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发明专利]轧机的自动换辊和调整装置及其操作方法有效
申请号: | 201210081123.3 | 申请日: | 2012-03-23 |
公开(公告)号: | CN102601120A | 公开(公告)日: | 2012-07-25 |
发明(设计)人: | 高宇笙 | 申请(专利权)人: | 高宇笙 |
主分类号: | B21B31/08 | 分类号: | B21B31/08;B21B31/20 |
代理公司: | 大连东方专利代理有限责任公司 21212 | 代理人: | 曹若材 |
地址: | 116000 辽宁省大连市普兰*** | 国省代码: | 辽宁;21 |
权利要求书: | 查看更多 | 说明书: | 查看更多 |
摘要: | |||
搜索关键词: | 轧机 自动 调整 装置 及其 操作方法 | ||
1.一种轧机的自动换辊和调整装置,包括由多个轧机组成的轧机线,其每个轧机包括机座、传动轴、滑块、辊轴上的上、下辊、内侧牌坊、外侧牌坊和升降机,其特征在于:与多个轧机组成的轧机线位置相对应的一侧装设由平行的两个直线导轨丙(18)组成的轨道,于轨道上设置沿轨道作直线运动的、电动的车体(17),所述的电动的车体(17)由电机和减速机(31)驱动,其车体(17)的直立内侧面上装设直线导轨乙(16),于车体(17)下部板面上,装设由伺服缸丁(20)驱动该立柱(19)沿直线导轨乙(16)作上升、下降运动;所述的立柱(19)的顶面装设由壳体、电机和蜗轮蜗杆的传动(15)组成的电动的回转装置(14),其回转装置(14)中的蜗轮主轴顶固定在短滑台上,其短滑台顶面装设滑动的长滑台(11),通过电动的回转装置(14)实现长滑台(11)和短滑台均可绕回转装置(14)的蜗轮主轴旋转,于长滑台(11)外端顶面装设由伺服缸乙(12)驱动的机械手(21),所述的机械手(21)的壳体内装设伸缩轴(30),所述的伸缩轴(30)一端与滑板连接,其伸缩轴(30)的另一倒圆角头端悬置在壳体内,其机械手(21)的头部设有与外侧牌坊(5)的钩板(25)相钩接的钩头,待每个轧机需要换辊时,通过驱动机械手(21)使机械手(21)的头部的钩头与外侧牌坊(5)的钩板(25)的钩头相钩接,实现拉出并移走外侧牌坊(5)后,通过伺服缸乙驱动伸缩轴(30)在壳体内的伸出和缩进和沿立柱(19)的旋转,从轧机上拉出旧辊并放置在毗邻线外的、电动的存辊架(26)的第一支轴(27)上;与此同时,从存辊架(26)上的第二支轴(27)上取下需换上的新辊装入被拉出旧辊的辊轴(3)上;于长滑台(11)外端底面上装设由伺服缸丙(13)驱动的短滑台;所述的长滑台(11)顶面一侧连接支架(24),所述的支架(24)内端顶面上装设直线导轨甲(9),其支架(24)外端顶面上装设由伺服缸甲(10)驱动沿直线导轨甲(9)运动的电动扳手(8);待需要调整每个轧机的轧辊时,通过由伺服缸甲(10)驱动电动扳手(8)对需要调整的轧辊进行调整。
2.按权利要求1所述的轧机的自动换辊和调整装置,其特征在于:所述的电动的回转装置(14)采用电机驱动的蜗轮蜗杆的传动(15),采用电机驱动齿轮的传动(15)或是电机驱动的同步带轮的传动(15)。
3.按权利要求1所述的轧机的自动换辊和调整装置,其特征在于:所述的机械手为上面凸凹钩头式机械手(21),上面柱销插接式的机械手(21)或为钳爪式机械手(21)。
4.按权利要求1所述的轧机的自动换辊和调整装置,其特征在于:所述的电动的存辊架(26)由辊架体、支轴(27)和电动回转装置(28)组成,在辊架体的底端内装设由电机和蜗轮减速机(29)驱动辊架体旋转,沿辊架体的外侧面上分布设有多个存放新辊和旧辊的支轴(27)。
5.按权利要求1所述的轧机的自动换辊和调整装置,其特征在于:所述的电动的伺服缸甲(10)、伺服缸乙(12)、伺服缸丙(13)、伺服缸丁(20)、电动扳手(8)电动的车体(17)、电动的回转装置(14)和电动回转装置(28)均设有程控操作的程控电路;其程控电路对上述的电动装置和机构的动态技术参数进行了统一有序的程控,并通过线路与电控柜连通相接,实现自动化换辊和调整。
6.按权利要求1所述的轧机的自动换辊和调整装置,其特征在于:所述的机械手为内侧凸凹钩头式机械手,实现拆装轧辊。
7.按权利要求1所述的轧机的自动换辊和调整装置,其特征在于:所述的调整上辊和下辊的高度,系通过接触式的光栅尺或是通过激光测距式的非接触式的方法检测上辊或下辊的高度,通过电动调整下辊(23)的辊轴(3)的高度调到设定的位置。
8.按权利要求1所述的轧机的自动换辊和调整装置,其特征在于:所述的上辊(6)和下辊(23)是采用两侧各有一个钢圈的,且其一侧的钢圈是带槽的。
9.如权利要求1所述的轧机的自动换辊和调整装置的操作方法,特征在于其操作步骤于下:
A、其上、下辊换辊时:
步骤一:由电动的升降机(7)升起上辊(6)的辊轴(3);
步骤二:拉出轧机的外侧牌坊(5)置于指定位置;
步骤三:由伺服缸乙(12)驱动的机械手(21),从辊轴(3)上拉出旧的上辊(6),套装在轴(30)上,然后存放在毗邻线外的、电动的存辊架(26)第一支轴(27)上;与此同时,从毗邻线外的、电动的存辊架(26)第二支轴(27)上取下需换上新的上辊(6)装入被拉出旧辊的辊轴(3)上;
步骤四:由伺服缸乙(12)驱动的机械手(21),从辊轴(3)上拉出旧的下辊(23)套装在轴(30)上,然后存放在毗邻线外的、电动的存辊架(26)第三支轴(27)上;与此同时,从毗邻的、电动的存辊架(26)的第三支轴(27)上取下需换上新的下辊(23)装入被拉出旧辊的辊轴(3)上;
步骤五:由伺服缸乙(12)驱动的机械手(21)复原轧机的外侧牌坊(5)。如此类推进行下一个轧机的换辊。
B、其调辊时:待轧机的上、下辊换辊结束后,首先通过采用光栅或采用激光的方法检测上辊(6)的辊轴(3)高度;然后通过电动调整升降机(7),使辊轴(3)的高度调到设定的位置;必要时,也可以用上述的方法电动调整下辊(23)的辊轴(3)的高度调到设定的位置。
该专利技术资料仅供研究查看技术是否侵权等信息,商用须获得专利权人授权。该专利全部权利属于高宇笙,未经高宇笙许可,擅自商用是侵权行为。如果您想购买此专利、获得商业授权和技术合作,请联系【客服】
本文链接:http://www.vipzhuanli.com/pat/books/201210081123.3/1.html,转载请声明来源钻瓜专利网。
- 上一篇:光缆加强芯及其生产方法
- 下一篇:图像编码解码方法、处理图像数据方法及其设备