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发明专利]一种轨道车的自适应压紧装置有效
申请号: | 201210080059.7 | 申请日: | 2012-03-23 |
公开(公告)号: | CN102602418A | 公开(公告)日: | 2012-07-25 |
发明(设计)人: | 刘喜旺;冯洪添 | 申请(专利权)人: | 中山市金马科技娱乐设备有限公司 |
主分类号: | B61F13/00 | 分类号: | B61F13/00 |
代理公司: | 中山市科创专利代理有限公司 44211 | 代理人: | 尹文涛 |
地址: | 528400 广东*** | 国省代码: | 广东;44 |
权利要求书: | 查看更多 | 说明书: | 查看更多 |
摘要: | |||
搜索关键词: | 一种 轨道 自适应 压紧 装置 | ||
[技术领域]
本发明涉及一种轨道车的自适应压紧装置。
[背景技术]
目前的轨道车上设有行走架,行走架上固定有左、右驱动轮,左、右驱动轮相对位置是不变的,左、右驱动轮之间设有供轨道穿过的空隙,新的轨道车的左、右驱动轮是分别压紧在轨道上的。由于两个驱动在轨道上来回滚动,驱动轮不断被轨道摩擦,轨道车承重越重驱动轮摩损就越厉害,这样日积月累左、右行走轮之间的空隙渐渐变大,两个驱动轮就不能紧密的压合在轨道上,驱动轮作为动力轮,如果与轨道的摩擦不够,就不能有效地传递动力并带动轨道车行车,急需改进上述缺陷。
[发明内容]
本发明克服了上述技术的不足,提供了一种可根据架空轨道车承重进行自动调整左右驱动轮之间的距离使得左右驱动轮始终压紧在轨道上的自适应压紧装置。
为实现上述目的,本发明采用了下列技术方案:
一种轨道车的自适应压紧装置,包括设置在竖向轨道1上并沿其行走的行走架2,在行走架2上位于竖向轨道1的一侧设有可通过平移机构21相对行走架2移动的第一滑动架3,在第一滑动架3上设有可压在竖向轨道1一侧壁的第一驱动轮5,在行走架2上设有可压在竖向轨道1另一侧壁的第二驱动轮6,在第一滑动架3或/和行走架2上设有驱动第一驱动轮5或/和第二驱动轮6转动的驱动装置7,在行走架2上还设有第一连杆驱动机构8,第一连杆驱动机构8包括用于承受承载舱重力的第一承重杆80,第一承重杆80的一端铰接有第一连接杆81,第一连接杆81的另一端铰接有第一驱动杆82,在第一驱动杆82另一端设有第一压触部821,在第一驱动杆82的两端之间设有铰接在行走架2上的第一铰接点822;所述第一压触部821在承重杆80下移时可压触第一滑动架3相对行走架2向竖向轨道1移动使得第一驱动轮5压紧在竖向轨道1一侧壁上。
在第一滑动架3与行走架2之间连接有使第一滑动架3向竖向轨道1靠拢的力封闭弹簧100。
所述力封闭弹簧100为拉簧或压簧。
所述平移机构21包括第一连杆211、第二连杆212,第一连杆211、第二连杆212的一端与第一滑动架3铰接,第一连杆211、第二连杆212的另一端与行走架2铰接,第一连杆211、第二连杆212、第一滑动架3、行走架2、形成一个四连杆机构。
所述平移机构21包括可在行走架2上左右直线滑动的移动座213,在移动座213上固定有支撑杆214,所述第一滑动架3固定在支撑杆214上。
在行走架2上设有竖直导向孔20,在第一承重杆80上固定有可在竖直导向孔20内上下滑动的导向柱801。
所述竖向轨道1的两侧分别连接有第一横向承重轨道11、第二横向承重轨道12,所述行走架2上设有分别对应压在第一横向承重轨道11、第二横向承重轨道12上的第一承重轮201、第二承重轮202。
在行走架2上位于竖向轨道1的另一侧设有可通过平移机构21相对行走架2移动的第二滑动架4,所述第二驱动轮6设置在第二滑动架4,在行走架2上还设有第二连杆驱动机构9,第二连杆驱动机构9包括用于承受重力的第二承重杆90,第二承重杆90的一端铰接有第二连接杆91,第二连接杆91的另一端铰接有第二驱动杆92,在第二驱动杆92另一端设有第二压触部921,在第二驱动杆92的两端之间设有铰接在行走架2上的第二铰接点922;所述第二压触部921在承重杆90下移时可压触第二滑动架4相对行走架2向竖向轨道1移动而使得第二驱动轮6压紧在竖向轨道1另一侧壁上。
本发明的有益效果是:
1、承重杆承受的重力通过连杆驱动机构推动滑动架移动,从而使驱动轮压紧在轨道上;连杆驱动机构的载荷越大,驱动轮作用在轨道上的压力越大,起到了自动调整作用,使得左右两驱动轮始终压在轨道上,保持有效的驱动力;
2、当驱动轮磨损时,连杆驱动机构自动推动滑动架移动,从而保证驱动轮始终紧压在轨道上。
3、当承重杆承受的重力为0时,通过力封闭弹簧的作用力保证两驱动轮压在轨道上;同时力封闭弹簧起到增大驱动轮作用在轨道上的压力的辅助作用。
[附图说明]
图1为本发明采用单个滑动架进行单边压紧的原理图。
图2为本发明的力封闭弹簧采用拉簧的原理图。
图3为本发明的力封闭弹簧采用压簧的原理图。
图4为本发明的平移机构采用四连杆机构的原理图。
图5为本发明的平移机构采用移动副结构的原理图。
图6为本发明的承重杆设置在轨道的下方而承重杆的下方悬挂承载舱的原理图。
该专利技术资料仅供研究查看技术是否侵权等信息,商用须获得专利权人授权。该专利全部权利属于中山市金马科技娱乐设备有限公司,未经中山市金马科技娱乐设备有限公司许可,擅自商用是侵权行为。如果您想购买此专利、获得商业授权和技术合作,请联系【客服】
本文链接:http://www.vipzhuanli.com/pat/books/201210080059.7/2.html,转载请声明来源钻瓜专利网。
- 上一篇:柔性电路板及其制造方法
- 下一篇:一种复配植物源农药及其制备方法