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发明专利]一种蒽类化合物的制备方法无效
申请号: | 201210086183.4 | 申请日: | 2012-03-28 |
公开(公告)号: | CN102850193A | 公开(公告)日: | 2013-01-02 |
发明(设计)人: | 胡世荣;蒋淑恋;黄立漳 | 申请(专利权)人: | 漳州市产品质量检验所;胡世荣 |
主分类号: | C07C43/235 | 分类号: | C07C43/235;C07C41/01;C09K11/06 |
代理公司: | 厦门市首创君合专利事务所有限公司 35204 | 代理人: | 杨依展 |
地址: | 363000*** | 国省代码: | 福建;35 |
权利要求书: | 查看更多 | 说明书: | 查看更多 |
摘要: | |||
搜索关键词: | 一种 化合物 制备 方法 | ||
技术领域
本发明涉及化学领域,具体涉及一种蒽类防伪荧光剂的制备方法。
背景技术
蒽醌(Anthraquinone,化学式:C14H8O2),是一种醌类化学物。蒽醌的复合物有天然存在的,也可人工合成。化学合成法有:(1)蒽的氧化;(2)苯与邻苯二甲酸酐在氯化铝存在下发生傅-克反应。先生成邻(苯甲酰基)苯甲酸,然后环化生成蒽醌;(3)萘醌与1,3-二烯发生狄尔斯-阿尔德反应然后氧化;(4)对苯醌与1,3-环己二烯发生环加成反应,产物经氧化后,在加热时发生逆狄尔斯-阿尔德反应放出乙烯,生成蒽醌(Rickert-Alder反应)。
其中,方法(2)以无水三氯化铝为催化剂,反应过程要求绝对无水且有大量的黄烟生成,反应难于控制。
发明内容
本发明要解决的问题是提供一条操作简单、生产安全、成本较低、结构稳定的蒽类化合物的制备方法。
本发明采取的技术路线如下:
一种蒽类化合物的制备方法,包括如下步骤:
(1)以邻苯二甲酸酐和对苯二酚为原料,用硼酸为催化剂合成1,4-羟基蒽醌;
(2)1,4-羟基蒽醌烷基化,使两个羟基转变为烷氧基,所述的烷基为-CnH2n+1,n=1-3;
(3)烷基化后,用Zn/HAc还原得到荧光剂1,4-二烷氧基蒽。
一种蒽类化合物的制备方法,该蒽类化合物的通式为
其中,R为-CnH2n+1,n=1-3;制备路线为:
步骤(1) 步骤(2) 步骤(3)
RI中,R为-CnH2n+1,n=1-3,I为SO42-、Cl-、I-或Br-。
更佳地,R为-CH3,I为SO42-或I-。
较佳地,步骤(1)中,反应温度为165-180℃,时间1-3小时。
较佳地,步骤(2)中,反应温度为20℃-30℃,反应时间20-30小时。
较佳地,步骤(3)中,反应温度为120-150℃,反应时间20-30小时。
较佳地,按g/ml比,所述的Zn和HAc的比例为1∶15-20。
一种蒽类化合物,其具有如下的结构式,
其中,R为-CnH2n+1,n=1-3
该蒽类化合物可以作为荧光剂使用。尤其是R为-CH3时,为1,4-二甲氧基蒽,该化合物在紫外光下会发出非常强的荧光,是一种较好的荧光剂,可作为防伪标识使用。
本发明合成蒽醌方法简单、易纯化、产率高(可达到80%以上)。且本发明采用硼酸取代现有的三氯化铝作催化剂,反应易控制;之后在步骤(3)中再采用Zn和HAc作催化剂,该反应也易控制。从而大大降低了制备难度。
具体实施方式
实施例1
1,4-二羟基-9,10-蒽醌的合成
在250ml四口瓶中依次加入44.4g邻苯二甲酸酐(0.3mol),11g对苯二酚(0.1mol),15.5g硼酸(0.25mol),54ml浓硫酸(1mol),机械搅拌,置于165℃油浴中反应一小时,然后升温至180℃,反应半小时,将此热溶液于搅拌下倒入250ml水中,冷却,抽滤,滤饼用5%的碳酸氢钠溶液中和至无气泡,再抽滤,用无水乙醇重结晶,得深红色结晶18.6g,产率77.5%。Mp.200-201℃。1H NMR(CDCl3):δ12.93(s,2H),8.35-8.38(m,2H),7.84-7.87(m,2H),7.33(s,2H)。IR,σ/cm-1:3462,2929,1772,1623,1577,1244,1086,963,917,876,784,691。
1,4-二甲氧基-9,10-蒽醌的合成
该专利技术资料仅供研究查看技术是否侵权等信息,商用须获得专利权人授权。该专利全部权利属于漳州市产品质量检验所;胡世荣,未经漳州市产品质量检验所;胡世荣许可,擅自商用是侵权行为。如果您想购买此专利、获得商业授权和技术合作,请联系【客服】
本文链接:http://www.vipzhuanli.com/pat/books/201210086183.4/2.html,转载请声明来源钻瓜专利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