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发明专利]电动马达以及使用该电动马达的马达驱动压缩机有效
申请号: | 201210085924.7 | 申请日: | 2012-03-28 |
公开(公告)号: | CN102738917A | 公开(公告)日: | 2012-10-17 |
发明(设计)人: | 深作博史;奥山进一;堀场达也 | 申请(专利权)人: | 株式会社丰田自动织机 |
主分类号: | H02K1/16 | 分类号: | H02K1/16;F04B35/04 |
代理公司: | 北京集佳知识产权代理有限公司 11227 | 代理人: | 田军锋;魏金霞 |
地址: | 日本爱知*** | 国省代码: | 日本;JP |
权利要求书: | 查看更多 | 说明书: | 查看更多 |
摘要: | |||
搜索关键词: | 电动 马达 以及 使用 驱动 压缩机 | ||
技术领域
本发明涉及一种包括缠绕有三相线圈的定子的电动马达,以及使用该电动马达的马达驱动压缩机。
背景技术
已知一种用于在车辆的空调中使用的马达驱动压缩机,在该马达驱动压缩机中,电动马达容纳在压缩机外壳中,该电动马达由三相AC(交流)电驱动以驱动压缩机构。电动马达包括:定子,该定子上缠绕有三相线圈;转子,该转子具有永磁体;以及与转子一起旋转的旋转轴。缠绕在定子上的三相线圈中的每一个具有一对端线。在六个端线中,不同相的三个端线系在一起作为中性点并固定于定子的周缘,并且另外三个端线用作引线。在线圈端部形成之后,从定子引出引线。然而,在引出引线时,引线的一部分可能进入用于转子的空间。在将转子和定子组装在一起时,这种引线可能与转子发生干涉,由此导致引线破损。
日本未审专利申请公开文献No.2010-59809公开了一种马达驱动压缩机,在该马达驱动压缩机中,容纳在外壳中的三相同步电动马达由从逆变器供给的三相交流电驱动,以驱动压缩机构。该电动马达包括:连接于压缩机构的旋转轴;固定在旋转轴上的转子;以及固定在外壳中的定子。逆变器外壳安装于外壳的端壁以在其中形成设置逆变器的逆变器空间。从定子上的各个三相线圈引出的引线通过马达线束连接于密封端子,该密封端子又连接于逆变器。上面引用的文献No.2010-59809还公开了一种结构,在该结构中,引线连接于集线盒,该集线盒预先安装在外壳中的定子的周缘上以便于引线与密封端子之间的连接。
在文献No.2010-59809中公开的电动马达中,从各个三相线圈引出的引线的一部分会进入转子空间。这种引线在将转子和定子组装在一起时会与转子发生干涉,这会导致引线的漆包层被刮擦并因此降低引线的绝缘性能,由此导致引线破损。
特别地,在集线盒安装在定子的周缘上的上述结构中,各个线圈的引线需要弯曲以连接于集线盒。引线的这种弯曲不仅在集线盒安装在定子周缘上之后将引线连接于集线盒的情况下需要,而且在将预先连接于引线的集线盒安装在定子周缘上的情况下也需要。
这样弯曲的引线的邻近线圈的部分会进入用于转子的空间,并且还会在组装转子和定子时与转子发生干涉,由此导致引线破损。在三相线圈中,线圈端部最接近转子定位的那个线圈的引线中尤其会发生这种问题。
本发明旨在防止缠绕在电动马达的定子上的线圈的引线进入用于电动马达的转子的空间。
发明内容
根据本发明的一方面,电动马达包括:旋转轴;固定在旋转轴上的转子;以及具有多个槽的定子,不同相的线圈缠绕在所述多个槽中。每个线圈具有至少一对端线。至少在最接近转子定位的线圈中,端线中定位成比另一个端线离转子更远的一个端线用作引线,该引线用于电连接于驱动电路以激励线圈。
根据结合附图通过示例的方式说明本发明的原理的以下描述,本发明的其他方面和优点将变得明显。
附图说明
图1是涡旋件式马达驱动压缩机的纵向剖视图,该涡旋件式马达驱动压缩机使用根据本发明的实施方式的电动马达;
图2是示意图,其示出了图1的电动马达的定子的端部并且还示出了缠绕在定子上的三相线圈的线圈端部;
图3是说明缠绕线圈的过程的示意性俯视图;
图4是说明将缠绕的线圈形成为星形的过程的示意图;
图5是插入在定子的槽中的A相线圈的示意性前视图。
具体实施方式
下面将参照图1至5描述根据本发明的实施方式的涡旋件式马达驱动压缩机。参照图1,该马达驱动压缩机包括前外壳1和后外壳2,前外壳1和后外壳2通过螺栓3彼此固定,由此形成气密密封的压缩机外壳。前外壳1和后外壳2都由诸如铝或者铝合金之类的金属制成并分别形成有出口5和入口4,出口5和入口4连接于外部制冷剂回路(未示出)。
在前外壳1和后外壳2的内部空间2A中容纳有涡旋件压缩机构6和用于驱动压缩机构6的电动马达7。电动马达7具有:旋转轴8,旋转轴8通过轴承以可旋转的方式支撑在后外壳2中;固定在旋转轴8上的转子9;以及定子10,定子10围绕转子9固定在后外壳2的内壁上。转子9包括由多个层压磁性钢板构成的转子芯11,以及多个永磁体12。定子10具有缠绕在其上的三相线圈13。
该专利技术资料仅供研究查看技术是否侵权等信息,商用须获得专利权人授权。该专利全部权利属于株式会社丰田自动织机,未经株式会社丰田自动织机许可,擅自商用是侵权行为。如果您想购买此专利、获得商业授权和技术合作,请联系【客服】
本文链接:http://www.vipzhuanli.com/pat/books/201210085924.7/2.html,转载请声明来源钻瓜专利网。
- 上一篇:静电卡盘装置
- 下一篇:终端测量调度方法及装置