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发明专利]含氮高合金耐热钢ZG3Cr24Ni7N的冶炼工艺有效
申请号: | 201210084060.7 | 申请日: | 2012-03-27 |
公开(公告)号: | CN102618795A | 公开(公告)日: | 2012-08-01 |
发明(设计)人: | 赵琦;崔正阳 | 申请(专利权)人: | 中信重工机械股份有限公司 |
主分类号: | C22C38/40 | 分类号: | C22C38/40;C21C5/52;C21C7/072;C21C7/00;C21C7/06 |
代理公司: | 洛阳市凯旋专利事务所 41112 | 代理人: | 陆君 |
地址: | 471039 河*** | 国省代码: | 河南;41 |
权利要求书: | 查看更多 | 说明书: | 查看更多 |
摘要: | |||
搜索关键词: | 含氮高 合金 耐热钢 zg3cr24ni7n 冶炼 工艺 | ||
技术领域
本发明属于冶炼技术领域,尤其涉及到含氮高合金耐热钢ZG3Cr24Ni7N的冶炼工艺。
背景技术
随着国民经济的发展,含氮耐热钢因具有高温抗氧化性能好、高温持久强度高、热疲劳性能好而用途广泛,如建材、冶金、化工及电力行业中对耐热钢的需求不断增加, ZG3Cr24Ni7N属含氮高合金耐热钢,具有良好的抗氧化性和高温强度,使用温度可达1050℃,常用作硅钢片退火炉内罩、渗碳炉罐、退火炉底板、加热炉底辊、炉爪、合成氨设备支承板及炉管等。
ZG3Cr24Ni7N含氮高合金耐热钢铸件的冶炼过去是经电弧炉冶炼浇注的,冶炼分熔化、氧化、还原三期,该冶炼方法存在以下缺陷:
(1)、氮的合金化一般是在冶炼后期加入氮化合金(如氮化铬铁、氮化锰铁) 来实现的,氮化铬铁、氮化锰铁一般杂质含量较高,污染钢液;
(2)、由于氮化合金价格昂贵,合金化时氮的收得率较低, 冶炼合金成本很高;
(3)、化学成分难以控制,容易造成碳、氮等成分出格;
(4)、铬合金需求量大,且回收率不稳定,容易造成浪费;
(5)、熔化和氧化过程吹入大量的氧气,造成钢水含氧量高,夹杂物和气体含量高,铸件表面易产生气孔,废品率高;
(6)、钢水黏度高,不易浇注。
发明内容
为解决上述问题,本发明的目的是提供一种含氮高合金耐热钢ZG3Cr24Ni7N的冶炼工艺,利用资源丰富且廉价的氮气作原料,通过向钢液吹氮进行氮的合金化,可大幅度降低含氮钢的生产成本。通过合理的工艺提高合金回收率,解决了化学成分不易控制的难题,提高了钢水冶金质量。
为实现上述发明的目的,本发明采用如下技术方案:
所述的含氮高合金耐热钢ZG3Cr24Ni7N的冶炼工艺,其工艺流程为钢水包准备→电弧炉初炼→钢包精炼+包底吹氮气,其中:
(1)、钢包准备
认真检查钢包各部位,钢包安装滑动水口、滑板以及填引流砂;要求钢包烘烤4小时以上,钢包温度达到800℃以上;
(2)、电炉初炼
a)、配料;
考虑到精炼期合金有40~50%的加入量,配料时应配入60~50%的废钢料;
b)、装料
将废钢料装入电炉中,且在电炉的底部铺装大于等于2t的活性石灰;
c)、熔化
电极下端形成熔池,即开始吹氧助熔,造泡沫渣,大量放渣脱磷;
d)、调整化学成分出钢
出钢温度为1650~1680℃,且钢水中P≤0.006%,出钢前加入合金及预熔渣,合金的加入量应使得钢水中C:0.10~0.18%,Mn:0.3%,Si:0.8%,铝的加入量按每吨钢水加入1Kg计算加入;
(3)、钢包精炼+包底吹氮气
a)、包底吹氩
钢包精炼采用电弧加热,搅拌方式为包底吹氩搅拌;
b)、喂铝线预脱氧
按每吨钢水喂入铝线0.33Kg向钢水中喂入铝线;
c)、造渣
向钢水中添加石灰、萤石以及扩散脱氧剂;
d)、提温
快速提高钢水的温度至1640℃以上,调整化学成分;
e)、合金化
按照ZG3Cr24Ni7N中镍成分的规格下限7.00%和铬成分的规格下限23.00%分别计算出镍、铬的加入量,向钢水中加入镍板和铬铁、氮化铬铁(氮不计烧损按0.3%加入氮化铬铁),且先加铬铁再加氮化铬铁,加氮化铬铁前须提前将钢包底吹氩气置换成钢包底吹氮气,氮气压力2.5~3.5kg,流量45~65L/min,铬铁要分三到四批加入,后一批加入前要确保前一批铬铁完全融化,铬铁加入量达70%后,取样全分析,根据取样结果调整合金元素的加入量至规格要求;
f)、保持炉内气氛
始终保证炉内微正压,适时补加渣料,保持还原气氛;
g)、出钢
出钢温度为1580~1590℃;
h)、喂铝线终脱氧
按每吨钢水0.33Kg向钢水中喂铝线;
i)、吹氮处理
吹氮处理钢水,氮气压力1~1.5kg,流量20~30L/min,保证钢液表面有微小波动,不能见钢水亮面;
j)、放掉引流砂
确保引流砂放净;
k)、浇注
起包浇注温度为1540~1560℃。
由于采用如上所述的技术方案,本发明具有如下优越性:
该专利技术资料仅供研究查看技术是否侵权等信息,商用须获得专利权人授权。该专利全部权利属于中信重工机械股份有限公司,未经中信重工机械股份有限公司许可,擅自商用是侵权行为。如果您想购买此专利、获得商业授权和技术合作,请联系【客服】
本文链接:http://www.vipzhuanli.com/pat/books/201210084060.7/2.html,转载请声明来源钻瓜专利网。
- 上一篇:一种旋转室外消火栓
- 下一篇:一种城市废弃物制作衍生燃料的装置和方法