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发明专利]一种适用于沉积盆地浅层地层的分层方法有效
申请号: | 201210097983.6 | 申请日: | 2012-04-05 |
公开(公告)号: | CN103364822A | 公开(公告)日: | 2013-10-23 |
发明(设计)人: | 徐贵来;吴曲波;潘自强 | 申请(专利权)人: | 核工业北京地质研究院 |
主分类号: | G01V1/00 | 分类号: | G01V1/00;G01V1/28 |
代理公司: | 核工业专利中心 11007 | 代理人: | 高尚梅;高爽 |
地址: | 100029 北京市朝*** | 国省代码: | 北京;11 |
权利要求书: | 查看更多 | 说明书: | 查看更多 |
摘要: | |||
搜索关键词: | 一种 适用于 沉积 盆地 地层 分层 方法 | ||
技术领域
本发明涉及一种适用于沉积盆地浅层地层的分层方法,特别是涉及一种利用地震波,计算密度和纵波速度,并利用波阻抗进行的分层方法。
背景技术
对于沉积盆地地层分层,地震勘探方法是常用的方法之一。该方法根据反射波同相轴的追踪,探测埋深大于几百米以下的地层或基底(波阻抗差异较大时)往往可以取得较好的结果。然而,对于具有较高经济价值的砂金、砂岩型铀矿,煤炭等来说,相当一部分埋深较浅,且成矿目的层与围岩的波阻抗差异较小,使得围岩与成矿目的层的界面通常不能产生反射波同相轴;另外,为了获取较高信噪比的反射波,一般选取较大的偏移距,这也导致了反射波勘探盲区的加大。这增加了地震勘探探测该深度范围内的成矿目的层的难度。为了利用地震勘探实现对沉积盆地浅层地层进行分层,必须在地震数据采集和分层方式上做必要的创新和改进。
发明内容
本发明要解决的技术问题是提供一种分层一致性较好的适用于沉积盆地浅层地层的分层方法。
为解决上述技术问题,本发明一种适用于沉积盆地浅层地层的分层方法,依次包括以下步骤:
第一步、对沉积盆地浅层地层,利用地震波,提取地震波的频散曲线,通过地震波的频散曲线提取探测范围内地层的密度和纵波速度;
第二步、获取波阻抗参数,波阻抗参数为密度(吨/m3)与纵波速度(m/s)的乘积;
第三步、选取波阻抗参数的最低值1400~1600,选取波阻抗参数的最高值3400-3600,在最低值到最高值的范围内,由低到高每500单位间隔划分一条等值线,依次形成含砾砂岩层、含砾粗砂岩层、含砂砾泥岩层、以及泥岩层。
第一步中,利用地震波,提取地震波的频散曲线的探测条件为:地震采集道为12的整数倍,检波器频率4Hz-20Hz,偏移距5米-30米,道间距1米-10米,采样率0.5毫秒-2毫秒,记录长度1秒-2秒,端点激发,井深3米-10米,药量1千克-2千克;沿测线,按照固定5米-50米的炮间距进行野外测量。
沉积盆地浅层地层的总深度为0~150米。
当待分层地层的总深度小于50米,地震采集道为12道,检波器频率20Hz,偏移距5米,道间距1米,采样率0.5毫秒,记录长度1秒,端点激发,井深3米,药量1千克;沿测线,按照固定5米的炮间距进行野外测量。
当待分层地层的总深度为50米至100米,地震采集道为48道,检波器频率10Hz,偏移距10米,道间距5米,采样率1毫秒,记录长度2秒,端点激发,井深4米,药量2千克;沿测线,按照固定10米的炮间距进行野外测量。
当待分层地层的总深度为100米至150米,地震采集道为96道,检波器频率4Hz,偏移距30米,道间距10米,采样率2毫秒,记录长度2秒,端点激发,井深10米,药量2千克;沿测线,按照固定50米的炮间距进行野外测量。
在工程勘探中,利用地震波通常提取横波速度,关心的是岩石的力学性质,探测深度一般在20米以内,不能满足资源勘探的要求。而在资源勘探中,通常利用地震勘探探测地层,反应的深度在大于150米时,利用反射波同向轴进行地层划分。由于150米以内,地层之间反射系数小,不足以形成反射波及其形成的反射波同相轴,则无法利用反射波进行地层分层。本发明利用地震波提取密度与纵波速度参数,直接将两个参数的乘积形成波阻抗参数,并利用波阻抗参数的不同取值范围来划分地层,为预测砂金、砂岩型铀矿,煤炭的部位提供依据。
本发明的分层结果经与钻孔资料对比,分层的一致性较好。
本发明选取的探测范围是针对不同的探测对象埋深和精细程度的要求来进行构建的,达到了对不同矿种的地质评价要求。
具体实施方式
实施例一
本发明依次包括以下步骤:
第一步、当待分层地层的总深度小于50米,利用地震波,提取地震波的频散曲线;探测条件为:地震采集道为12道,检波器频率20Hz,偏移距5米,道间距1米,采样率0.5毫秒,记录长度1秒,端点激发,井深3米,药量1千克;沿测线,按照固定5米的炮间距进行野外测量;
通过地震波的频散曲线提取,反演探测范围内地层的密度和纵波速度;
第二步、获取波阻抗参数,波阻抗参数为密度(吨/m3)与纵波速度(m/s)的乘积;
该专利技术资料仅供研究查看技术是否侵权等信息,商用须获得专利权人授权。该专利全部权利属于核工业北京地质研究院,未经核工业北京地质研究院许可,擅自商用是侵权行为。如果您想购买此专利、获得商业授权和技术合作,请联系【客服】
本文链接:http://www.vipzhuanli.com/pat/books/201210097983.6/2.html,转载请声明来源钻瓜专利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