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发明专利]一种用于培育转基因植物的培养基有效
申请号: | 201210078381.6 | 申请日: | 2012-03-22 |
公开(公告)号: | CN103320377A | 公开(公告)日: | 2013-09-25 |
发明(设计)人: | 漆小泉;赵素珍 | 申请(专利权)人: | 中国科学院植物研究所 |
主分类号: | C12N5/04 | 分类号: | C12N5/04;C12N5/10;A01H4/00;C12N15/84;A01H5/00 |
代理公司: | 北京纪凯知识产权代理有限公司 11245 | 代理人: | 关畅 |
地址: | 100093 北京市海淀区香*** | 国省代码: | 北京;11 |
权利要求书: | 查看更多 | 说明书: | 查看更多 |
摘要: | |||
搜索关键词: | 一种 用于 培育 转基因 植物 培养基 | ||
1.一种用于培育转基因短柄草的培养基组,由愈伤诱导培养基、继代培养基、共培养培养基、筛选培养基和再生培养基组成;
所述愈伤诱导培养基是在MS基本培养基中添加2,4-D、麦芽糖、L-天冬酰胺、肌醇、水解酪蛋白、脯氨酸和盐酸硫胺素,得到愈伤诱导培养基;其中,所述2,4-D在所述愈伤诱导培养基中的终浓度为2.5mg/L,所述麦芽糖在所述愈伤诱导培养基中的终浓度为30mg/L,所述L-天冬酰胺在所述愈伤诱导培养基中的终浓度为150mg/L,所述肌醇在所述愈伤诱导培养基中的终浓度为0.2g/L,所述水解酪蛋白在所述愈伤诱导培养基中的终浓度为0.5g/L,所述脯氨酸在所述愈伤诱导培养基中的终浓度为700mg/L,所述盐酸硫胺素在所述愈伤诱导培养基中的终浓度为1.5mg/L;
所述继代培养基是在MS基本培养基中添加2,4-D和6-BA,得到继代培养基;其中,所述2,4-D在所述继代培养基中的终浓度为2.5mg/L,所述6-BA在所述继代培养基中的终浓度为0.01mg/L,
所述共培养培养基是在MS基本培养基中添加葡萄糖和乙酰丁香酮,得到共培养培养基;其中,所述葡萄糖在所述共培养培养基中的终浓度为10g/L,所述乙酰丁香酮在所述共培养培养基中的终浓度为200μM,
所述筛选培养基是在MS基本培养基中添加巴龙霉素和特美汀,得到筛选培养基;其中,所述巴龙霉素在所述筛选培养基中的终浓度为25mg/L-50mg/L,所述特美汀在所述筛选培养基中的终浓度为125mg/L-225mg/L;
所述再生培养基是在MS基本培养基中添加细胞激动素,得到再生培养基;其中,所述细胞激动素在所述再生培养基中的终浓度为0.2mg/L。
2.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培养基组,其特征在于:
所述筛选培养基为如下筛选培养基I或筛选培养基II:
所述筛选培养基I中,所述巴龙霉素在所述筛选培养基I中的终浓度为25mg/L,所述特美汀在所述筛选培养基I中的终浓度为225mg/L;
所述筛选培养基II中,所述巴龙霉素在所述筛选培养基II中的终浓度为50mg/L,所述特美汀在所述筛选培养基II中的终浓度为125mg/L。
3.根据权利要求1或2所述的培养基组,其特征在于:
各种所述培养基中均还包括凝固剂,所述凝固剂具体为琼脂,所述琼脂在所述各种培养基中的浓度均为7g/L。
4.一种制备权利要求1-3中任一所述培养基组的方法,包括如下步骤:
1)制备权利要求1-3中任一所述培养基组中的所述愈伤诱导培养基、所述继代培养基、所述共培养培养基、所述筛选培养基和所述再生培养基;
2)将步骤1)得到的所述愈伤诱导培养基、所述继代培养基、所述共培养培养基、所述筛选培养基和所述再生培养基独立包装,得到培养基组。
5.根据权利要求4所述的方法,其特征在于:
所述愈伤诱导培养基按照包括如下步骤的方法制备:将所述2,4-D、所述麦芽糖、所述L-天冬酰胺、所述肌醇、所述水解酪蛋白、所述脯氨酸和所述盐酸硫胺素按照所述各自终浓度添加在MS基本培养基中得到;
所述继代培养基按照包括如下步骤的方法制备:将所述2,4-D和所述6-BA按照各自所述终浓度添加在MS基本培养基中得到;
所述共培养培养基按照包括如下步骤的方法制备:将所述葡萄糖和所述乙酰丁香酮按照各自所述终浓度添加在MS基本培养基中得到;
所述筛选培养基按照包括如下步骤的方法制备:将所述巴龙霉素和所述特美汀按照各自所述终浓度添加在MS基本培养基中得到;
所述再生培养基按照包括如下步骤的方法制备:将所述细胞激动素按照所述终浓度添加在MS基本培养基中得到。
6.根据权利要求4或5所述的方法,其特征在于:
在各种所述培养基中均还添加凝固剂,所述凝固剂具体为琼脂,所述琼脂在所述各种培养基中的浓度均为7g/L。
7.权利要求1-3中任一所述的培养基组在培育转基因植物中的应用;所述植物具体为二穗短柄草。
该专利技术资料仅供研究查看技术是否侵权等信息,商用须获得专利权人授权。该专利全部权利属于中国科学院植物研究所,未经中国科学院植物研究所许可,擅自商用是侵权行为。如果您想购买此专利、获得商业授权和技术合作,请联系【客服】
本文链接:http://www.vipzhuanli.com/pat/books/201210078381.6/1.html,转载请声明来源钻瓜专利网。
- 上一篇:安全针组件
- 下一篇:基于雷达飞行航迹观测数据的飞行意图识别方法