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发明专利]一种生物医用可腐蚀降解的二元Fe-Zn合金材料无效

专利信息
申请号: 201210092781.2 申请日: 2012-03-31
公开(公告)号: CN102634725A 公开(公告)日: 2012-08-15
发明(设计)人: 王伟强;齐民;王娟;陆山 申请(专利权)人: 大连理工大学
主分类号: C22C38/00 分类号: C22C38/00
代理公司: 大连星海专利事务所 21208 代理人: 花向阳
地址: 116024 辽*** 国省代码: 辽宁;21
权利要求书: 查看更多 说明书: 查看更多
摘要:
搜索关键词: 一种 生物 医用 腐蚀 降解 二元 fe zn 合金材料
【说明书】:

技术领域

发明涉及一种生物医用可腐蚀降解的二元Fe-Zn合金材料,属于生物医用材料领域的二元铁合金。

背景技术

目前使用的许多医用植入器件(如不锈钢血管支架、骨板等)都是生物惰性的,即属于永久性植入物。这些植入物长期在人体内留存,会带来不良反应,因此部分需要再次手术取出。由生物医用可降解材料制成的器件在人体内完成功能使命后,会随着人的新陈代谢过程被降解吸收,不会对人体造成长期的影响,相关的并发症也会大大减少,另外也可以在婴幼儿等处于快速生长发育的患者中使用,所以生物医用可降解植入材料有着永久性植入材料无可比拟的优势。目前研究开发的生物医用可降解材料主要分为两类:可降解聚合物材料和陶瓷。但是,聚合物材料的机械性能不足,并且多数聚合物是X射线可透性的,难以观察其在体内的位置。而陶瓷材料的脆性过大,塑韧性不足。生物可降解金属材料具有良好的力学性能,是未来生物可降解材料的一个重要发展方向。

由于Fe是人体内重要的元素,对人体的造血过程有重要作用,参与血蛋白、细胞色素以及各种酶的合成,促进生长,并在血液中起运输氧和其它营养物质的作用,参与人体内的新陈代谢过程。同时,纯金属Fe还可以在生物学环境中腐蚀降解。所以纯铁材料被认为是可以安全吸收的生物可降解材料。Matthias Peuster等人在《Biomaterials》(生物材料)杂志2006年27卷第4955-4962页中报道了“Long-term biocompatibility of a corrodible peripheraliron stent in the porcine descending aorta.”(一种可腐蚀降解的铁支架在猪降主动脉中的长期生物相容性),他们研究了生物可降解铁支架在植入猪的降主动脉后,其长期的生物相容性情况。支架植入后进行了1年的跟踪检查,所用参照为316L不锈钢血管支架。结果显示316L不锈钢支架和铁支架内膜增生的数量没有明显区别。也没有检测到铁离子过量及与铁相关的器官毒性发生。铁支架相邻区域,没有发现因降解产物引起的系统毒性。该研究认为铁是适合制备大尺寸可降解支架的金属材料。但是,上述研究结果同时也显示,在研究期内铁支架并没有完全降解,所以,纯铁支架降解速率不够快是其面临的主要问题。

Zn元素的标准电极电位为-0.76V,Fe的标准电极电位为-0.44V,Zn作为合金元素加入到纯铁中,一方面可以和Fe形成固溶体以降低合金基体的电极电位,另一方面可以和Fe形成金属间化合物以增加合金中微阴极的数量,从而加快Fe基合金的降解速度。在生物学方面,Zn也是人体中必要的微量元素,在人体内的含量仅次于Fe。它对细胞的生长发育有着重要影响,是人体内数十种酶的主要成分,并且还与大脑发育和智力有关。所以,Zn加入Fe组成的合金还会有良好的生物医学安全性。

现有的Fe-Zn合金,确切地说法应该为Zn-Fe合金,Fe的含量主要分布在0.4%~25%之间。该种合金因为具有相对较低的电极电位,是目前钢铁工业上广泛应用的阳极保护性电镀涂层。至今未见将以Fe为主的Fe-Zn二元合金材料作为个体用于生物医用材料方面的报道。

由于Fe的熔点为1535℃,沸点为2750℃;Zn的熔点为419.6℃,沸点为907℃,两种元素的物理性质相差很多,且在室温下,Zn在Fe中的溶解度很小,因此,实践中利用常规冶金途径获得含Zn较多的Fe基固溶体或是以Fe为主的多相Fe-Zn合金比较困难。

发明内容

本发明克服了现有技术中的不足,提供了一种生物医用可腐蚀降解的二元Fe-Zn合金材料。本发明利用铁锌合金在体液中的腐蚀反应,使其转变成相应的腐蚀产物,然后随着人体的新陈代谢被吸收或排出体外,达到了降解的目的。本发明的材料需要通过控制Zn的含量和合金的微观组织结构来调整其降解速率,使之与服役时间相匹配,同时保证在服役期间具有良好的力学性能和生物相容性能。

本发明的目的是通过以下技术方案实现的:

一种用作生物医用植入材料的可腐蚀降解的二元Fe-Zn合金材料是以Fe为主元素,用Zn元素进行合金化;Zn元素质量百分含量为1~40%,其余为Fe。

下载完整专利技术内容需要扣除积分,VIP会员可以免费下载。

该专利技术资料仅供研究查看技术是否侵权等信息,商用须获得专利权人授权。该专利全部权利属于大连理工大学,未经大连理工大学许可,擅自商用是侵权行为。如果您想购买此专利、获得商业授权和技术合作,请联系【客服

本文链接:http://www.vipzhuanli.com/pat/books/201210092781.2/2.html,转载请声明来源钻瓜专利网。

×

专利文献下载

说明:

1、专利原文基于中国国家知识产权局专利说明书;

2、支持发明专利 、实用新型专利、外观设计专利(升级中);

3、专利数据每周两次同步更新,支持Adobe PDF格式;

4、内容包括专利技术的结构示意图流程工艺图技术构造图

5、已全新升级为极速版,下载速度显著提升!欢迎使用!

请您登陆后,进行下载,点击【登陆】 【注册】

关于我们 寻求报道 投稿须知 广告合作 版权声明 网站地图 友情链接 企业标识 联系我们

钻瓜专利网在线咨询

周一至周五 9:00-18:00

咨询在线客服咨询在线客服
tel code back_top