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发明专利]太阳能蒸汽加热方法及实施该方法的热源自给系统有效
申请号: | 201210085315.1 | 申请日: | 2012-03-28 |
公开(公告)号: | CN103363507A | 公开(公告)日: | 2013-10-23 |
发明(设计)人: | 吕令生 | 申请(专利权)人: | 吕令生 |
主分类号: | F22B1/00 | 分类号: | F22B1/00;F24J2/00;F24J2/02;F24J2/05;F24J2/34;F24J2/40;F24J2/46 |
代理公司: | 暂无信息 | 代理人: | 暂无信息 |
地址: | 274000 山东省菏泽*** | 国省代码: | 山东;37 |
权利要求书: | 查看更多 | 说明书: | 查看更多 |
摘要: | |||
搜索关键词: | 太阳能 蒸汽 加热 方法 实施 热源 自给 系统 | ||
1.一种太阳能蒸汽加热方法,其特征在于,其包括如下步骤:
(1)制备太阳能采集机组,用于将光能转化为热能,以将水从低温度加热到高的温度,实现提供热水;
(2)制备贮能罐,将该贮能罐与太阳能采集机组相连,以储存太阳能采集机组所制得的热水并能将该热水进行汽化成蒸汽进行输出;
(3)制备蒸汽加热装置,将该蒸汽加热装置与所述贮能罐相连,以将所述贮能罐所传输过来的蒸汽对需加热物进行加热;
(4)启动太阳能采集机组,将水注入所述太阳能采集机组中,该太阳能采集机组对水进行加热动作,并将制得的热水传输至贮能罐,贮能罐对其内的热水进行汽化动作,并将生成的蒸汽传输至蒸汽加热装置,实现太阳能蒸汽加热。
2.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太阳能蒸汽加热方法,其特征在于,所述的步骤(1)具体包括以下步骤:
(1.1)制备一采光面积为1.5~2.5平方米、焦斑处功率至少1200W的聚光式太阳灶;
(1.2)预备两个直径为110~130MM、厚度为30~40MM的不锈钢封头,将两不锈钢封头相盖合,并焊接形成一内部具有封闭空腔的集热器,在该集热器上设有安全泄水阀,将该集热器设置在所述聚光式太阳灶的焦斑处;
(1.3)预备一固定底座、一旋转支架、一摇摆支架、一太阳跟踪器及受该太阳跟踪器控制的纬度电机和经度电机;
(1.4)将所述旋转支架活动设置在固定底座上,将所述纬度电机设置在固定底座上,并能驱动旋转支架相对固定底座作旋转动作,将所述摇摆支架铰接在所述旋转支架的顶部,将所述经度电机设置在旋转支架上,并能驱动摇摆支架相对旋转支架作上下摇摆动作,将太阳跟踪器分别现与纬度电机和经度电机相连接,制得太阳跟踪机构;
(1.5)将聚光式太阳灶固定在所述驱动摇摆支架上,将所述太阳跟踪器设置在所述聚光式太阳灶上,并与该聚光式太阳灶的朝向一致,制得太阳能采集机组。
3.根据权利要求2所述的太阳能蒸汽加热方法,其特征在于,所述的步骤(2)具体包括以下步骤:
(2.1)预备一不锈钢内壳及一与该不锈钢内壳相适配的不锈钢外壳;
(2.2)将不锈钢内壳置入所述不锈钢外壳内,并使不锈钢内壳与不锈钢外壳之间形成一夹层空间;
(2.3)对夹层空间进行抽真空处理,制得内胆;
(2.4)预备一采用彩板制成的壳体,将所述内胆置入所述壳体内,并在内胆与壳体之间设有一能起到贮存热能的岩棉保温层,制得贮能罐;
(2.5)预备柔性不锈钢管材料,对该柔性不锈钢管材料进行切裁加工,制得一上循环管道和一下循环管道;
(2.6)将所述上循环管道的一端与所述集热器相连接,另一端与所述贮能罐相连接,以配合下循环管道起到温差循环和传输汽化潜热的作用;
(2.7)将所述下循环管道的一端与所述集热器相连接,另一端与所述贮能罐相连接,以配合上循环管道起到温差循环和传输汽化潜热的作用;
(2.8)预备一规格为-30℃~700℃的温度计,将该温度计设置在贮能罐上,用来显示贮能罐内的温度;
(2.9)预备一采用金属管制成的补水管道,将该连接在所述下循环管道近所述集热器的一端上,在该补水管道上设有补水阀门;
(3.0)在所述上循环管道和下循环管道的外表面上包覆有保温层。
4.根据权利要求3所述的太阳能蒸汽加热方法,其特征在于,所述的步骤(3)具体包括以下步骤:
(3.1)预备一能在其内放置需加热物的压力锅体;
(3.2)预备一与所述压力锅体的外形轮廓相适配的保温箱体,所述压力锅体设置在所述保温箱体内,制得蒸汽加热装置;
(3.3)预备一管径为7~9MM的铜管材料,该铜管材料进行切裁加工,制一蒸汽管道;
(3.4)将蒸汽管道的首端与所述贮能罐相连接,该蒸汽管道的中部向一侧弯折并水平延伸,该蒸汽管道的尾端伸入保温箱体内并与所述压力锅体相连接,以将贮能罐的蒸汽传输至压力锅体内;
(3.5)预备一安全阀、一压力表、一泄水阀及一蒸汽开关;
(3.6)将该安全阀设置在蒸汽管道近所述贮能罐的一端上;
(3.7)将压力表设置在蒸汽管道、上循环管道、下循环管道中之一上,
(3.8)将泄水阀设置在蒸汽管道的中部弯折处;
(3.9)将蒸汽开关依次设置在蒸汽管道近所述蒸汽加热装置的一端上;
(4.0)在所述蒸汽管道的外表面上包覆有保温层。
该专利技术资料仅供研究查看技术是否侵权等信息,商用须获得专利权人授权。该专利全部权利属于吕令生,未经吕令生许可,擅自商用是侵权行为。如果您想购买此专利、获得商业授权和技术合作,请联系【客服】
本文链接:http://www.vipzhuanli.com/pat/books/201210085315.1/1.html,转载请声明来源钻瓜专利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