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发明专利]一种道路压力发电系统无效
申请号: | 201210087005.3 | 申请日: | 2012-03-28 |
公开(公告)号: | CN102606432A | 公开(公告)日: | 2012-07-25 |
发明(设计)人: | 简小娟 | 申请(专利权)人: | 简小娟 |
主分类号: | F03G7/00 | 分类号: | F03G7/00 |
代理公司: | 暂无信息 | 代理人: | 暂无信息 |
地址: | 363609 福建省*** | 国省代码: | 福建;35 |
权利要求书: | 查看更多 | 说明书: | 查看更多 |
摘要: | |||
搜索关键词: | 一种 道路 压力 发电 系统 | ||
技术领域
本发明涉及一种发电系统,尤其是利用车辆行驶于公路上自身重量进行发电的系统。
背景技术
现代社会能源危机,所以更为提倡环保,而目前全世界的车辆日益增长,利用车辆行驶于路面进行发电的技术从十几年前就开始研究,但是目前除了以色列技术研究院下属公司研发出一种将压电晶片植入路面沥青进行发电的技术,其余技术并不成熟,而且该技术造价昂贵,每公里造价为65万美元,而一辆汽车行驶一公里才能产生400瓦的电量。所以目前国内的科研人员也在努力研究造价更低廉的道路发电技术,主要集中在机械发电和磁力发电方向,尤其是机械发电,由于机械成本低廉、使用寿命长、设备维护简单,备受此方向技术人员的亲睐,但是目前国内申请的相关技术,存在以下问题:
1、能量利用不充分
2、设备稳定性不高
3、使用寿命短
4、维护困难,维护成本高
如申请号为200810045596.1的专利技术,该技术方案通过车辆对踏板的碾压驱动链盘轮、飞轮、惯性轮、皮带轮等设备,通过链条和皮带进行传动,驱动发电机进行工作,不具有可实现性,太想当然了;如申请号为2008100617769的专利技术,该技术结构简单,成本低廉并且具有可实现性,但是由于该技术过于简单,没有考虑到车辆流量的问题,如车流量过大,则可能会发生设备损坏,车流量过小,这设备频繁启动寿命缩短;如申请号为200910144968.0的专利技术,该技术采用增加地面坡度,利用汽车碾压液压油缸对液压马达进行驱动从而发电,该技术不用破坏路面,但是该技术增加了势能,等于人为造坡,必然会增加汽车的油耗,并且成本也高,不具有实用性。
发明内容
为解决以上问题,本发明的目的在于提供一种安全环保的道路压力发电系统,而且该系统成本低廉,维护简便,工作效率高。
本发明提供的技术方案如下:
一种道路压力发电系统,出承重机构、液压机构、控制机构和发电机构组成,承重机构安装于路面,车辆行驶过承重机构时,自身的重力将冲击压力通过液压机构储存和传输,在控制机构的作用下驱动发电机构进行发电,其特征在于:所述液压机构由液压泵、增压器、蓄能器、储液池、过滤器和若干阀门组成,液压泵位于承重板之下,车辆行驶在承重板时,承重板驱动液压泵的活塞,将含有冲击压力的液体通过单向阀输送至蓄能器,当蓄能器收集的受压液体达到设定数值后,将受压液体传送至增压器进行增压后输送至另一蓄能器,而后通过可调激活压力的顺序阀和可调节流阀驱动液压发动机工作,液压发动机通过变速器的增速后驱动发电机进行发电,驱动液压发动机工作的受压液体在使用后通过过滤器返回储液池,再经由单向阀输送至液压泵形成一个回路。
所述承重机构由承重板、定位轴、承重柱和复位弹簧组成,承重板一端由定位轴定位与地面持平,另一端由安装于承重板下方的复位弹簧支撑,高于地面5~10cm,车辆行驶时压下液压泵的活塞后由承重柱支撑,车辆离开承重板后复位弹簧将承重板抬起至离开地面5~10cm。
所述控制机构为PLC,可设定相关的数值对蓄能器和发电机构的工作状态进行控制。
所述发电机构由液压发动机、发电机、变速器和控制阀组成,控制阀包括可调激活压力的顺序阀和可调节流阀,控制含有冲击压力的液体驱动液压发动机进行工作,液压发动机通过变速器加大转速后驱动发电机发电。
所述蓄能器外接安全阀,当蓄能器超过负荷时将液体溢流至储液池。
所述发电系统可根据实际需要设定多个承重机构、多个液压机构、多个控制机构和多个发电机构。
所述过滤器可加配冷凝器进行降温处理。
从上述描述可知,本发明的道路压力发电系统具有很强的实用性,并且安全环保、维护简便、成本低廉、工作效率高。
附图说明
图1为本发明的基本实施例示意图
图2为本发明减速带的实施例示意图
图3为本发明更为有效率的实施例示意图
具体实施方式
本发明的一种最基本的实施例,如图1所示,承重板2的一端通过定位轴21与路面1持平,承重板2的另一端在下降后由承重柱23支撑,保持于路面持平,液压泵31安装于承重板2下方,复位弹簧22安装于承重板2下方靠近承重柱方向的地方,在车辆行驶过承重板2后将承重板2抬高至一定高度,本实施例为10cm;
该专利技术资料仅供研究查看技术是否侵权等信息,商用须获得专利权人授权。该专利全部权利属于简小娟,未经简小娟许可,擅自商用是侵权行为。如果您想购买此专利、获得商业授权和技术合作,请联系【客服】
本文链接:http://www.vipzhuanli.com/pat/books/201210087005.3/2.html,转载请声明来源钻瓜专利网。
- 同类专利
- 专利分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