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发明专利]一种亚临界水萃取万寿菊渣中生物活性物质的方法有效
申请号: | 201210091112.3 | 申请日: | 2012-05-21 |
公开(公告)号: | CN102641316A | 公开(公告)日: | 2012-08-22 |
发明(设计)人: | 高彦祥;蒋俊平;袁芳 | 申请(专利权)人: | 中国农业大学 |
主分类号: | A61K36/28 | 分类号: | A61K36/28;A23L1/29;A61K8/97;A61P11/00;A61P11/14;A61P27/02;A61P1/02;A61P29/00;A61P15/00;A61P39/06;A61P35/00 |
代理公司: | 北京众合诚成知识产权代理有限公司 11246 | 代理人: | 史双元 |
地址: | 100193 *** | 国省代码: | 北京;11 |
权利要求书: | 查看更多 | 说明书: | 查看更多 |
摘要: | |||
搜索关键词: | 一种 临界 萃取 万寿菊 生物 活性 物质 方法 | ||
技术领域
本发明属于药用植物活性成分提取技术领域,具体涉及一种亚临界水萃取万寿菊渣中生物活性物质的方法。
背景技术
万寿菊原产于墨西哥,喜温暖、湿润和阳光充足的环境,生长最适温度为15~20℃,是萃取叶黄素的理想原料。万寿菊是我国主要栽培的草本盆花之一,又称蜂窝菊、臭芙蓉、金菊等,被广泛用于室内外环境美化,具有很大观赏价值和药用价值,其中起到药理作用的主要成分有黄酮类物质、萜类及精油和类胡萝卜素等成分。万寿菊作为一种传统的中草药,具有化痰止咳,清热解毒等作用,可用于治疗上呼吸道感染、结膜炎、百日咳、牙痛、口腔炎、眩晕、血瘀腹痛、闭经等病症。万寿菊中的生物活性物质如黄酮类物质具有清除自由基的抗氧化活性,较强的抗肿瘤等作用,其在食品、化妆品、保健品和医药等行业有广泛应用。
亚临界水萃取技术是近年来新兴的一种样品处理技术,其优点有成本低、时间短、溶剂残留少或无、绿色环保等,因此引起研究人员越来越多的关注与兴趣。水在常温下沸点高、介电常数高、极性强,而当加热升温时,水分子氢键连接的晶格被破坏,其介电常数降低,极性减弱,粘度和表面张力降低,扩散速率增加,从而实现对原料中弱极性及非极性物质的萃取。近年来,亚临界水萃取技术在植物多酚、植物蛋白质、精油、脂类、多糖及其他生物活性成分得到广泛应用,并且在食品安全快速检测的样品前处理上也得到了应用。
目前,还没有采用亚临界水萃取技术提取万寿菊中活性物质的报道。
发明内容
本发明的目的在于提供一种亚临界水萃取万寿菊渣中生物活性物质的方法。
一种亚临界水萃取万寿菊渣中生物活性物质的方法,按照如下步骤进行:
(1)用亚临界水对万寿菊残渣进行萃取得粗萃取液,亚临界水与万寿菊残渣的用量比例为20-70mL∶1g;所述萃取在亚临界萃取设备中进行,萃取的温度为100-260℃,时间为15-60min,压力为4-7Mpa;
(2)在真空旋转蒸发仪中,将所得粗萃取液进行浓缩,旋蒸温度为60℃,得到的浓缩液体积不超过10mL;
(3)将浓缩液溶解于甲醇中;
(4)将甲醇溶解的浓缩液在温度为0-20℃条件下冷却10-60min,然后在3500-6500r/min条件下离心15-30min,取上清液;
(5)将上清液用孔径为0.22-0.45μm的微滤膜进行过滤,得到过滤液;
(6)在真空旋转蒸发仪中,将所得过滤液进行浓缩,旋蒸温度为45℃,蒸干后即得到产品。
所述万寿菊残渣为经过超临界二氧化碳萃取后的残渣,粒度为20-80目。
所述亚临界水为介于其沸点温度100℃和临界温度-374℃之间的状态下的水。
步骤(3)所述溶解的方法为搅拌、振荡或超声。
本发明的有益效果:本发明的方法以万寿菊残渣为原料,将原料粉碎过筛,亚临界水快速、有效地萃取,浓缩,溶解,离心,过滤,再浓缩得到生物活性物质的粗萃取物,提高了万寿菊的综合利用价值,还有利于亚临界萃取技术的推广。本发明的方法简单,操作方便安全,效率高,成本低,绿色环保,具有较大的实施价值。
附图说明
图1为总黄酮含量测定的标准曲线。
图2为总酚含量测定的标准曲线。
具体实施方式
下面结合附图和具体实施例对本发明做进一步说明。
下述实施例中黄酮类化合物的含量测定的具体方法为:取适当浓度的样品0.5mL,加入15mL刻度试管中,用去离子水补充至4mL,加入0.3mL 5%(w/v)的亚硝酸钠水溶液摇匀,5min后加入3mL 1%(w/v)氯化铝水溶液摇匀,6min后加入2mL的1mol/L的氢氧化钠水溶液,再加去离子水至10mL,10min后510nm处测定吸光值;空白对照以去离子水代替样品进行反应;黄酮类化合物的含量以芦丁当量(Rutin Equivalent,RE/g干基)表示。
标准溶液的配制:精确称取芦丁标品0.075g,置于25 mL 的容量瓶中,用甲醇将其定容至刻度。然后用移液管分别移取5 mL、4 mL、3 mL、2 mL和1 mL于10 mL容量瓶中,用甲醇定容至刻度,得到浓度分别为1.5、1.2、0.9、0.6和0.3 mg/mL的溶液,按照上述方法进行测定,在510nm处有最大吸收峰。得到510nm处的吸光度值与芦丁的浓度之间的标准曲线如图1所示。
该专利技术资料仅供研究查看技术是否侵权等信息,商用须获得专利权人授权。该专利全部权利属于中国农业大学,未经中国农业大学许可,擅自商用是侵权行为。如果您想购买此专利、获得商业授权和技术合作,请联系【客服】
本文链接:http://www.vipzhuanli.com/pat/books/201210091112.3/2.html,转载请声明来源钻瓜专利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