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发明专利]一种金属纳米颗粒基热界面材料及其制备方法无效
申请号: | 201210074632.3 | 申请日: | 2012-03-20 |
公开(公告)号: | CN102601362A | 公开(公告)日: | 2012-07-25 |
发明(设计)人: | 李亮亮;余晖;张玉骏 | 申请(专利权)人: | 清华大学 |
主分类号: | B22F3/105 | 分类号: | B22F3/105;C09K5/14 |
代理公司: | 北京纪凯知识产权代理有限公司 11245 | 代理人: | 关畅 |
地址: | 100084*** | 国省代码: | 北京;11 |
权利要求书: | 查看更多 | 说明书: | 查看更多 |
摘要: | |||
搜索关键词: | 一种 金属 纳米 颗粒 界面 材料 及其 制备 方法 | ||
1.一种金属纳米颗粒基热界面材料的制备方法,包括如下步骤:
金属纳米颗粒经放电等离子体烧结即得所述热界面材料;
所述金属纳米颗粒为银纳米颗粒、铜纳米颗粒或银锡合金纳米颗粒。
2.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方法,其特征在于:所述金属纳米颗粒的粒径为5nm~100nm。
3.根据权利要求1或2所述的方法,其特征在于:所述放电等离子体烧结的温度为200℃~300℃,真空度为6Pa~10Pa,升温速率为50℃/min~80℃/min。
4.根据权利要求1-3中任一所述的方法,其特征在于:所述金属纳米颗粒按照包括如下步骤的方法制备:以水作为溶剂,乙酸金属盐在还原剂和表面活性剂存在的条件下进行反应即得产品;所述乙酸金属盐为乙酸银、乙酸铜或乙酸锡。
5.根据权利要求4所述的方法,其特征在于:所述还原剂为抗坏血酸或硼氢化钠;所述表面活性剂为聚丙烯酸钠或聚乙烯基吡咯烷酮。
6.根据权利要求4或5所述的方法,其特征在于:所述反应的温度为90℃~95℃,时间为20min~30min;所述乙酸金属盐、还原剂、表面活性剂和水的质量份数比为(0.5~2.5)∶(0.5~10)∶(2.5~20)∶(100~150)。
7.根据权利要求1-3中任一所述的方法,其特征在于:所述金属纳米颗粒按照包括如下步骤的方法制备:以甲醇作为溶剂,所述金属纳米颗粒的前驱体在还原剂和表面活性剂存在的条件下进行反应即得产品;所述金属纳米颗粒的前驱体为硝酸银、硝酸铜、辛酸亚锡。
8.根据权利要求7所述的方法,其特征在于:所述还原剂为硼氢化钠;所述表面活性剂为聚乙烯基吡咯烷酮。
9.根据权利要求7或8所述的方法,其特征在于:所述反应的温度为0℃~20℃,时间为20min~30min;所述金属纳米颗粒的前驱体、还原剂、表面活性剂和甲醇的质量份数比为(1.5~3.0)∶(0.6~1.6)∶(1.0~3.5)∶(100~150)。
10.权利要求1-9中任一所述方法制备的热界面材料。
该专利技术资料仅供研究查看技术是否侵权等信息,商用须获得专利权人授权。该专利全部权利属于清华大学,未经清华大学许可,擅自商用是侵权行为。如果您想购买此专利、获得商业授权和技术合作,请联系【客服】
本文链接:http://www.vipzhuanli.com/pat/books/201210074632.3/1.html,转载请声明来源钻瓜专利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