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发明专利]一种不需要开口机构反转运动的反向寻纬方法有效
申请号: | 201210075042.2 | 申请日: | 2012-03-20 |
公开(公告)号: | CN103320949A | 公开(公告)日: | 2013-09-25 |
发明(设计)人: | 陈力 | 申请(专利权)人: | 厦门莱宝机械有限公司 |
主分类号: | D03D51/00 | 分类号: | D03D51/00;D03D13/00;D03D15/00 |
代理公司: | 厦门市首创君合专利事务所有限公司 35204 | 代理人: | 连耀忠 |
地址: | 361000 福建省厦门市现代*** | 国省代码: | 福建;35 |
权利要求书: | 查看更多 | 说明书: | 查看更多 |
摘要: | |||
搜索关键词: | 一种 不需要 开口 机构 反转 运动 反向 方法 | ||
技术领域
本发明涉及一种织机开口机构的寻纬方法,特别是涉及一种针对剑杆织机的不需要开口机构反转运动的反向寻纬方法。
背景技术
织机的开口机构,主要工作是将经纱上下分开形成梭口,从而能保证纬纱的引入。开口机构带动经纱上下变化,并配合纬纱的引入构成经纬交织,形成我们需要的织物。
图1为正常织造开口交织示意图,如图1所示,M1线的箭头表示织造和织机的运转方向,开口机构的0度位置,就是上下层经纱的闭口交织位置,即行业所称的“平综位置”;开口机构的180度位置,就是上下层经纱的开口最大位置,也是下一梭做何种纹针开口的数据变换位置。
织物的纹组织由开口机构控制经纱的升降来实现,开口机构的织物花型控制,通常有以下二种形式。
第一种是机械式或光电式:
织物花型资料通常为在每行不同位置打有圆孔的多行纹版纸,行数表示完成这个织物组织循环所需要的开口变换次数,也称为引纬梭数。
由开口机构中的机械或光电式感应探头感应纹版上的孔位,来控制织物哪些经纱需要升降,从而驱动机械或电磁执行机构形成不同的梭口。每完成一缩的织造,则纹版纸正转到下一行,提供出下一次开口要进行织造的纹针资料。
第二种是电子式:
由电脑程序来替代了纹版纸。纹版纸的行数,变成开口序号。根据开口序号调取对应的纹针资料,并进行输出驱动,控制哪些经纱需要升降,从而形成不同的梭口。
电脑程序形式的纹织资料及机械开口机构使用的冲孔纸板或纸带统称为“纹织花版”。
现有技术的断纬寻纬方式:
电子开口机构的控制原理是在原机械/光电开口机构的基础上传承发展而来,在断纬寻纬的原理和步骤上基本采用相同的方法。
图2为现有技术的开口机构寻纬方式示意图,如图2所示,M2线的箭头表示开口机构的运转方向,假设正常织造中在织口序号为35的织口处发生了“断纬”,织机会因断纬制动停车。由于惯性的原因,停车通常停在下一个梭口的位置即停到织口序号为36的织口处。为了修复断纬产生的织疵,织机要反转或正转让剑杆织机的剑头退出梭口,随后开口机构反转,带动机械或光电开口机构的纹版纸回退,返回到断纬的位置(纹版纸的第35行)。电子开口装置则是根据倒转状态,让织口序号回退到第35织口的位置,即“当前花型存储位置”回复到断纬的位置。在M线中,A段表示正常织造阶段,B段表示纬停刹车阶段,C段表示剑头退出阶段,D段表示反转倒梭寻纬阶段,E段表示寻纬完成,重新开机织造。
由此可见,现有技术的断纬寻纬方都是依赖或识别开口机构倒转运动才能实现。
发明内容
本发明的目的在于克服现有技术之不足,提供一种不需要开口机构反转运动的反向寻纬方法,从而能够为简化织机机械和电控结构提供便利。
本发明解决其技术问题所采用的技术方案是:一种不需要开口机构反转运动的反向寻纬方法,包括:
预置一个用来向开口机构输出当前梭口序号的循环可逆计数器,以使得开口机构能够根据该当前梭口序号,调取对应的纹针资料,控制经纱的升降;
向循环可逆计数器的计数脉冲输入端口输入计数脉冲,该计数脉冲来自于开口机构运转圈数脉冲;
在循环可逆计数器的加/减控制端口施加一个可进行高电平、低电平变换的控制信号,该控制信号由织机电控单元提供;
当该加/减控制端口为低电平时,循环可逆计数器实现加法运算,计数脉冲到来时,循环可逆计数器値增1后输出,使得向开口机构输出的当前梭口序号呈递增状态,开口机构根据递增的当前梭口序号,调取对应的纹针资料,控制经纱的升降;
当该加/减控制端口为高电平时,循环可逆计数器实现减法运算,计数脉冲到来时,循环可逆计数器値减1后输出,使得向开口机构输出的当前梭口序号呈递减状态,开口机构根据递减的当前梭口序号,调取对应的纹针资料,控制经纱的升降。
进一步的,还包括在循环可逆计数器上预置一循环最大值设置端口和一循环最小值设置端口,以在最大值和最小值输入后,该循环可逆计数器能够在加/减控制端口控制信号作用下,在计数脉冲到来时,在最大值和最小值范围内,循环向向开口机构输出递增或递减的当前梭口序号。
该专利技术资料仅供研究查看技术是否侵权等信息,商用须获得专利权人授权。该专利全部权利属于厦门莱宝机械有限公司,未经厦门莱宝机械有限公司许可,擅自商用是侵权行为。如果您想购买此专利、获得商业授权和技术合作,请联系【客服】
本文链接:http://www.vipzhuanli.com/pat/books/201210075042.2/2.html,转载请声明来源钻瓜专利网。
- 上一篇:漂浮式发电设备
- 下一篇:一种组合式橡胶硫化成型装置