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发明专利]一种无网络涤纶面料的制备方法有效
申请号: | 201210081721.0 | 申请日: | 2012-03-23 |
公开(公告)号: | CN102634903A | 公开(公告)日: | 2012-08-15 |
发明(设计)人: | 金鹏 | 申请(专利权)人: | 台州东海塑料品制造有限公司 |
主分类号: | D03D15/00 | 分类号: | D03D15/00;D01F6/92;C08G63/183;C08K5/5419 |
代理公司: | 台州市方圆专利事务所 33107 | 代理人: | 蔡正保;张智平 |
地址: | 317016 浙江省*** | 国省代码: | 浙江;33 |
权利要求书: | 查看更多 | 说明书: | 查看更多 |
摘要: | |||
搜索关键词: | 一种 网络 涤纶 面料 制备 方法 | ||
技术领域
本发明涉及一种面料,尤其涉及一种无网络涤纶面料的制备方法,属于纺织技术领域。
背景技术
涤纶作为合成纤维中的三大主力纤维之一,因其优良的物理和化学特性被广泛应用于服装面料以及非服装领域。由于合成纤维的大量发展,也直接影响到了化学纤维领域的发展。
比如说,近年来,我国聚酯工业的发展迅速,其产量已从2000年的500多万吨增加到了2010年末的2500万吨以上,占全球聚酯产量的65%左右,涤纶已燃成为化学纤维中产量最大的合成纤维品种,广泛应用于衣着、装饰、纺织品等方面,但是随着世界科学技术的进步和经济的发展,人们对聚酯纤维的性能和功能上的要求也越来越高。对于涤纶的材料及工艺方法的研究也越来越多,如采用聚丙烯材料、对苯二甲酸与乙二醇单体聚合或改性涤纶等,但是现有的材料制成的涤纶纱线大多存在色牢度差等的缺点,如在耐酸碱洗,耐光照稳定性等方面;另一方面现有的涤纶纱线的加工工艺主要有POY、FDY或DTY等,由于DTY纱线具有蓬松性高,相同的重量具有更在的体积,耐热性良好,吸湿性更高更快,透气性良好,有更好的光泽和外观等优点。因此,具有相当广的应用。现有的DTY纱线都是通过假捻变形工艺处理得到,该工艺的基本流程为:原丝→导丝器→第一罗拉→第一热箱→假捻器→第二罗拉→网络喷嘴→第二热箱→第三罗拉→上油辊→卷绕成型得DTY。但是由于现有的涤纶纱线均需要通过网络喷嘴步骤制成网络纱线来增强纱线的强度,工艺过程过于复杂,不利于工业化生产。又如中国专利申请(公开号:CN101649517A)中公开了一种涤纶细量多孔高弹假捻变形丝及其制备方法,该方法中虽然省去了第二热箱的热定型处理步骤,但是仍需网络喷嘴制成网络纱线处理步骤,工艺仍存在一定的缺陷。
发明内容
本发明针对以上现有技术中存在的缺陷,目的在于提供一种工艺过程简单、产品强度高、色牢度高的无网络涤纶面料的制备方法。
本发明的目的是通过下列技术方案来实现的:一种无网络涤纶面料的制备方法,该方法包括以下步骤:
A、聚酯切片的制备:按各成份的质量百分数称取50%~60%的对苯二甲酸、20%~28%的乙二醇和2.0%~5.0%的六甲基二硅氧烷加入连续聚酯设备中,再加入催化剂二氧化锑,控制酯化反应温度为240℃~260℃,进行酯化反应,得到改性聚酯熔体,将上述的改性聚酯熔体再通过铸带、切粒、干燥得到聚酯切片;
B、色母粒的制备:将上述得到的聚酯切片及按各成份的质量百分数称取的2.0%~15%的着色剂、1.5%~2.5%的氮化钛、0.1%~1.0%的调色剂、2.0%~5.0%的促进剂、1.2%~2.5%的分散剂和2.0%~4.0%的稳定剂加入到塑料挤出机中进行挤出成熔体;
C、DTY纱线的制备:将上述步骤B得到的熔体输送到纺丝机中进行纺丝,纺丝温度为180℃~220℃,得到涤纶原丝,再在涤纶原丝表面涂覆玉米浆后,然后进行假捻变形工艺处理后,得到DTY纱线;
D、无网络涤纶面料的制备:采用上述步骤C得到的DTY纱线通过整经机制成织轴,再在剑杆织机上织造面网,然后经后整理得到无网络涤纶纱面料。
本发明通过对用于制造DTY纱线的原料组成成份进行改进来提高DTY纱线的强度,从而实现改变工艺步骤,简化工艺,与现有的DTY纱线的加工方法相比,区别在于本发明的方法不需要经过网络喷嘴工艺步骤和第二热箱的热定型处理步骤,其它同现有工艺中的方法一致。通过改进后,不需要经过网络结点的加工过程,省去了现有技术中经过网络喷嘴结点制成网络纱线的工艺步骤,同时还省去了第二热箱的热定型处理,而且由于通过对材料的改进同样能够保持产品的强度;同时,本发明通过对材料改进后还提高了着色后着色剂的稳定性,提高着色后的色牢度和着色的均匀性。通过对材料了改进实现了对工艺过程的简化,简化了生产工艺,且本发明的制备方法中所用的设备均是采用本领域常规的设备,对所用的设备没用特殊的要求,有利于工业化生产。
在上述的无网络涤纶面料的制备方法中,所述的原料的重量百分数可通过以下成份的质量百分数表示:
对苯二甲酸:50%~60%;乙二醇单体:20%~28%;六甲基二硅氧烷:2.0%~5.0%;二氧化锑:0.1%~0.5%;着色剂:2.0%~15%;氮化钛:1.0%~3.0%;调色剂:0.1%~1.0%;促进剂:2.0%~5.0%;分散剂:1.2%~2.5%;稳定剂:2.0%~4.0%。
该专利技术资料仅供研究查看技术是否侵权等信息,商用须获得专利权人授权。该专利全部权利属于台州东海塑料品制造有限公司,未经台州东海塑料品制造有限公司许可,擅自商用是侵权行为。如果您想购买此专利、获得商业授权和技术合作,请联系【客服】
本文链接:http://www.vipzhuanli.com/pat/books/201210081721.0/2.html,转载请声明来源钻瓜专利网。
- 上一篇:SPF级小鼠专用运输箱
- 下一篇:多层多孔膜及其制造方法