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发明专利]发动机凸轮轴进气凸轮有效
申请号: | 201210090780.4 | 申请日: | 2012-03-30 |
公开(公告)号: | CN103362582A | 公开(公告)日: | 2013-10-23 |
发明(设计)人: | 黄强;田翀 | 申请(专利权)人: | 广西玉柴机器股份有限公司 |
主分类号: | F01L1/08 | 分类号: | F01L1/08 |
代理公司: | 北京中誉威圣知识产权代理有限公司 11279 | 代理人: | 王正茂;丛芳 |
地址: | 537005 广西*** | 国省代码: | 广西;45 |
权利要求书: | 查看更多 | 说明书: | 查看更多 |
摘要: | |||
搜索关键词: | 发动机 凸轮轴 凸轮 | ||
技术领域
本发明涉及发动机凸轮轴领域,特别涉及一种发动机凸轮轴进气凸轮。
背景技术
四冲程内燃机的四个行程分别为吸气、压缩、做功和排气行程;无论是顶置凸轮轴结构和中置凸轮轴结构,或者下置凸轮轴结构的内燃机都是由凸轮型线来实现控制进排气门的开启和关闭的,所以凸轮型线的设计最终都反映在进排气门的开启和关闭上。
现有点燃式四冲程内燃机的进气门凸轮型线设计导致进气门关闭时刻均处于内燃机的压缩行程,即进气门是在内燃机活塞压缩上行的过程中关闭。若进气门关闭时刻晚,会造成缸内高温压缩混合气通过进气门回流至进气管,不仅会降低发动机的功率输出,还会加大内燃机的回火倾向,造成内燃机的回火故障,严重者甚至引爆进气管;若进气门关闭时刻早,有效压缩就比较大,缸内气体会在内燃机压缩上止点时刻形成较高的压缩温度,容易引起点燃式内燃机的爆震,如果发生爆震则会直接导致发动机的性能下降。
发明内容
本发明解决的技术问题是提供一种进气门早关,避免内燃机回火和抑制爆震的发动机凸轮轴进气凸轮。
为达到上述目的,根据本发明提供了一种发动机凸轮轴进气凸轮,该进气凸轮型线设置有进气气门开启缓冲段、进气气门开启段、进气气门关闭段和进气气门关闭缓冲段;进气气门开启缓冲段设置的凸轮转角的角度区间为59°至44°,对应的升程为0mm至0.23586mm;进气气门开启段设置的凸轮转角的角度区间为44°至0°,对应的升程为0.23586mm至6.48446mm;进气气门关闭段设置的凸轮转角的角度区间为0°至44°,对应的升程为6.48446mm至0.23586mm;进气气门关闭缓冲段设置的凸轮转角的角度区间为44°至59°,对应的升程为0.23586mm至0mm。
进一步地,进气凸轮的凸轮型线基圆直径为42.6mm。
进一步地,进气凸轮采用凹面凸轮结构。
进一步地,该发动机凸轮轴的排气凸轮型线设置有排气气门开启缓冲段、排气气门开启段、排气气门关闭段和排气气门关闭缓冲段;排气气门开启缓冲段设置的凸轮转角的角度区间为80°至61°,对应的升程为0mm至0.31278mm;排气气门开启段设置的凸轮转角的角度区间为61°至0°,对应的升程为0.31278mm至7.88759mm;排气气门关闭段设置的凸轮转角的角度区间为0°至61°,对应的升程为7.88759mm至0.31278mm;排气气门关闭缓冲段设置的凸轮转角的角度区间为61°至80°,对应的升程为0.31278mm至0mm。
进一步地,排气凸轮的型线基圆直径为42.6mm。
进一步地,排气凸轮采用凹面凸轮结构。
根据本发明的技术方案,由于该发动机凸轮轴进气凸轮型线设计使得进气门是在内燃机吸气行程中关闭,能够避免内燃机回火和抑制爆震,提高了点燃式内燃机的性能。
附图说明
图1为根据本发明的发动机凸轮轴进气凸轮的结构示意图;
图2为根据本发明的发动机凸轮轴排气凸轮的结构示意图;
图3为进气门关闭时刻的配气相位示意图。
具体实施方式
下面结合附图,对本发明的具体实施方式进行详细描述,但应当理解本发明的保护范围并不受具体实施方式的限制。
参看图1,该发动机凸轮轴进气凸轮的型线基圆直径为φ,φ=42.6mm,且采用凹面凸轮结构。该进气凸轮顺时针运转,凸轮转角为θ,对应的升程为h;由凸轮基圆圆点向上标出纵轴后,纵轴右侧为进气气门开启侧,纵轴左侧为进气气门关闭侧(进气气门开启侧和进气气门关闭侧对称设置,凸轮转角为θ从纵轴开始顺时针或逆时针分别度量),进气气门开启侧依次设置有进气气门开启段2和进气气门开启缓冲段1,进气气门关闭侧依次设置有进气气门关闭段3和进气气门关闭缓冲段4。其中,进气气门开启缓冲段1设置的凸轮转角θ的角度区间为59°至44°,对应的升程h为0mm至0.23586mm;进气气门开启段2设置的凸轮转角θ的角度区间为44°至0°,对应的升程h为0.23586mm至6.48446mm;进气气门关闭段3设置的凸轮转角θ的角度区间为0°至44°,对应的升程h为6.48446mm至0.23586mm;进气气门关闭缓冲段4设置的凸轮转角θ的角度区间为44°至59°,对应的升程h为0.23586mm至0mm。
该专利技术资料仅供研究查看技术是否侵权等信息,商用须获得专利权人授权。该专利全部权利属于广西玉柴机器股份有限公司,未经广西玉柴机器股份有限公司许可,擅自商用是侵权行为。如果您想购买此专利、获得商业授权和技术合作,请联系【客服】
本文链接:http://www.vipzhuanli.com/pat/books/201210090780.4/2.html,转载请声明来源钻瓜专利网。
- 上一篇:多功能手动除膜机
- 下一篇:一种退火辊窜轴故障处理用顶推工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