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发明专利]窑炉余热利用节能工艺及装置无效
申请号: | 201210083955.9 | 申请日: | 2012-03-19 |
公开(公告)号: | CN102589309A | 公开(公告)日: | 2012-07-18 |
发明(设计)人: | 孙永华;陈家仪;张惠海;郑库;张慧;张庆花;蔡庆庆 | 申请(专利权)人: | 淄博汇久自动化技术有限公司 |
主分类号: | F27D17/00 | 分类号: | F27D17/00;F23L15/00;F27D9/00 |
代理公司: | 青岛发思特专利商标代理有限公司 37212 | 代理人: | 巩同海 |
地址: | 255086 山东省淄博市高*** | 国省代码: | 山东;37 |
权利要求书: | 查看更多 | 说明书: | 查看更多 |
摘要: | |||
搜索关键词: | 余热 利用 节能 工艺 装置 | ||
1.一种窑炉余热利用节能工艺,其特征在于:包括如下步骤:
(1)热量交换:在窑炉急冷段内利用急冷风机向管道中送入冷风,冷风经过急冷段中管道时与急冷段中的热量进行交换,急冷段内气体温度降低,管道的气体温度升高;
(2)热量利用:获得的热风与助燃风机向助燃管道内输送的空气混合,将助燃风的温度提高至600℃~800℃。
2.一种权利要求1所述工艺用的窑炉余热利用节能装置,包括助燃管道,其特征在于:窑炉的急冷段左、右侧均分布有进风管道和出风管道,进风管道的端部连接急冷风机,出风管道的一端连接助燃管道,另一端连接助燃风机,急冷段内分布有集热管,集热管的进风口与一侧的进风管道连接,出风口与另一侧的出风管道连接。
3.根据权利要求2所述的窑炉余热利用节能装置,其特征在于:集热管分为A向集热管和B向集热管,A向集热管和B向集热管中的风向相反,且A向集热管与B向集热管间隔分布。
4.根据权利要求2或3所述的窑炉余热利用节能装置,其特征在于:助燃管道为耐高温不锈钢管道,且外侧设置隔热层。
5.根据权利要求4所述的窑炉余热利用节能装置,其特征在于:助燃风机与出风管道之间设置调节阀门,调节阀门与助燃风机之间连接有备用助燃风机,左右两侧的进风管道之间连接有急冷风管,备用急冷风机通过三通管连接该急冷风管,三通管与急冷风管之间分别设置阀门。
该专利技术资料仅供研究查看技术是否侵权等信息,商用须获得专利权人授权。该专利全部权利属于淄博汇久自动化技术有限公司,未经淄博汇久自动化技术有限公司许可,擅自商用是侵权行为。如果您想购买此专利、获得商业授权和技术合作,请联系【客服】
本文链接:http://www.vipzhuanli.com/pat/books/201210083955.9/1.html,转载请声明来源钻瓜专利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