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发明专利]射频拉远单元及其制造方法有效
申请号: | 201210085355.6 | 申请日: | 2012-03-28 |
公开(公告)号: | CN102638905A | 公开(公告)日: | 2012-08-15 |
发明(设计)人: | 潘建军;杨右权;肖春秀 | 申请(专利权)人: | 华为技术有限公司 |
主分类号: | H04W88/08 | 分类号: | H04W88/08 |
代理公司: | 北京亿腾知识产权代理事务所 11309 | 代理人: | 陈霁 |
地址: | 518129 广东*** | 国省代码: | 广东;44 |
权利要求书: | 查看更多 | 说明书: | 查看更多 |
摘要: | |||
搜索关键词: | 射频 单元 及其 制造 方法 | ||
技术领域
本发明实施例涉及通信领域,尤其涉及一种射频拉远单元。
背景技术
射频拉远单元位于基站和移动终端之间,通过光纤与上级基站相连,其作用是和上级基站一起在基站控制器的控制下,实现无线射频信号的接收和发射。随着网络性能的不断提升,射频拉远单元的集成度不断提高,对射频拉远单元的散热能力要求不断提升。同时由于射频拉远单元安装场景较复杂,大多安装在高处,为便于运输和安装队对射频拉远单元的轻量化需求越来越紧迫。图1为现有技术的射频拉远单元局部截面示意图,如图1所示,现有技术的射频拉远单元箱体10及散热齿11采用一体、一次压铸成型,为了便于脱模散热齿必定存在一定的拔模角a。
为了增加射频拉远单元的散热能力,一般采取在射频拉远单元箱体体积不变的情况下将散热齿平均厚度d减小、适当减小散热齿间距增加散热齿数量;或者在保证散热齿数量不变的前提下适当提高散热齿的高度h。无论采用哪种方法,在拔模角a存在的情况下,散热齿高度h和厚度d成一定比例变化,即增加散热齿高度h的同时其厚度d也会增加,减少散热齿厚度d的同时其高度h也会减少,而现有射频拉远单元散热齿的平均厚度d、高度h已基本达到现有压铸能力的极限,无法满足产品设计需要。且采用一体、一次压铸成型,产品的成型难度大,在脱模过程中容易出现散热齿断齿现象。
发明内容
本发明实施例的目的是提出一种射频拉远单元及其制造方法,旨在解决传统射频拉远单元一体、一次成型,在不增加箱体体积及重量的情况下,难以有效提高散热能力的问题。
为实现上述目的,本发明实施例提供了一种射频拉远单元,所述单元包括:散热齿,用于散热,并且所述散热齿通过合金材料挤压或机械加工成型;箱体,用于容置放热设备,所述箱体具有基板,所述箱体为熔融后的合金材料与所述散热齿通过嵌件压铸方式成型,将所述散热齿与所述基板成型为一体;并且所述放热设备产生的热量通过所述基板传导给所述散热齿散热。
本发明实施例还提供了一种射频拉远单元的制造方法,所述方法包括:利用合金材料通过挤压或机械加工将散热齿加工成型;将成型后的散热齿与熔融后的合金材料放入模具压铸,使得所述熔融后的合金材料成型为箱体;使得所述散热齿一端与所述箱体的基板成型为一体。
本发明实施例提出的射频拉远单元及其制造方法,通过采用先将散热齿单独成型,然后将熔融合金材料与散热齿通过嵌件压铸制成箱体的模式,在有效提升散热能力的同时,大大降低了产品的成型难度。
附图说明
图1为现有技术的射频拉远单元局部截面示意图;
图2为本发明实施例射频拉远单元的示意图之一;
图3为本发明实施例射频拉远单元的局部剖面示意图;
图4为本发明实施例射频拉远单元的散热齿示意图之一;
图5为本发明实施例射频拉远单元的散热齿示意图之二;
图6为本发明实施例射频拉远单元的基板设置凸台示意图;
图7为本发明实施例射频拉远单元的示意图之二;
图8为本发明实施例射频拉远单元的散热齿示意图之三;
图9为本发明实施例射频拉远单元的示意图之三;
图10为本发明又一实施例射频拉远单元的示意图;
图11为本发明实施例射频拉远单元的制造方法的流程图。
具体实施方式
下面通过附图和实施例,对本发明的技术方案做进一步的详细描述。
本发明实施例提出了一种射频拉远单元,改变了传统射频拉远单元箱体和散热齿一次、一体成型的模式,采用先将散热齿单独成型,然后将熔融合金材料与散热齿通过嵌件压铸制成箱体的模式,在有效提升散热能力的同时,大大降低了产品的成型难度。
图2为本发明实施例射频拉远单元的示意图之一,图3为本发明实施例射频拉远单元的局部剖面示意图,如图2、图3所示,本发明实施例的射频拉远单元包括箱体20、散热齿21。箱体20还包括基板22,散热齿21一端与基板22相连接,将散热齿21固定在基板22上。散热齿21垂直于基板20,且散热齿21之间相互平行。散热齿21可以采用平行于基板22边线均匀分布在基板22上。
该专利技术资料仅供研究查看技术是否侵权等信息,商用须获得专利权人授权。该专利全部权利属于华为技术有限公司,未经华为技术有限公司许可,擅自商用是侵权行为。如果您想购买此专利、获得商业授权和技术合作,请联系【客服】
本文链接:http://www.vipzhuanli.com/pat/books/201210085355.6/2.html,转载请声明来源钻瓜专利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