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发明专利]用于制备肟的方法无效
| 申请号: | 201210076524.X | 申请日: | 2012-03-21 |
| 公开(公告)号: | CN102702021A | 公开(公告)日: | 2012-10-03 |
| 发明(设计)人: | 辻内翔;深尾正美 | 申请(专利权)人: | 住友化学株式会社 |
| 主分类号: | C07C249/04 | 分类号: | C07C249/04;C07C251/44;C07C15/085;C07C1/22;C07C5/03 |
| 代理公司: | 中科专利商标代理有限责任公司 11021 | 代理人: | 贺卫国 |
| 地址: | 日本国*** | 国省代码: | 日本;JP |
| 权利要求书: | 查看更多 | 说明书: | 查看更多 |
| 摘要: | |||
| 搜索关键词: | 用于 制备 方法 | ||
技术领域
本发明涉及一种通过酮的氨肟化反应制备肟的方法。所述肟可用作酰胺或内酰胺的起始物料。
背景技术
酮在催化剂存在下与氢过氧化异丙苯和氨的氨肟化反应是已知的(US 2010/324335A,和US 2010/01663A)。然而,在公开的方法中,所需肟的制备伴随着作为由氢过氧化异丙苯产生的副产物的2-苯基-2-丙醇,并且尚未知道有具有较少的副产物废物的满意方法。
发明内容
本发明提供了一种制备肟的方法,该方法通过将这样的副产物转化成异丙苯而能够再利用所述副产物,并且将所述异丙苯再循环以制备用于氨肟化反应步骤中的氢过氧化异丙苯。
本发明涉及:
1.一种用于制备肟化合物的方法,其包括以下步骤:
(a)氧化异丙苯,以制备氢过氧化异丙苯,
(b)使所述氢过氧化异丙苯在催化剂存在下与氨和酮进行氨肟化反应,以制备含有对应于所述酮的肟化合物和2-苯基-2-丙醇的反应混合物,
(c)将2-苯基-2-丙醇的级分和对应于所述酮的所述肟化合物(以下也称作“肟化合物”)从步骤(b)中所得到的反应混合物中分离,
(d)将所述级分中的2-苯基-2-丙醇转化成异丙苯,以及
(e)将步骤(d)中所得到的异丙苯中的至少一部分再循环至步骤(a)。
本发明还包括下列的实施方案:
2.根据上面项1所述的方法,其中步骤(c)中分离的2-苯基-2-丙醇的级分是含有4质量%以下的对应于所述酮的所述肟化合物的级分;
3.根据上面项1所述的方法,其中步骤(c)中分离的2-苯基-2-丙醇的级分是含有1质量%以下的所述氨的级分;
4.根据上面项1所述的方法,其中步骤(c)中分离的2-苯基-2-丙醇的级分是含有1质量%以下的所述氨和4质量%以下的对应于所述酮的所述肟化合物的级分;
5.根据上面项1、2、3或4所述的方法,其中所述步骤(d)包括下列(d1)和(d2)的两个步骤,或(d-3)的步骤:
(d1):将步骤(c)中分离的2-苯基-2-丙醇的级分供应至在脱水催化剂存在下的脱水反应,以制备α-甲基苯乙烯,和
(d2):将所得到的α-甲基苯乙烯供应至存在在催化剂存在下的加氢反应,以制备异丙苯;或
(d3)将步骤(c)中分离的2-苯基-2-丙醇的级分供应至在加氢催化剂存在下的加氢反应,以制备异丙苯;
6.根据上面项1至5中任一项所述的方法,其中所述催化剂是含有钛和氧化硅的催化剂;
7.根据上面项1至6中任一项所述的方法,其中所述酮是环烷酮;和
8.根据上面项7所述的方法,其中所述环烷酮是环己酮。
在肟的工业生产中通过本发明的方法,由氨肟化反应制备的2-苯基-2-丙醇可以通过将所述醇转化成异丙苯而作为有价值的物料回收。
具体实施方式
异丙苯的氧化通过自氧化进行,所述自氧化包括使异丙苯与含氧气体接触。含氧气体的来源的实例包括空气或纯氧气,其如果需要可以被惰性气体稀释。自氧化可以在添加剂存在下进行。添加剂的实例包括,例如,碱。碱的实例包括,例如,碱金属氢氧化物诸如氢氧化钠和氢氧化钾;碱金属碳酸盐诸如碳酸钠,和碳酸钾;碱金属碳酸氢盐诸如碳酸氢钠,和碳酸氢钾;氨,和碳酸铵。异丙苯的氧化可以在溶剂存在下进行。
氧化优选地在50至200℃的温度进行。氧化优选地在0.1至5MPa(绝对)的压力范围内进行。
可以在本发明中使用的酮典型地是脂族酮、脂环族酮、不饱和酮或芳族酮。酮可以单独使用或作为它们的两种或更多种的混合物使用。脂族酮的实例包括二烷基酮诸如丙酮、甲乙酮和异丁基甲酮。
不饱和酮的实例包括烷基烯基酮诸如异亚丙基丙酮。
芳族酮的实例包括烷基芳基酮诸如苯乙酮;二芳基酮诸如二苯甲酮。
脂环族酮的实例包括环烷酮诸如环戊酮、环己酮、环辛酮和环十二酮。
不饱和酮的实例还包括环烯酮诸如环戊烯酮和环己烯酮。在这些酮中,环烷酮优选地用于本发明中。
酮可以通过烷烃的氧化,仲醇的氧化(脱氢)或烯烃的水合和氧化(脱氢)获得。
氨可以以气体、液体或在有机溶剂中的溶液的形式使用。当使用气态氨时,如果需要,其可以用惰性气体稀释。
该专利技术资料仅供研究查看技术是否侵权等信息,商用须获得专利权人授权。该专利全部权利属于住友化学株式会社,未经住友化学株式会社许可,擅自商用是侵权行为。如果您想购买此专利、获得商业授权和技术合作,请联系【客服】
本文链接:http://www.vipzhuanli.com/pat/books/201210076524.X/2.html,转载请声明来源钻瓜专利网。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