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发明专利]太阳能蒸汽加热方法及实施该方法的热源自给系统有效
申请号: | 201210085315.1 | 申请日: | 2012-03-28 |
公开(公告)号: | CN103363507A | 公开(公告)日: | 2013-10-23 |
发明(设计)人: | 吕令生 | 申请(专利权)人: | 吕令生 |
主分类号: | F22B1/00 | 分类号: | F22B1/00;F24J2/00;F24J2/02;F24J2/05;F24J2/34;F24J2/40;F24J2/46 |
代理公司: | 暂无信息 | 代理人: | 暂无信息 |
地址: | 274000 山东省菏泽*** | 国省代码: | 山东;37 |
权利要求书: | 查看更多 | 说明书: | 查看更多 |
摘要: | |||
搜索关键词: | 太阳能 蒸汽 加热 方法 实施 热源 自给 系统 | ||
技术领域
本发明涉及太阳能蒸汽加热技术,具体涉及一种太阳能蒸汽加热方法及实施该方法的热源自给系统。
背景技术
太阳灶是利用太阳能辐射,通过聚光获取热量,进行炊事烹饪食物的一种装置。它不烧任何燃料;没有任何污染;正常使用时比蜂窝煤炉还要快;和煤气灶速度一致。
太阳灶已是较成熟的产品;人类利用太阳灶已有200多年的历史,特别是近二、三十年来,世界各国都先后研制生产了各种不同类型的太阳灶。尤其是发展中的国家,太阳灶受到了广大用户的好评,并得到了较好的推广和应用。
但随着经济的发展,生活的提高,人们对太阳灶的要求越来越高,于是市面上售卖的太阳灶多种多样,有箱式太阳灶、平板式太阳灶、聚光太阳灶和室内太阳灶等,其各自都有不同的设计理念,力求能达到不同用户的使用要求。但是目前现有的太阳灶,虽然能大致满足使用要求,但是由于其结构设计不够巧妙,导致整个系统结构复杂,设备成本及运行费用高,而且太阳能利用效率低,并且不能储存热源,难以满足人们的生活需求。
发明内容
针对上述的不足,本发明目的之一在于,提供一种制备工艺简洁,易于实现,实现对太阳能的采集、储存和终端利用,且能源利用率高,有效节约能源,保护环境的太阳能蒸汽加热方法。
本发明的目的还在于,提供一种实现上述方法的热源自给系统。
本发明为实现上述目的,所提供的技术方案是:
一种太阳能蒸汽加热方法,其包括如下步骤:
(1)制备太阳能采集机组,用于将光能转化为热能,以将水从低温度加热到高的温度,实现提供热水;
(2)制备贮能罐,将该贮能罐与太阳能采集机组相连,以储存太阳能采集机组所制得的热水并能将该热水进行汽化成蒸汽进行输出;
(3)制备蒸汽加热装置,将该蒸汽加热装置与所述贮能罐相连,以将所述贮能罐所传输过来的蒸汽对需加热物进行加热;
(4)启动太阳能采集机组,将水注入所述太阳能采集机组中,该太阳能采集机组对水进行加热动作,并将制得的热水传输至贮能罐,贮能罐对其内的热水进行汽化动作,并将生成的蒸汽传输至蒸汽加热装置,实现太阳能蒸汽加热。
所述的步骤(1)具体包括以下步骤:
(1.1)制备一采光面积为1.5~2.5平方米、焦斑处功率至少1200W的聚光式太阳灶;
(1.2)预备两个直径为110~130MM、厚度为30~40MM的不锈钢封头,将两不锈钢封头相盖合,并焊接形成一内部具有封闭空腔的集热器,在该集热器上设有安全泄水阀,将该集热器设置在所述聚光式太阳灶的焦斑处;
(1.3)预备一固定底座、一旋转支架、一摇摆支架、一太阳跟踪器及受该太阳跟踪器控制的纬度电机和经度电机;
(1.4)将所述旋转支架活动设置在固定底座上,将所述纬度电机设置在固定底座上,并能驱动旋转支架相对固定底座作旋转动作,将所述摇摆支架铰接在所述旋转支架的顶部,将所述经度电机设置在旋转支架上,并能驱动摇摆支架相对旋转支架作上下摇摆动作,将太阳跟踪器分别现与纬度电机和经度电机相连接,制得太阳跟踪机构;
(1.5)将聚光式太阳灶固定在所述驱动摇摆支架上,将所述太阳跟踪器设置在所述聚光式太阳灶上,并与该聚光式太阳灶的朝向一致,制得太阳能采集机组。
所述的步骤(2)具体包括以下步骤:
(2.1)预备一不锈钢内壳及一与该不锈钢内壳相适配的不锈钢外壳;
(2.2)将不锈钢内壳置入所述不锈钢外壳内,并使不锈钢内壳与不锈钢外壳之间形成一夹层空间;
(2.3)对夹层空间进行抽真空处理,制得内胆;
(2.4)预备一采用彩板制成的壳体,将所述内胆置入所述壳体内,并在内胆与壳体之间设有一能起到贮存热能的岩棉保温层,制得贮能罐;
(2.5)预备柔性不锈钢管材料,对该柔性不锈钢管材料进行切裁加工,制得一上循环管道和一下循环管道;
(2.6)将所述上循环管道的一端与所述集热器相连接,另一端与所述贮能罐相连接,以配合下循环管道起到温差循环和传输汽化潜热的作用;
(2.7)将所述下循环管道的一端与所述集热器相连接,另一端与所述贮能罐相连接,以配合上循环管道起到温差循环和传输汽化潜热的作用;
(2.8)预备一规格为-30℃~700℃的温度计,将该温度计设置在贮能罐上,用来显示贮能罐内的温度;
(2.9)预备一采用金属管制成的补水管道,将该连接在所述下循环管道近所述集热器的一端上,在该补水管道上设有补水阀门;
该专利技术资料仅供研究查看技术是否侵权等信息,商用须获得专利权人授权。该专利全部权利属于吕令生,未经吕令生许可,擅自商用是侵权行为。如果您想购买此专利、获得商业授权和技术合作,请联系【客服】
本文链接:http://www.vipzhuanli.com/pat/books/201210085315.1/2.html,转载请声明来源钻瓜专利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