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发明专利]一种生物催化合成β-丙氨酸的方法无效

专利信息
申请号: 201210075134.0 申请日: 2012-03-21
公开(公告)号: CN102851333A 公开(公告)日: 2013-01-02
发明(设计)人: 不公告发明人 申请(专利权)人: 蒋光玉
主分类号: C12P13/06 分类号: C12P13/06;C12R1/19
代理公司: 暂无信息 代理人: 暂无信息
地址: 238300 安徽省芜湖市*** 国省代码: 安徽;34
权利要求书: 查看更多 说明书: 查看更多
摘要:
搜索关键词: 一种 生物 催化 合成 丙氨酸 方法
【说明书】:

技术领域

发明涉及一种生物催化合成β-丙氨酸的方法,属酶工程领域。

背景技术

β-丙氨酸(英文名beta-Alanine)又名β-氨基丙酸,它是一种非蛋白质氨基酸,是自然界中唯一的β型氨基酸,1972年由Ross和Monroe在尿嘧啶的降解产物中发现。β-丙氨酸是一种重要的生化原料,在医药、饲料和食品领域有着广泛的应用领域和市场前景。目前,β-丙氨酸的主要应用于合成泛酸和泛酸钙,泛酸又被称作维生素B5,是多种代谢所必需的辅酶A的组成部分。

根据目前文献报道β-丙氨酸的合成方法主要有以下几种:

1、化学合成法

(1)丙烯酸法(US 2376334 A,1945.05.22;US 3105092 A,1963.09.24;US 3846489 A,1974.11.05):丙烯酸、丙烯酸酯或丙烯酸盐与氨水,在较高的温度和压力下发生氨化反应,得到β-丙氨酸。丙烯酸法副产物多,需要高温高压,丙烯酸本身的腐蚀性很强,所以反应对设备的要求较高。

(2)丙烯腈法(US 2335997 A,1943.12.07;US 2377401 A,1947.06.14):丙烯腈与氨在高温高压下反应生成β-氨基丙腈,然后在酸性或碱性条件下水解反应生成β-丙氨酸。丙烯腈法使用剧毒的丙烯腈,对安全防护要求较高,反应需要高温高压,对设备要求也较高,反应收率低,由于水解过程中生成大量无机盐,产品提纯较为困难,产品纯度不高。

(3)β-氨基丙腈法(US 2336067 A,1943.12.07;J.Am.Chem.Soc.1945,67,876~877): β-氨基丙腈在酸性或碱性条件下水解生成β-丙氨酸。β-氨基丙腈法的特点是反应产率高,缺点是β-氨基丙腈的价格较高,造成生产成本过高,另外中和过程中会产生大量的盐,造成提取困难。

2、生物合成法

(1)丙烯酸加氨酶法(CN 1285730 C,2006.11.22):先培养微生物产生氨基化酶,然后将氨基化酶加入烯酸和氨的水溶液的反应液中,在酶的作用下合成β-丙氨酸,经脱氨、纯化后得β-丙氨酸产品。该方法反应效率高,成本低,但原料丙烯酸为强腐蚀性和刺激性液体,对人员安全和设备的要求较高,目前未见有产业化应用的报道。

(2)L-天冬氨酸-α-脱羧酶法(CN 1242054 A,2006.01.19):以DL-天冬氨酸为原料,在L-天冬氨酸-α-脱羧酶法的作用下生成D-天冬氨酸和β-丙氨酸,然后调节pH值使D-天冬氨酸结晶析出,从而获得β-丙氨酸。该方法β-丙氨酸含有少量的D-天冬氨酸,产品的纯度不高; L-天冬氨酸-α-脱羧酶活力低,酶促反应的效率低,原料DL-天冬氨酸价格较高,造成β-丙氨酸成本较高。

(3)腈水解酶法(JP 特开平10-42886 A,2006.02.17):利用产有机腈水解酶的微生物催化β-氨基丙腈合成β-丙氨酸。该法底物β-氨基丙腈价格高,且反应浓度低,生产成本相对较高,经济效益差。

发明内容

本发明提供了一种安全、环保、高效、成本低、产品品质高的生物催化合成β-丙氨酸的方法,彻底杜绝了传统生产工艺中剧毒、强腐蚀性、强酸强碱和高价原料的使用。

本发明达到发明目的所采用的技术方案是:

本发明所采用的微生物为大肠杆菌属菌株,在培养基上纯培养,获得两种酶:天冬氨酸酶和L-天冬氨酸-α-脱羧酶,富马酸溶解于氨水中配制成反应的底物—富马酸铵溶液,将含酶的大肠杆菌细胞加入底物中进行酶促反应,从而生成β-丙氨酸。

本发明所用的种子培养基为:富马酸1~10g/L,玉米浆干粉10~20g/L,多肽朊5~15g/L,味精5~10g/L,MgSO4·7H2O 0.2~0.5g/L,K2HPO0.15~0.25g/L,NaCl 0.1~0.5g/L,用氨水调pH6.8~7.5;发酵培养基为:富马酸5~15g/L,玉米浆干粉10~20g/L,多肽朊5~15g/L,L-天冬氨酸5~15g/L,甜菜碱盐酸盐0.1~0.5g/L,MgSO4·7H2O 0.2~0.5g/L,K2HPO0.15~0.25g/L,NaCl 0.1~0.5g/L,用氨水调pH6.8~7.5。

下载完整专利技术内容需要扣除积分,VIP会员可以免费下载。

该专利技术资料仅供研究查看技术是否侵权等信息,商用须获得专利权人授权。该专利全部权利属于蒋光玉,未经蒋光玉许可,擅自商用是侵权行为。如果您想购买此专利、获得商业授权和技术合作,请联系【客服

本文链接:http://www.vipzhuanli.com/pat/books/201210075134.0/2.html,转载请声明来源钻瓜专利网。

×

专利文献下载

说明:

1、专利原文基于中国国家知识产权局专利说明书;

2、支持发明专利 、实用新型专利、外观设计专利(升级中);

3、专利数据每周两次同步更新,支持Adobe PDF格式;

4、内容包括专利技术的结构示意图流程工艺图技术构造图

5、已全新升级为极速版,下载速度显著提升!欢迎使用!

请您登陆后,进行下载,点击【登陆】 【注册】

关于我们 寻求报道 投稿须知 广告合作 版权声明 网站地图 友情链接 企业标识 联系我们

钻瓜专利网在线咨询

周一至周五 9:00-18:00

咨询在线客服咨询在线客服
tel code back_top