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发明专利]一种电动螺栓紧固工具的支承装置有效
申请号: | 201210095065.X | 申请日: | 2012-03-31 |
公开(公告)号: | CN102601611A | 公开(公告)日: | 2012-07-25 |
发明(设计)人: | 陈喜增 | 申请(专利权)人: | 天津博信汽车零部件有限公司 |
主分类号: | B23P19/06 | 分类号: | B23P19/06 |
代理公司: | 石家庄冀科专利商标事务所有限公司 13108 | 代理人: | 李羡民;雷秋芬 |
地址: | 300462 天津*** | 国省代码: | 天津;12 |
权利要求书: | 查看更多 | 说明书: | 查看更多 |
摘要: | |||
搜索关键词: | 一种 电动 螺栓 紧固 工具 支承 装置 | ||
技术领域
本发明涉及一种螺栓紧固工具的支承装置,尤其是一种可带动电动螺栓紧固工具实现空间X、Y、Z方向移动的支承装置,属于机械设备技术领域。
背景技术
汽车悬架是汽车行驶系的重要总成,其装配质量直接影响到车辆运行的安全性和乘坐的舒适性,因此,汽车制造企业把悬架总成各零部件的装配列为汽车底盘生产的关键工序。目前在汽车悬架前下摆臂球销紧固螺栓的装配时,一般采用先由气动冲击扳手预紧,再用定值扭矩扳手拧紧至规定力矩的方法,不仅操作者劳动强度大,工作效率低,而且气动冲击扳手的预紧力矩不易控制,难以保证装配工件的质量。通过对前下摆臂球销紧固螺栓装配工艺的试验,选用电动拧紧工具解决了上述问题,但电动拧紧工具在工作过程中会产生剧烈振动,由操作者手持该工具进行长时间重复性作业,给其身心健康带来不利影响。
发明内容
本发明的目的在于针对现有技术之弊端,提供一种能减轻操作者劳动强度、提高工作效率、并使产品一致性得到保证的电动螺栓紧固工具的支承装置。
本发明所述问题是以下述技术方案实现的:
一种电动螺栓紧固工具的支承装置,它包括X向平移机构、Y向平移机构、Z向平移机构、承力框架和工作台,所述工作台为框架结构,所述X向平移机构和Y向平移机构布置在工作台框架的顶部,所述承力框架上、下两端分别与Y向平移机构、Z向平移机构固定装配,在Z向平移机构的下面安装电动螺栓紧固工具。
上述电动螺栓紧固工具的支承装置,所述Y向平移机构由左右对称的两部分组成,其中每一部分均包括Y向平移芯轴、Y向平移芯轴支座、Y向平移直线轴承和Y向平移直线轴承支座,所述Y向平移芯轴两端固定在Y向平移芯轴支座的安装孔内,所述Y向平移芯轴支座固定在工作台框架顶部横梁上,所述Y向平移直线轴承套装在Y向平移芯轴外面,它固定在Y向平移直线轴承支座的安装孔内,所述Y向平移直线轴承支座固定在X向平移机构对应元件上。
上述电动螺栓紧固工具的支承装置,所述X向平移机构由前后对称的两部分组成,其中每一部分均包括X向平移芯轴、X向平移芯轴支座、X向平移直线轴承、X向平移直线轴承支座和上联接板,所述X向平移芯轴两端固定在X向平移芯轴支座的安装孔内,所述X向平移芯轴支座固定在Y向平移机构对应元件上,所述X向平移直线轴承套装在X向平移芯轴外面,它固定在X向平移直线轴承支座的安装孔内,所述X向平移直线轴承支座固定在上联接板上,所述上联接板与承力框架对应元件固定装配。
上述电动螺栓紧固工具的支承装置,所述Z向平移机构由固定安装在下联接板上左右对称的两部分组成,其中每一部分均包括Z向平移芯轴、Z向平移直线轴承和Z向平移直线轴承支座,所述Z向平移芯轴下端固定在Z向平移芯轴连接座上,所述Z向平移直线轴承套装在Z向平移芯轴外面,它固定在Z向平移直线轴承支座的安装孔内,所述Z向平移直线轴承支座固定在下联接板上,所述下联接板与承力框架下端固定装配。
上述电动螺栓紧固工具的支承装置,所述Z向平移芯轴连接座下面设有电动螺栓紧固工具连接块,电动螺栓紧固工具通过该连接块安装在Z向平移机构的下面。
上述电动螺栓紧固工具的支承装置,所述承力框架上端设有固定座,所述固定座与X向平移机构对应元件固定装配,承力框架下端与Z向平移机构对应元件固定装配。
本发明通过X、Y方向平移芯轴与平移直线轴承配合结构,由承力框架带动电动螺栓紧固工具实现了X、Y方向移动,从而使电动螺栓紧固工具能够对位于X-Y面内不同部位螺栓实施紧固作业;通过Z方向平移芯轴与平移直线轴承配合结构,由电动螺栓紧固工具连接块带动电动螺栓紧固工具实现了Z方向的移动,在螺栓紧固作业完成后使其能与工件脱离,以便将工件取下。将本发明应用于汽车悬架总成前下摆臂球销紧固螺栓的装配线上,不仅降低了操作者的劳动强度,提高了生产效率,同时也保证了工件紧固螺栓拧紧力矩的一致性,为车辆行驶安全性和乘坐舒适性的改善奠定了基础。
附图说明
下面结合附图对本发明作进一步说明。
图1是本发明的结构图;
图2是Y向平移机构的结构图;
图3是X向平移机构的结构图;
图4是Z向平移机构结构及电动螺栓紧固工具安装位置图;
图5是承力框架结构图。
该专利技术资料仅供研究查看技术是否侵权等信息,商用须获得专利权人授权。该专利全部权利属于天津博信汽车零部件有限公司,未经天津博信汽车零部件有限公司许可,擅自商用是侵权行为。如果您想购买此专利、获得商业授权和技术合作,请联系【客服】
本文链接:http://www.vipzhuanli.com/pat/books/201210095065.X/2.html,转载请声明来源钻瓜专利网。
- 上一篇:红芦籽颗粒及其制备方法和应用
- 下一篇:翅片管换热器的封头保护壳的装配方法