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发明专利]低温环境发光二极管照明装置有效
申请号: | 201210083300.1 | 申请日: | 2012-03-27 |
公开(公告)号: | CN102606931A | 公开(公告)日: | 2012-07-25 |
发明(设计)人: | 东日出市;那须野长三;藤井学;沈加敏;丁枫;李鋆军 | 申请(专利权)人: | 东日出市;那须野长三;藤井学;沈加敏;丁枫;李鋆军 |
主分类号: | F21S2/00 | 分类号: | F21S2/00;F21V31/03;F21V29/00;F21V15/00;F21V23/00;F21Y101/02 |
代理公司: | 上海信好专利代理事务所(普通合伙) 31249 | 代理人: | 张静洁;贾慧琴 |
地址: | 日本崎玉县川*** | 国省代码: | 日本;JP |
权利要求书: | 查看更多 | 说明书: | 查看更多 |
摘要: | |||
搜索关键词: | 低温 环境 发光二极管 照明 装置 | ||
1.一种低温环境发光二极管照明装置,该装置包含:
本体外壳(140),其两端分别设为放大端(142)和缩小端(144),该放大端(142)的截面面积大于缩小端(144),该放大端(142)和缩小端(144)处分别开口;
灯口(160),其设置于本体外壳(140)的缩小端(144)处;
基板(120),其设置于本体外壳(140)的放大端(142)开口处;在该基板(120)朝向本体外壳(140)外部的一面上设有若干发光二极管灯珠(110);
透明罩(150),其设置于本体外壳(140)的放大端(142)开口处,并套设在基板(120)外;该透明罩(150)与本体外壳(140)的连接处留有用于通气的缝隙;
驱动电路(130),其设置在基板(120)于本体外壳(140)内部的一面上;该驱动电路(130)与若干发光二极管灯珠(110)电路连接;
所述本体外壳(140)缩小端(144)的开口处设有柱状的突起部(146),其轴向设有与缩小端(144)开口对应设置并连通的通孔;
其特征在于,所述灯口(160)的内壁与突起部(146)的外壁上分别设有相互匹配的螺纹,该灯口(160)通过螺纹固定在突起部(146)上;
所述灯口(160)的外壁上还形成有螺纹;该灯口(160)通过其外壁上的螺纹连接外接的插座;
所述的灯口(160)与突起部(146)的连接处不采用黏合剂固定,使灯口(160)与突起部(146)之间的螺纹连接处留有用于通气的缝隙。
2.如权利要求1所述的低温环境发光二极管照明装置,其特征在于,所述基板(120)上设有位于中央的中央区域(120B),以及围绕在该中央区域(120B)外的圆环状的发光二极管排列区域(120A);所述的发光二极管灯珠(110)均匀设置在该发光二极管排列区域(120A)上。
3.如权利要求1所述的低温环境发光二极管照明装置,其特征在于,所述透明罩(150)的侧壁上设有若干凹槽。
4.如权利要求1所述的低温环境发光二极管照明装置,其特征在于,所述本体外壳(140)采用具有耐低温性能的材料。
5.如权利要求1所述的低温环境发光二极管照明装置,其特征在于,所述灯口(160)的顶端设有绝缘部(164),该绝缘部(164)上设有孔眼(166);
本照明装置还包含有若干铅线,驱动电路(130)通过铅线电路连接至所述的孔眼(166)。
6.如权利要求5所述的低温环境发光二极管照明装置,其特征在于,所述突起部(146)外侧壁上沿其轴向设有至少一道沟;
驱动电路(130)还通过铅线电路连接灯口(160)的外侧壁,该铅线的一端电路连接驱动电路(130),另一端经过突起部(146)上的沟电路连接至灯口(160)的外侧壁。
7.如权利要求5所述的低温环境发光二极管照明装置,其特征在于,所述的驱动电路(130)还通过铅线电路连接灯口(160)的内侧壁,该铅线的一端电路连接驱动电路(130),另一端夹设在所述的灯口(160)的内侧壁与突起部(146)的外侧壁之间。
该专利技术资料仅供研究查看技术是否侵权等信息,商用须获得专利权人授权。该专利全部权利属于东日出市;那须野长三;藤井学;沈加敏;丁枫;李鋆军,未经东日出市;那须野长三;藤井学;沈加敏;丁枫;李鋆军许可,擅自商用是侵权行为。如果您想购买此专利、获得商业授权和技术合作,请联系【客服】
本文链接:http://www.vipzhuanli.com/pat/books/201210083300.1/1.html,转载请声明来源钻瓜专利网。
- 上一篇:交通信息提供装置
- 下一篇:带有多层真空绝热层和纤维增强复合材料层的液氧容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