不像PLC随处可得;行业特性强,通用性差。
总之,随着计算机技术的发展,用户基础和技术基础逐步提升,这样能有效的减少嵌入式控制器开发周期长的缺点。对于市场而言,开发商总希望设计出一种价格便宜,集成度高,且可扩展功能大的控制器,嵌入式控制器正好满足市场的需要,所以大的机电设备制造商也开始开发用于自己设备的嵌入式控制器。随着ARM技术的日渐成熟,ARM作为控制器的主题是理所当然的。
发明内容
1. 本发明所要解决的技术问题。
本发明所要解决的技术问题就是提供一种可对窗帘的上梁进行自动压扣且可实现自调整的控制方法。
2. 本发明解决上述问题的技术方案。
本发明所要解决的技术问题就是提供一种可对窗帘的上梁进行自动压扣且可实现自调整的控制方法。
为解决上述技术问题,本发明的技术方案是:
一种基于ARM9微控制器的上梁自动压扣控制系统,包括ARM9控制器,数字量输出输入,继电器组,SPI同步串口,和RS232异步串口。
传感器网络由光电传感器组成;每个汽缸起点和终点都有位置光电开关,根据监测到信号控制下一动作执行。同一动作的位置信号同时检测到方能转入下一动作。在限位气缸前侧采用广电开光,检测梁的到位信号。
触摸品监控系统;触摸屏是e-view公司推出的MT506L,其对应的监控软件是EB500。触摸屏通过RS232接口与控制器进行通讯。监控系统可以实时监控到设备每个气缸部件的到位状况,并可进行实时在线调整。同时也支持手动操作,和自动操作,已经手自动切换,报警,复位等功能。
上梁压扣设备由上梁输送装置,连续送扣装置,5组压扣工具装置和上梁定位装置组成,完成自动百叶窗梯带挂扣的功能。
上梁输送装置:主要由四个驱动电机组成,驱动滚轮传送。
连续送扣装置:送扣电机连续运转,带动传送带向压扣装置输送挂扣,并由光电检测器件检测剩余挂扣数是否少于5个。
压扣装置:先由工具升降装置把压扣工具升到合适的位置高度,并伸入上梁的梁槽。然后由工具扭转机构执行扭转动作,从而把上梁的梁槽撑开,以便于挂扣的装入,最后由送固定座装置把挂扣顶入上梁,实现自动压扣过程。
上梁定位装置:光电检测装置会检测是否有上梁输送,一旦有上梁输送梁,梁限位气缸动作,使上梁定到一准确位置,便于挂扣的安装。
本发明与现有技术相比,其显著优点是:
(1) 安装操作简单,维护方便。
(2) 项目成本低,稳定性好,创造很好的经济效益。
(3) 相比PLC,具有较高智能化。
(4) 相比通过延时来执行动作,通过光电开光定位来进行压扣更精确,更能符合工艺要求。
附图说明
图1是本发明的ARM微控制器结构图。
图2是本发明应用于上梁自动压扣的机械动作流程图。
具体实施方式
下面结合具体实施例子对本发明做进一步详细的说明。
该专利技术资料仅供研究查看技术是否侵权等信息,商用须获得专利权人授权。该专利全部权利属于南京理工大学常熟研究院有限公司,未经南京理工大学常熟研究院有限公司许可,擅自商用是侵权行为。如果您想购买此专利、获得商业授权和技术合作,请联系【客服】
本文链接:http://www.vipzhuanli.com/pat/books/201210098234.5/2.html,转载请声明来源钻瓜专利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