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发明专利]一种基于本体的问题智能分析处理的方法和装置在审
申请号: | 201210073872.1 | 申请日: | 2012-03-20 |
公开(公告)号: | CN102662929A | 公开(公告)日: | 2012-09-12 |
发明(设计)人: | 陈晓红;胡东滨;丁军 | 申请(专利权)人: | 中南大学 |
主分类号: | G06F17/27 | 分类号: | G06F17/27;G06F17/30 |
代理公司: | 南昌新天下专利商标代理有限公司 36115 | 代理人: | 胡山 |
地址: | 410000 *** | 国省代码: | 湖南;43 |
权利要求书: | 查看更多 | 说明书: | 查看更多 |
摘要: | |||
搜索关键词: | 一种 基于 本体 问题 智能 分析 处理 方法 装置 | ||
1.一种基于本体的问题智能分析处理的方法,其特征在于,基于自然语言理解技术、问题分析理解与求解的一般过程、知识管理及表示方法和本体理论,首先从本体论的角度构建了可通用的知识库概念结构,用于计算机对用户所面临的问题相关信息进行维护和存储;然后将用户所提交的问题表述语句转换成计算机可处理的信息,并通过计算机荧屏与用户进行交互,从用户处获取相关基础信息;最后采用自动推理机制,自动完成对问题类型及其求解方法的智能识别;具体智能分析处理过程如下:
A.知识库构建模块,按照自主构建的知识库本体概念结构,专家构建专用的问题知识库;
B.用户通过键盘和鼠标提交问题表述语句;
C.计算机预处理模块,对用户提交的问题表述语句进行分词、子句划分以及双关键词识别,从表述语句中获取基本信息,将问题表述语句转换成计算机可处理的信息;
D.计算机获取问题的其他相关信息,按照通用的问题知识库结构,通过荧屏和键盘与用户进行交互,从用户处获取隐含的基本信息,避免用户初步输入问题信息的不足;
E.计算机智能识别模块,利用所获得的问题信息对问题类型及求解方法进行智能识别;
F.计算机推荐问题求解方法,将所识别的问题类型及求解方法通过计算机荧屏显示给用户。
2.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一种基于本体的问题智能分析处理的方法,其特征在于,所述的知识库构建模块包括对问题分类知识库、求解方法分类知识库和考察对象基础数据库的构建。
3.根据权利要求3所述的一种基于本体的问题智能分析处理的方法,其特征在于,问题子类识别过程如下:
E31.输入所识别出的问题大类;
E32.计算机调用问题分类知识库和考察对象基础数据库,识别当前问题类型下一级细分类型的分类属性、取值集合及对应的子类集合;如果分类属性个数为0,表示不存在下一级细分类型,过程转至E35;否则表示存在下一级细分类型,过程转至E33;
E33.识别该分类属性在该目标问题中的取值;
E34.将目标问题分类属性的取值与识别出的分类属性取值进行匹配,识别问题的细分类型;当前问题类型被替换为所识别出的问题类型,过程转至E32;
E35.计算机显示问题类型链,待用户确认;若用户确认,过程转换至E36;若用户不确认,待用户修改某一级类型后进行重新识别,过程转至E32;
E36.计算机保存问题类型链集合。
4.根据权利要求3所述的一种基于本体的问题智能分析处理的方法,其特征在于,求解方法子类识别过程如下:
E61.输入所识别出的求解方法大类;
E62.计算机调用求解方法分类知识库和考察对象基础数据库,识别当前求解方法类型下一级细分类型的分类属性、取值集合及对应的子类集合;如果分类属性个数为0,表示不存在下一级细分类型,过程转至E65;否则表示存在下一级细分类型,过程转至E63;
E63.识别该分类属性在该目标问题中的取值;
E64.将目标问题分类属性的取值与识别出的分类属性取值进行匹配,识别问题求解方法的细分类型;当前问题求解方法类型被替换为所识别出的问题求解方法类型,过程转至E62;
E65.计算机显示问题求解方法类型链,待用户确认。
5.根据权利要求3所述的一种基于本体的问题智能分析处理的方法的智能分析处理的装置,其特征在于,包括三部分数据维护和存储装置及问题智能分析处理与显示装置,所述三部分数据维护和存储装置分别为求解方法分类数据维护和存储装置、问题分类数据维护和存储装置及考察对象基础数据维护和存储装置,所述三部分数据维护和存储装置具体为计算机可接受的存储介质和存储形式,且存储内容可被用户所维护,每部分数据维护和存储装置都有一个独立的数据维护系统;所述求解方法分类数据维护和存储装置包括求解方法分类知识库,所述问题分类数据维护和存储装置包括问题分类知识库,所述考察对象基础数据维护和存储装置包括考察对象基础数据库;所述问题智能分析处理与显示装置包括问题分析结果知识库,并与求解方法分类知识库、问题分类知识库和考察对象基础数据库连接。
该专利技术资料仅供研究查看技术是否侵权等信息,商用须获得专利权人授权。该专利全部权利属于中南大学,未经中南大学许可,擅自商用是侵权行为。如果您想购买此专利、获得商业授权和技术合作,请联系【客服】
本文链接:http://www.vipzhuanli.com/pat/books/201210073872.1/1.html,转载请声明来源钻瓜专利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