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发明专利]二元金属氧化物复合型固体酸催化剂的制备及在有机废水处理中的应用无效
申请号: | 201210080802.9 | 申请日: | 2012-03-26 |
公开(公告)号: | CN103357414A | 公开(公告)日: | 2013-10-23 |
发明(设计)人: | 陈新;刘瑛;商少明;毛明星;董玉明;高海燕 | 申请(专利权)人: | 江南大学 |
主分类号: | B01J23/835 | 分类号: | B01J23/835;C02F1/72;C02F101/30;C02F101/38 |
代理公司: | 暂无信息 | 代理人: | 暂无信息 |
地址: | 214122 江苏*** | 国省代码: | 江苏;32 |
权利要求书: | 查看更多 | 说明书: | 查看更多 |
摘要: | |||
搜索关键词: | 二元 金属 氧化物 复合型 固体 催化剂 制备 有机 废水处理 中的 应用 | ||
技术领域
本发明涉及一种金属氧化物复合固体酸催化剂在类Fenton反应中的应用。环境保护领域的废水处理。在技术上涉及催化反应等领域。
背景技术
随着我国国民经济的飞速发展,化工、制药、炼油、造纸等工业在国民经济中起着愈来愈重要的作用。与此同时,工业发展给人类赖以生存的环境带来污染日益突出,工业废水处理技术发展相对滞后造成污水处理的局限性,使得我国水环境面临严重挑战。目前产生了大量含量高、有毒、有害的难降解的有机废水,尤其是医药、化工和染料等行业的发展,使得高含量的难降解废水越来越多,其中的染料废水具有水量大、成分复杂、色度深、水质易变等使处理难度大为增加,成为当今环境科学界急需解决的一大难题。
Fenton法是一种采用H2O2为氧化剂、Fe2+为催化剂的均相催化氧化法。均相Fenton法在废水处理中有着广泛的应用,在酸性条件下,H2O2产生的·OH具有较高的氧化还原电位,能迅速氧化废水中的污染物而无选择性,可使废水中难于生物降解的大分子有机物裂解为易于微生物降解的小分子有机物,或者完全矿化,但是,均相Fenton法存在的一些缺点使得其应用范围受到很大限制:反应要在pH≈3左右的环境下进行,反应前后需要调节废水的pH值,需要耗费大量的酸和碱;反应后废水的色度偏高;均相体系中的铁离子等催化剂容易被沉淀,难以回收且易产生二次污染。综上所述,均相Fenton法在废水处理工程中代价较高。为解决上述问题,固体酸催化剂应运而生。近年来的研究结果表明:固体酸催化剂可使废水的降解反应在近中性环境下进行,无须另加酸或碱;催化剂易于分离,可多次重复利用,降低污泥量,使反应过程更为清洁环保且能大幅度地节约废水处理成本。在净化废水方面有着非常深远的经济效益和社会意义。
发明内容
本发明的目的在于解决现有技术遇到的困难,合成一种高活性的固体酸催化剂,实现非均相Fenton技术在中性或弱碱性环境下的应用。并将该类固体酸催化剂用于医药废水、农药废水、染料废水等不同类型不同初始pH值的废水处理研究中。本课题组发现,由于硅藻土是种生物成因的硅质沉积岩,其化学成分主要由无定形的SiO2组成,并含有少量Fe2O3、CaO、MgO、Al2O3等杂质。以价廉易得、比表面积大的硅藻土作为催化剂载体的主要成分,在硅藻土中适量地添加Fe2O3和SnO2制备二元氧化物复合型固体酸催化剂,从而产生协同的催化性质。在较宽的pH范围内对双氧水都有很好的催化氧化效果。硅藻土的多孔性质在制作催化剂的过程中能提供有效的表面积和适宜的孔结构和较强的机械强度,能提供热稳定性和抗毒性能,提供比较多的附加催化剂的活性中心。
本发明的解决方案是:采用溶胶-凝胶法和机械混合法联用以三氧化二锡和三氧化二铁作为促进剂,利用硅藻土作为载体,得到具有超强酸性的固体酸。在较宽的pH范围内可以催化双氧水产生氧化能力极强的羟基自由基·OH对污染物进行快速降解。
本发明解决了现有技术中遇到的技术困难,具有如下有益效果:(1)本发明的固体酸,反应对初始pH要求小,适用pH范围很广(1~8.5),可以极大地简化工艺和节约成本,避免了Fenton氧化前后调节废水的pH值,节约了大量的酸和碱。(2)本发明所述的催化剂对有色废水有着很强的降解效果,且出水色度非常小,其比表面积大、性质稳定且有很好的沉降性能,有非常好的固液分离性能,不需要后续 的絮凝反应。(3)该类非均相类Fenton反应为一种表面催化反应,催化剂在反应过程中不消耗,反应后经处理,催化活性依然很高,可以重复利用。
本发明的技术方案如下:
a.固体酸催化剂的制备
将载体硅藻土进行预处理,即洗涤、抽滤、干燥、冷却,备用。
按照一定的比例将SnCl4.5H2O和Fe2(SO4)3混合,搅拌均匀,用氨水调节pH,形成溶胶。将产品陈化洗涤、离心沉降、烘干,与硅藻土在球磨机中机械混合。将混合物在马弗炉中高温煅烧,得到二元复合固体酸(以下简称SFS2)。
b.催化降解
该专利技术资料仅供研究查看技术是否侵权等信息,商用须获得专利权人授权。该专利全部权利属于江南大学,未经江南大学许可,擅自商用是侵权行为。如果您想购买此专利、获得商业授权和技术合作,请联系【客服】
本文链接:http://www.vipzhuanli.com/pat/books/201210080802.9/2.html,转载请声明来源钻瓜专利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