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发明专利]具有定位装置的钻夹头有效
申请号: | 201210093191.1 | 申请日: | 2012-04-01 |
公开(公告)号: | CN102642034A | 公开(公告)日: | 2012-08-22 |
发明(设计)人: | 柳尧亭;徐桂红;于庆滋 | 申请(专利权)人: | 威海达旺五金制品有限责任公司 |
主分类号: | B23B31/12 | 分类号: | B23B31/12;B23B31/165 |
代理公司: | 北京怡丰知识产权代理有限公司 11293 | 代理人: | 于振强 |
地址: | 264200*** | 国省代码: | 山东;37 |
权利要求书: | 查看更多 | 说明书: | 查看更多 |
摘要: | |||
搜索关键词: | 具有 定位 装置 夹头 | ||
技术领域
本发明涉及一种机械加工用刀具的夹具,尤其是涉及一种具有定位装置的钻夹头。
背景技术
生产加工活动中经常使用机床、电钻等工具进行钻孔、铣削等作业,装设在这些设备主机工作轴上用于夹持钻头、铣刀等刀具的钻夹头虽然经历了长期的应用和改进,但依然存在诸多不足。
例如,授权公告号为CN 201291311Y的专利申请公布了一种自紧钻夹头,如图1所示,其设有推动丝杆30、推动螺母31、外壳32、钻夹头本体33、夹爪34。其工作原理是:用手转动外壳32,带动钻夹头本体33与连接在设备工作轴上的推动丝杆30相对转动,迫使推动螺母31随着外壳32及钻夹头本体33一起同步与推动丝杆30做相对转动,推动螺母31在推动丝杆30的螺纹的作用下向下移动,带动三个夹爪34沿夹爪孔向下移动,三个夹爪34下端之间的空隙也随之缩小,从而夹紧所需要夹持的刀具。此时启动设备电机,钻夹头就会夹紧刀具带动其工作,从而完成加工过程。
如图6所示,夹爪34设有V型槽36,通过V型顶体35对处于钻夹头中的夹爪34进行限位。
这种钻夹头存在的主要问题是:V型顶体与V型槽之间的摩擦为滑动摩擦,摩擦力大使得夹爪运动灵活性差,而且时间长了就会使得两者之间配合不足,从而易造成夹爪的径向摆动,使钻夹头的精度降低;另外,在钻夹头的装配过程中,需要专用工具对V型顶体进行拧紧,安装费时费力,增加了装配成本。
发明内容
本发明是针对上述钻夹头灵活性差、精度易降低、装配效率低的技术问题,提供一种灵活性高、保持高精度的具有定位装置的钻夹头。
为此,本发明设有推动丝杆、主机连接孔、推动螺母、夹爪、钻夹头本体,推动丝杆与推动螺母之间采用螺纹连接,推动螺母与夹爪相连接,钻夹头本体上设有夹爪孔,夹爪位于夹爪孔内,钻夹头本体上设有球孔,夹爪上设有弧形槽,球孔与弧型槽内设有定位球。
本发明优选的技术方案是弧形槽为半球型槽。
本发明进一步优选的技术方案是球孔外还设有固定套。
本发明由于将夹爪原来的V型槽改为弧形槽,同时,钻夹头本体上设有球孔,球孔与弧型槽内设有定位球,从而将夹爪与其限位装置之间的滑动摩擦变为滚动摩擦,减小了它们之间的摩擦力,使夹爪上下运动更为灵活,同时因为减小了摩擦力,使得他们之间能够长时间保持紧密的配合,保持钻夹头高精度稳定的工作;球孔外设有固定套,装配简单,可大大提高装配效率,降低产品成本。
附图说明
图1是本发明背景技术的结构示意图;
图2是本发明的整体结构示意图;
图3是本发明的结构分解示意图;
图4A、图4B和图4C是本发明的夹爪结构示意图;
图5是图4C的A-A剖视图;
图6是本发明背景技术中的夹爪断面示意图。
图中符号说明:
1.推动丝杆;2.主机连接孔;3.推动螺母;4.T型沟槽;5.夹爪;6.连接孔;7.夹爪孔;8.球孔;9.固定套;10.刀具孔;11.钻夹头本体;12.定位球;13.半球型槽;14.环形槽;15.矩形槽;16.隔断;30.推动丝杆;31.推动螺母;32.外壳;33.钻夹头本体;34.夹爪;35.V型顶体;36.V形槽。
具体实施方式
如图2和图3所示,钻夹头本体11斜向对称地加工有三个贯穿上下的夹爪孔7,在钻夹头本体11的上端与三个夹爪孔7相对应的位置设有三个球孔8,下端沿钻夹头本体11的中轴线加工有大于最大适用刀具装配外径的刀具孔10,推动丝杆1的上端加工有与装配该自紧钻夹头的设备主机的传动轴相匹配的主机连接孔2,钻夹头本体11的上端沿中轴线加工有与推动丝杆1下端外径匹配的连接孔6,推动丝杆1的下端活动套设于连接孔6中,连接孔6与刀具孔10之间设有隔断16,从而使两者并不相通,刀具放入后不会直接顶在推动丝杆1上,以免对推动丝杆1造成损坏。
在钻夹头本体11的下端加工有环形槽14,该环形槽14可以为连续的,也可与夹爪5相对应设置,而表现为不连接的状态,其形状可以为圆孔状、方形孔状或三角形孔状等;环形槽14与夹爪孔7相连通,环形槽14中封有润滑脂,保证夹爪5在上下运动过程中能够切到环形槽14处的润滑脂,由于钻夹头本体11下端与外壳(图中未示出)紧密配合,所以润滑脂不会向外渗透。
该专利技术资料仅供研究查看技术是否侵权等信息,商用须获得专利权人授权。该专利全部权利属于威海达旺五金制品有限责任公司,未经威海达旺五金制品有限责任公司许可,擅自商用是侵权行为。如果您想购买此专利、获得商业授权和技术合作,请联系【客服】
本文链接:http://www.vipzhuanli.com/pat/books/201210093191.1/2.html,转载请声明来源钻瓜专利网。
- 上一篇:一种改性樟树皮絮凝剂的制备方法
- 下一篇:半导体器件及其制造方法