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发明专利]微网多目标SVG广义比例积分误差校正控制方法无效
申请号: | 201210090870.3 | 申请日: | 2012-03-31 |
公开(公告)号: | CN102611121A | 公开(公告)日: | 2012-07-25 |
发明(设计)人: | 周柯;王凯;奉斌;周一勇;吴远利;覃奇;高立克;杨艺云;祝文姬;宁文辉;刘路;楚红波;刘鹏 | 申请(专利权)人: | 广西电网公司电力科学研究院 |
主分类号: | H02J3/18 | 分类号: | H02J3/18;H02J3/01 |
代理公司: | 湘潭市汇智专利事务所 43108 | 代理人: | 颜昌伟 |
地址: | 530023 广西*** | 国省代码: | 广西;45 |
权利要求书: | 查看更多 | 说明书: | 查看更多 |
摘要: | |||
搜索关键词: | 多目标 svg 广义 比例 积分 误差 校正 控制 方法 | ||
技术领域
本发明涉及一种SVG的控制方法,特别涉及一种微网多目标SVG广义比例积分误差校正控制方法。
背景技术
随着SVG在电网的广泛应用,在SVG对电压支撑、无功补偿、谐波治理等方面都具有较好的效果,怎么利用控制方法充分利用SVG容量,越来越受到重视。SVG多目标控制的控制变量主要有电压、电流、功率因数、电压畸变率、电流畸变率等。在SVG容量配置过程中,这些变量之间存在着相互影响,使得建立精确的数学模型不可行,也使得传统的PID控制方式变得不适用。现阶段SVG的应用主要是单独只补偿无功或者只进行谐波治理,SVG的容量没有得到充分的利用,存在很大的资源浪费。
发明内容
为了解决SVG多目标控制存在的上述技术问题,本发明提供一种基于目标配置的微网多目标SVG控制方法。
本发明解决上述技术问题的技术方案包括以下步骤:
1)目标配置规则模块根据当前实时任务目标和公共点电压、功率因数、谐波、SVG直流侧电压偏差的实时采样数据,在不超过SVG安全容量约束的前提下,计算SVG的补偿电流指令信号;
2)广义比例积分控制器和误差校正控制器共同完成将SVG补偿电流指令信号转变为SVG功率器件的控制脉冲信号的任务,并通过闭环控制保障SVG实际输出的补偿电流跟踪其指令信号。
上述的微网多目标SVG广义比例积分误差校正控制方法中,所述步骤1)具体步骤为:以实时电压偏差阈值作为是否重点进行电压支撑的依据,以实时功率因数作为是否需要重点进行无功补偿的依据,而将电流谐波是否超标作为是否需要重点实施谐波补偿的依据,并且,优先级以电压支撑最高,无功补偿和谐波补偿以是否突破安全阈值来判断其优先级,在均为突破安全阈值的情况下以无功补偿优先级高于谐波补偿。
上述的微网多目标SVG广义比例积分误差校正控制方法中,所述步骤2)的步骤为:在SVG实际输出电流偏差较大时,误差校正控制器直接采用双位控制结构快速减小偏差;在偏差减小到一定范围后,双位控制难以实现周期性信号的无差跟踪,此时误差校正控制器采用广义比例积分控制结构,实现对不同频率周期信号的无差跟踪,提高跟踪控制精度,实现SVG实际输出电流对其指令电流的跟踪。
本发明的技术效果在于:1)本发明根据当前实时任务目标和公共点电压、功率因数、谐波、SVG直流侧电压偏差的实时采样数据,在不超过SVG安全容量约束的前提下,计算SVG的补偿电流指令信号,可以充分利用SVG的容量,减少资源浪费;2)本发明采用快调的双位控制结构和无差的广义比例积分控制结构相结合,既可以提高跟踪控制精度,可以保证SVG的稳定工作。
附图说明
图1是基于目标配置的广义比例积分误差校正控制策略框图。
图2是目标配置规则流程图。
图3是误差校正控制器结构图。
图4广义比例积分控制算法框图。
图5是m次信号广义比例积分控制器实现方法。
具体实施方式
下面结合附图和具体实施例对本发明作进一步的说明。
参见图1,该控制方法包括目标配置规则、广义比例积分控制算法和误差校正控制器三大部分。其中,目标配置规则是根据当前实时任务目标(电压支撑/无功补偿/谐波治理及其以上组合)和公共点电压、功率因数、谐波、SVG直流侧电压偏差等实时采样数据,在不超过SVG安全容量约束的前提下,计算SVG的补偿电流指令信号。广义比例积分控制算法和误差校正控制器共同完成将SVG补偿电流指令信号转变为SVG功率器件的控制脉冲信号的任务,并通过闭环控制保障SVG实际输出的补偿电流跟踪其指令信号。其中,在SVG实际输出电流偏差较大时,误差校正控制器直接采用双位控制结构快速减小偏差;在偏差减小到一定范围后,双位控制难以实现周期性信号的无差跟踪,此时误差校正控制器采用广义比例积分控制结构,实现对不同频率周期信号(包括基波及主要特征谐波)的无差跟踪,提高跟踪控制精度,实现SVG实际输出电流对其指令电流的跟踪。
该专利技术资料仅供研究查看技术是否侵权等信息,商用须获得专利权人授权。该专利全部权利属于广西电网公司电力科学研究院,未经广西电网公司电力科学研究院许可,擅自商用是侵权行为。如果您想购买此专利、获得商业授权和技术合作,请联系【客服】
本文链接:http://www.vipzhuanli.com/pat/books/201210090870.3/2.html,转载请声明来源钻瓜专利网。
- 上一篇:手机天线及其手机
- 下一篇:一种中央空调末端监控装置