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发明专利]一种轨道车的自适应压紧装置有效
申请号: | 201210080059.7 | 申请日: | 2012-03-23 |
公开(公告)号: | CN102602418A | 公开(公告)日: | 2012-07-25 |
发明(设计)人: | 刘喜旺;冯洪添 | 申请(专利权)人: | 中山市金马科技娱乐设备有限公司 |
主分类号: | B61F13/00 | 分类号: | B61F13/00 |
代理公司: | 中山市科创专利代理有限公司 44211 | 代理人: | 尹文涛 |
地址: | 528400 广东*** | 国省代码: | 广东;44 |
权利要求书: | 查看更多 | 说明书: | 查看更多 |
摘要: | |||
搜索关键词: | 一种 轨道 自适应 压紧 装置 | ||
1.一种轨道车的自适应压紧装置,其特征在于包括设置在竖向轨道(1)上并沿其行走的行走架(2),在行走架(2)上位于竖向轨道(1)的一侧设有可通过平移机构(21)相对行走架(2)移动的第一滑动架(3),在第一滑动架(3)上设有可压在竖向轨道(1)一侧壁的第一驱动轮(5),在行走架(2)上设有可压在竖向轨道(1)另一侧壁的第二驱动轮(6),在第一滑动架(3)或/和行走架(2)上设有驱动第一驱动轮(5)或/和第二驱动轮(6)转动的驱动装置(7),在行走架(2)上还设有第一连杆驱动机构(8),第一连杆驱动机构(8)包括用于承受承载舱重力的第一承重杆(80),第一承重杆(80)的一端铰接有第一连接杆(81),第一连接杆(81)的另一端铰接有第一驱动杆(82),在第一驱动杆(82)另一端设有第一压触部(821),在第一驱动杆(82)的两端之间设有铰接在行走架(2)上的第一铰接点(822);所述第一压触部(821)在承重杆(80)下移时可压触第一滑动架(3)相对行走架(2)向竖向轨道(1)移动使得第一驱动轮(5)压紧在竖向轨道(1)一侧壁上。
2.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一种轨道车的自适应压紧装置,其特征在于在第一滑动架(3)与行走架(2)之间连接有使第一滑动架(3)向竖向轨道(1)靠拢的力封闭弹簧(100)。
3.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一种轨道车的自适应压紧装置,其特征在于所述力封闭弹簧(100)为拉簧或压簧。
4.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一种轨道车的自适应压紧装置,其特征在于所述平移机构(21)包括第一连杆(211)、第二连杆(212),第一连杆(211)、第二连杆(212)的一端与第一滑动架(3)铰接,第一连杆(211)、第二连杆(212)的另一端与行走架(2)铰接,第一连杆(211)、第二连杆(212)、第一滑动架(3)、行走架(2)、形成一个四连杆机构。
5.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一种轨道车的自适应压紧装置,其特征在于所述平移机构(21)包括可在行走架(2)上左右直线滑动的移动座(213),在移动座(213)上固定有支撑杆(214),所述第一滑动架(3)固定在支撑杆(214)上。
6.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一种轨道车的自适应压紧装置,其特征在于在行走架(2)上设有竖直导向孔(20),在第一承重杆(80)上固定有可在竖直导向孔(20)内上下滑动的导向柱(801)。
7.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一种轨道车的自适应压紧装置,其特征在于所述竖向轨道(1)的两侧分别连接有第一横向承重轨道(11)、第二横向承重轨道(12),所述行走架(2)上设有分别对应压在第一横向承重轨道(11)、第二横向承重轨道(12)上的第一承重轮(201)、第二承重轮(202)。
8.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一种轨道车的自适应压紧装置,其特征在于在行走架(2)上位于竖向轨道(1)的另一侧设有可通过平移机构(21)相对行走架(2)移动的第二滑动架(4),所述第二驱动轮(6)设置在第二滑动架(4),在行走架(2)上还设有第二连杆驱动机构(9),第二连杆驱动机构(9)包括用于承受重力的第二承重杆(90),第二承重杆(90)的一端铰接有第二连接杆(91),第二连接杆(91)的另一端铰接有第二驱动杆(92),在第二驱动杆(92)另一端设有第二压触部(921),在第二驱动杆(92)的两端之间设有铰接在行走架(2)上的第二铰接点(922);所述第二压触部(921)在承重杆(90)下移时可压触第二滑动架(4)相对行走架(2)向竖向轨道(1)移动而使得第二驱动轮(6)压紧在竖向轨道(1)另一侧壁上。
该专利技术资料仅供研究查看技术是否侵权等信息,商用须获得专利权人授权。该专利全部权利属于中山市金马科技娱乐设备有限公司,未经中山市金马科技娱乐设备有限公司许可,擅自商用是侵权行为。如果您想购买此专利、获得商业授权和技术合作,请联系【客服】
本文链接:http://www.vipzhuanli.com/pat/books/201210080059.7/1.html,转载请声明来源钻瓜专利网。
- 上一篇:柔性电路板及其制造方法
- 下一篇:一种复配植物源农药及其制备方法