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发明专利]一种超声空化金属弱酸盐催化地沟油制备生物柴油的方法无效
申请号: | 201210077331.6 | 申请日: | 2012-03-22 |
公开(公告)号: | CN102634382A | 公开(公告)日: | 2012-08-15 |
发明(设计)人: | 殷文;杜鹃;赵云峰 | 申请(专利权)人: | 东营职业学院 |
主分类号: | C10L1/02 | 分类号: | C10L1/02;C11C3/04 |
代理公司: | 东营双桥专利代理有限责任公司 37107 | 代理人: | 王锡洪 |
地址: | 257091 山*** | 国省代码: | 山东;37 |
权利要求书: | 查看更多 | 说明书: | 查看更多 |
摘要: | |||
搜索关键词: | 一种 超声 金属 弱酸 催化 地沟 制备 生物 柴油 方法 | ||
技术领域
本发明涉及一种制备生物柴油的方法,特别涉及一种超声空化金属弱酸盐催化地沟油制备生物柴油的方法。
背景技术
餐饮废油(Waste cooking oil,WCO)一般包括:地沟油、消水油、煎炸废油、油烟机冷凝回收油、食品企业以及相关企业产生的废弃油脂。地沟油是一个泛概念,是对各类劣质油的通称,也有的将它分为三类:一是狭义的地沟油,即将下水道中的油腻漂浮物(地沟油)或者将宾馆、酒楼的剩饭、剩菜(通称浴水)经过简单加工、提炼出的油(消水油);二是劣质猪肉、猪内脏、猪皮加工以及提炼后产出的油;三是用于油炸食品的油使用次数超过规定要求后,再被重复使用或往其中添加一些新油后重新使用的油等。餐饮废油作为食品行业的副产物,如果肆意排放将会造成严重环境污染,且近几年来我国大中城市的“地沟油”“泪水油”流回餐桌事件不断被曝光。为了规范废油脂的利用渠道,减少对环境和人们健康的危害,为废油脂寻找新的利用途径成为当务之急。利用废油脂生产绿色能源生物柴油是废油脂最有前景的使用途径,不仅可以降低废油脂对环境的危害,遏制废油脂非法利用的途径,而且可以大大降低生物柴油的生产成本,还可得到绿色环保可再生的能源燃料,可谓一举多得,具有重要的环保、经济和生态多重效益。
近年来,随着生产生物柴油技术的开发,利用WCO来生产生物柴油成为研究的热点。一方面可以解决WCO的再利用问题,另一方面降低了生物柴油的生产成本。因此,利用WCO来生产生物柴油,是一举两得的事情。目前,国内90%以上的生物柴油企业都是以WCO为原料的。
目前,由地沟油制备生物柴油的方法主要为酯交换法,包括酸催化酯化法和碱催化酯化法两种。酸催化酯化法以硫酸为催化剂,酯化产物颜色较深,副产物多,对设备的腐蚀大,后处理废液产生环境污染问题;碱催化酯化法的工艺较复杂,反应速度慢,后处理工艺复杂。这两种方法均存在反应时间长,反应转化率不高,能耗多,生产成本高的问题,因此无法再商业化生产中广泛使用。
现有的公开专利中,如CN1896183所述,采用超声波处理餐饮废油直接酯化合成生物柴油,可以是原有反应时间由4-8h减少到2h,但是此专利没有采用催化剂,甲醇的使用量很大,甲醇与原料油的摩尔比为50:1,这样反而增加了成本,另外,在无催化剂的条件下,从化学反应原理上考虑,可能无法发生酯化反应,因此这一专利的可行性还需验证。此外,中国专利号为CN200810047999X公开了《一种用于生物柴油生产的磁性固体碱催化剂及其制备方法》,它以羰基铁粉、 Fe3O4、Ni2O3、Co2O3粉末为磁基体,以硅酸盐为活性物质,将其应用于油脂酯交换制备生物柴油反应中,用永磁铁或磁场实现了催化剂与产物的高效快速分离回收,回收的催化剂不经过任何活化处理。其存在的问题是制作工艺复杂,不适合工业化生产。
发明内容
本发明的目的就是针对现有技术存在的上述缺陷,提供一种超声空化金属弱酸盐催化地沟油制备生物柴油的方法。
其技术方案是采用以下步骤进行:
(1)将地沟油进行过滤,蒸馏脱水处理,得到原料油;
(2)将原料油和甲醇按摩尔比1—15:1的量,加入带有超声波探头的反应釜中,在搅拌下加入金属弱酸盐作为催化剂,搅拌速度为1000-2000r/min,金属弱酸盐的加入量为原料油和甲醇混合物质量的0.1-3%;
(3)然后按照10℃/min速度升温至反应温度,将反应温度控制在40-85℃之间,开启超声波发生器进行酯化反应,频率控制在10-60KHz,功率控制在1-5kw,反应10-120min;
(4)反应完毕,将温度冷却至65℃,过滤催化剂将其回收再利用;
(5)过滤后的产物在真空度为0.08-0.09MPa,温度为90-100℃下进行减压蒸馏1-2h,除去甲醇、水及甘油,再经脱色处理即可得到生物柴油。
上述步骤(3)中酯化反应时间为10-120min。
上述的金属弱酸盐可以采用FeCl3、AlCl3、ZnCl2、三氟化硼、五氯化铌或者镧系元素的三氟甲磺酸盐。
上述地沟油为各种餐饮业废食用油或工厂废油。
该专利技术资料仅供研究查看技术是否侵权等信息,商用须获得专利权人授权。该专利全部权利属于东营职业学院,未经东营职业学院许可,擅自商用是侵权行为。如果您想购买此专利、获得商业授权和技术合作,请联系【客服】
本文链接:http://www.vipzhuanli.com/pat/books/201210077331.6/2.html,转载请声明来源钻瓜专利网。
- 上一篇:一种聚偏氟乙烯薄膜
- 下一篇:具有防止板部弯折功能的夹具结构