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发明专利]一种选矿捕收剂及其使用方法无效
申请号: | 201210085130.0 | 申请日: | 2012-03-28 |
公开(公告)号: | CN102600985A | 公开(公告)日: | 2012-07-25 |
发明(设计)人: | 严志明;汤小军;官长平;周怡玫;陈金花;郑敏 | 申请(专利权)人: | 四川晶大矿业科技有限公司 |
主分类号: | B03D1/008 | 分类号: | B03D1/008;B03D101/02;B03D103/02 |
代理公司: | 中国有色金属工业专利中心 11028 | 代理人: | 李迎春;李子健 |
地址: | 610081 四川省成都市金牛区*** | 国省代码: | 四川;51 |
权利要求书: | 查看更多 | 说明书: | 查看更多 |
摘要: | |||
搜索关键词: | 一种 选矿 捕收剂 及其 使用方法 | ||
技术领域
一种选矿捕收剂及其使用方法,涉及一种用于金属氧化矿物,特别是钛铁矿、氧化铁矿等矿物的选矿捕收剂及其使用方法。
背景技术
目前国内钛铁矿、氧化铁矿选矿行业使用的捕收剂主要是以油酸和脂肪酸为主要原料的含砷的一类产品,该类捕收剂存在①含砷的毒性危害,②选矿过程中酸的用量大,③选择性欠佳,④水溶性不好等缺点。特别是含砷的存在和酸用量大的弊端,给自然环境造成很大的危害,其日积月累更会对周边环境和水源造成不可逆转的污染破坏,对人体健康造成伤害。该原类捕收剂的选择性欠佳的缺点也会使其浮选精矿达不到较高的品质要求。
发明内容
本发明的目的就是针对上述已有技术存在的不足,提供一种不含砷,酸用量小、选矿效果更好的选矿捕收剂及其使用方法。
本发明的目的是通过以下技术方案实现的。
一种选矿选矿捕收剂,其特征在于它的重量组分包括:油酸50%~70%、氧化石蜡皂20%~30%、脂肪酸10~20%。
本发明的一种选矿捕收剂的使用方法,其特征在于其使用过程是将油酸、氧化石蜡皂、脂肪酸按比例混合均匀,再加入水搅匀、加热,再加入氢氧化钠皂化成膏状后,作为捕收剂使用。
本发明的一种选矿捕收剂的使用方法,其特征在于所述的水的加入量为油酸、氧化石蜡皂、脂肪酸按混合物总重量的50~60%
本发明的一种选矿捕收剂的使用方法,其特征在于所述的加入水搅匀、加热过程的加热温度为100~140℃,再恒温保持,直至皂化结束,皂化时间为3小时。
本发明的一种选矿捕收剂的使用方法,其特征在于所述的氢氧化钠的加入量为油酸、氧化石蜡皂、脂肪酸按混合物总重量的50%。
本发明的捕收剂完全不含砷,有效避免了选矿过程造成的砷为对人体和自然环境可造成严重损害。能有效减少选矿过程中硫酸的用量,对钛铁矿浮选的选择性,能获得更要品质的钛精矿;解决了该药剂水溶性不好的问题。配置该药剂时不用加温,在最冷的季节用30~40℃的温水配置即可。
具体实施方式
一种选矿捕收剂,它的重量组分包括:油酸50%~70%、氧化石蜡皂20%~40%、脂肪酸10~30%。将油酸、氧化石蜡皂、脂肪酸按比例混合均匀,再加入水搅匀、加热一种选矿选矿捕收剂,再加入氢氧化钠皂化成膏状后,作为捕收剂使用。
实施例1
以制备1000kg的选矿捕收剂为例:
1.取油酸500kg,氧化石蜡皂40kg,脂肪酸10kg,其制备方法为:将油酸、氧化石蜡皂、脂肪酸称重后倒入可加热的搅拌反应釜中,再倒入清水400 kg,一同搅拌加热至100℃。
2. 氢氧化钠配成30%的浓度,缓缓加入反应釜中,重量约500 kg;
3. 加碱反应后成为膏状,此反应过程约为2小时。即得成品新型捕收剂。
实施例2
以制备1000kg的选矿捕收剂为例:
1.取油酸70kg,氧化石蜡皂20kg,脂肪酸10kg,其制备方法为:将油酸、氧化石蜡皂、脂肪酸称重后倒入可加热的搅拌反应釜中,再倒入清水500 kg,一同搅拌加热至100℃。
2. 氢氧化钠配成30%的浓度,缓缓加入反应釜中,重量约500 kg;
3. 加碱反应后成为膏状,此反应过程约为3小时。即得成品新型捕收剂。
实施例3
以制备1000kg的选矿捕收剂为例:
1.取油酸500kg,氧化石蜡皂20kg,脂肪酸30kg,其制备方法为:将油酸、氧化石蜡皂、脂肪酸称重后倒入可加热的搅拌反应釜中,再倒入清水500kg,一同搅拌加热至100℃。
2. 氢氧化钠配成30%的浓度,缓缓加入反应釜中,重量约500 kg;
3. 加碱反应后成为膏状,此反应过程约为2.5小时。即得成品新型捕收剂。
本发明捕收剂使用情况:本捕收剂与原捕收剂进行钛铁矿浮选的比较的结果如表
表:药剂使用情况
由表可以看出,本专利发明的捕收剂在浮选钛铁矿时可获得比原捕收剂更高的产品品质,并且酸的用量明显减少。本专利发明的捕收剂更大的优点还在于不含砷的条件下,还获得了优良的选矿产品品质。
该专利技术资料仅供研究查看技术是否侵权等信息,商用须获得专利权人授权。该专利全部权利属于四川晶大矿业科技有限公司,未经四川晶大矿业科技有限公司许可,擅自商用是侵权行为。如果您想购买此专利、获得商业授权和技术合作,请联系【客服】
本文链接:http://www.vipzhuanli.com/pat/books/201210085130.0/2.html,转载请声明来源钻瓜专利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