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发明专利]时钟产生装置与频率校正方法有效
申请号: | 201210090629.0 | 申请日: | 2012-03-30 |
公开(公告)号: | CN102739246A | 公开(公告)日: | 2012-10-17 |
发明(设计)人: | 郭小川;李文昶;陈启宏;奥古斯托·马奎斯 | 申请(专利权)人: | 联发科技(新加坡)私人有限公司 |
主分类号: | H03L7/099 | 分类号: | H03L7/099;H04L7/033 |
代理公司: | 北京万慧达知识产权代理有限公司 11111 | 代理人: | 于淼;杨颖 |
地址: | 新加坡启汇城*** | 国省代码: | 新加坡;SG |
权利要求书: | 查看更多 | 说明书: | 查看更多 |
摘要: | |||
搜索关键词: | 时钟 产生 装置 频率 校正 方法 | ||
1.一种时钟产生装置,其特征在于,包括:
时间至数字转换器,用来将参考时钟以及可变时钟之间的时间差转换为数字值;
校正组件,用来依据所述数字值以及所述参考时钟来产生控制信号;
可控制振荡器,用来依据所述控制信号来产生振荡信号;以及
反馈组件,用来依据所述振荡信号产生所述可变时钟至所述时间至数字转换器;
其中所述校正组件用来校正所述可控制振荡器以使得所述振荡信号具有目标振荡频率。
2.如权利要求1所述的时钟产生装置,其特征在于,还包括:
数字环路滤波器,耦接于所述时间至数字转换器以及所述可控制振荡器之间;以及
三角积分调制器,耦接于所述反馈组件;
其中当所述校正组件正在校正所述可控制振荡器时,所述数字环路滤波器以及所述三角积分调制器为禁用状态。
3.如权利要求1所述的时钟产生装置,其特征在于,所述反馈组件是分频器,所述分频器用来对所述振荡信号除以整数以产生所述可变时钟,以及所述整数为最接近目标值的整数,而所述目标值会使得所述振荡信号的频率最接近目标频率。
4.如权利要求1所述的时钟产生装置,其特征在于,所述时钟产生装置为全数字锁相环,以及当所述校正组件正在校正所述可控制振荡器时,所述全数字锁相环设置为开环状态。
5.如权利要求1所述的时钟产生装置,其特征在于,所述可控制振荡器为数字控制振荡器或压控振荡器。
6.如权利要求1所述的时钟产生装置,其特征在于,所述校正组件用来:
依据所述目标振荡频率来计算特定信号,其中所述特定信号对应于第一控制信号范围,所述第一控制信号范围提供多个粗调控制信号;以及
依次地利用所述多个粗调控制信号来对所述可控制振荡器执行第一渐进式近似操作以判定出第一控制信号给所述可控制振荡器,以使得所述可控制振荡器产生所述振荡信号,所述振荡信号具有接近于所述目标振荡频率的振荡频率。
7.如权利要求6所述的时钟产生装置,其特征在于,所述第一控制信号范围小于或等于所述可控制振荡器的最大可控制范围。
8.如权利要求6所述的时钟产生装置,其特征在于,所述反馈组件为分频器,而所述校正组件进一步至少利用所述数字值、所述分频器的除数以及所述参考时钟的时段来运算出所述可控制振荡器的所述振荡频率,其中所述时段为所述校正组件用来运算出对应所述第一控制信号的一个位所需的时间。
9.如权利要求6所述的时钟产生装置,其特征在于,所述第一控制信号对应至第二控制信号范围,所述第二控制信号范围提供多个微调控制信号,所述第二控制信号范围至少部分重叠于所述第一控制信号范围,以及所述校正组件进一步依次地利用所述多个微调控制信号来对所述可控制振荡器执行第二渐进式近似操作以判定出第二控制信号给所述可控制振荡器,以使得所述可控制振荡器来产生所述振荡信号,所述振荡信号的所述振荡频率大致上相等于所述目标振荡频率。
10.如权利要求9所述的时钟产生装置,其特征在于,所述反馈组件包括分频器,而所述校正组件进一步至少利用所述数字值、所述分频器的除数以及所述参考时钟的时段来运算出所述可控制振荡器的所述振荡频率,其中所述时段为所述校正组件用来运算出对应所述第二控制信号的一个位所需的时间。
11.如权利要求9所述的时钟产生装置,其特征在于,用来运算出所述第一控制信号的一个位所需的所述参考时钟的时段小于或等于用来运算出所述第二控制信号的一个位所需的所述参考时钟的时段。
12.如权利要求1所述的时钟产生装置,其特征在于,所述校正组件用来执行以所述特定信号为中心的局部搜寻操作,以搜寻出所述可控制振荡器的所述控制信号,而所述控制信号会控制所述可控制振荡器来产生所述振荡信号,其中所述振荡信号的振荡频率落入包括有所述目标振荡频率的频率范围内。
13.一种频率校正方法,其特征在于,包括:
将参考时钟以及可变时钟之间的时间差转换为数字值;
依据所述数字值以及所述参考时钟来产生控制信号;
依据所述控制信号来产生振荡信号;以及
依据所述振荡信号来产生所述可变时钟;
其中所述振荡信号依据所述控制信号来校正为具有目标振荡频率。
该专利技术资料仅供研究查看技术是否侵权等信息,商用须获得专利权人授权。该专利全部权利属于联发科技(新加坡)私人有限公司,未经联发科技(新加坡)私人有限公司许可,擅自商用是侵权行为。如果您想购买此专利、获得商业授权和技术合作,请联系【客服】
本文链接:http://www.vipzhuanli.com/pat/books/201210090629.0/1.html,转载请声明来源钻瓜专利网。
- 上一篇:用于无线通信中的接收分集控制的设备
- 下一篇:自持式耐高压电力供应