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发明专利]一种冷轧飞剪同步连接轴装置及制造方法有效
申请号: | 201210073779.0 | 申请日: | 2012-03-20 |
公开(公告)号: | CN102588426A | 公开(公告)日: | 2012-07-18 |
发明(设计)人: | 胡立华;严国平;况群意;周玉倩;吕敏建 | 申请(专利权)人: | 中冶南方工程技术有限公司 |
主分类号: | F16C3/02 | 分类号: | F16C3/02;F16D1/033;B23D25/08;B23P15/14 |
代理公司: | 湖北武汉永嘉专利代理有限公司 42102 | 代理人: | 唐万荣 |
地址: | 430223 湖北省武*** | 国省代码: | 湖北;42 |
权利要求书: | 查看更多 | 说明书: | 查看更多 |
摘要: | |||
搜索关键词: | 一种 冷轧 同步 连接 装置 制造 方法 | ||
1.冷轧飞剪同步连接轴装置,固定在冷轧飞剪两侧机架之间;其特征在于:主要包括成直线连接且同步运动的三段轴;第二段轴位于第一段轴和第三段轴的中间并通过法兰与两端的轴连接。
2.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冷轧飞剪同步连接轴装置,其特征在于:第一段轴和第三段轴的内端均连接一个外端轴端法兰;第二段轴两端均连接有一个内端轴端法兰;所述的外端轴端法兰和内端轴端法兰相贴合并连接固定,且在外端轴端法兰和内端轴端法兰的贴合面上设置定位装置;外端轴端法兰的外端外部套设一个带轴肩的筒状垫块连接盘,垫块连接盘的轴肩端面与法兰的端面平齐,法兰的端面与第一段轴或第三段轴的内端面之间放置扁平垫块,扁平垫块与垫块连接盘连接固定且垫块的外端面与第一段轴或第三段轴的内端的轴肩形成间隙。
3.根据权利要求2所述的冷轧飞剪同步连接轴装置,其特征在于:按上述技术方案,垫块整体为扁平圆环状,由上下两个半圆环部分之间间隔一定距离构成;垫块上下两半圆环各自与对应的垫块连接盘的轴肩部分连接在一起。
4.根据权利要求2或3所述的冷轧飞剪同步连接轴装置,其特征在于:外端轴端法兰的外端外部通过焊接或是深度过盈配合方式套设所述的垫块连接盘。
5.根据权利要求4所述的冷轧飞剪同步连接轴装置,其特征在于:所述的外端轴端法兰和内端轴端法兰通过第二螺栓组件连接固定,第二螺栓组件为铰制孔式螺栓组。
6.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冷轧飞剪同步连接轴装置,其特征在于:第一段轴和第三段轴通过键连接方式与各自的轴端法兰连接;第二段轴通过焊接方式或键连接方式与两端的轴端法兰连接;键连接时,各键均设置在法兰有轴肩的一端。
7.根据权利要求2或3或5所述的冷轧飞剪同步连接轴装置,其特征在于:第一段轴和第三段轴通过键连接方式与各自的轴端法兰连接;第二段轴通过焊接方式或键连接方式与两端的轴端法兰连接;键连接时,各键均设置在法兰有轴肩的一端。
8.根据权利要求7所述的冷轧飞剪同步连接轴装置,其特征在于:所述的定位装置为多个定位销在外端轴端法兰和内端轴端法兰的贴合面上沿周向均布。
9.根据权利要求2或3或5或8所述的冷轧飞剪同步连接轴装置,其特征在于:垫块通过多组第一螺栓组件与垫块连接盘连接在一起。
10.制造权利要求1-9之一所述冷轧飞剪同步连接轴装置的方法,其特征在于具体包括以下步骤:
第一步,加工各轴和法兰连接部分;并对法兰和垫块连接盘进行装配;
(1)首先,将第一段轴、第二段轴和第三段轴加工成毛坯形状;
(2)将与第一法兰、第二法兰、第三法兰和第四法兰相连有键槽的一端按预先设定的加工要求进行精加工;
(3)第一法兰和第二法兰、第三法兰和第四法兰两两配对进行精加工,并通过第二螺栓组件将第一法兰和第二法兰、第三法兰和第四法兰进行连接;
(4)加工垫块连接盘;
(5)将垫块连接盘通过焊接或是深度过盈配合方式分别与第一法兰和第四法兰紧密连接在一起;
第二步,对装配整体进行精加工,精加工垫块;
将第一段轴、第二段轴和第三段轴分别与各法兰连接在一起构成整体,将此整体按整体预设加工要求进行精加工后,测量第一段轴左端轴肩与第一法兰右端面、第三段轴右端轴肩第四法兰左端面的距离;
按设定的加工精度对垫块进行精加工,并保证垫块端面与各轴轴肩之间存在微小间隙;一方面此间隙可以使垫块轻松地放入第一段轴和第一法兰之间及第三段轴和第四法兰之间,起到间隔环的作用,另一方面能起到对轴承调隙进行补偿的作用;
第三步,将垫块上下两部分分别装入空隙中,然后用第一螺栓组件将垫块与垫块连接盘紧密连接在一起;再对第一段轴、第二段轴及第三段轴上需要精加工的部位按预设指定要求进行精加工,直至达到指定的加工要求为止;
最后,检查达到加工要求后,在第一法兰和第二法兰、第三法兰和第四法兰的贴合面上钻定位孔,并打入定位销;分别将定位销及第二螺栓组件进行编号以方便拆卸后能保证原样进行安装,从而保证再安装的精度。
该专利技术资料仅供研究查看技术是否侵权等信息,商用须获得专利权人授权。该专利全部权利属于中冶南方工程技术有限公司,未经中冶南方工程技术有限公司许可,擅自商用是侵权行为。如果您想购买此专利、获得商业授权和技术合作,请联系【客服】
本文链接:http://www.vipzhuanli.com/pat/books/201210073779.0/1.html,转载请声明来源钻瓜专利网。
- 上一篇:一种超导芯片手工贴片焊接方法
- 下一篇:一种LPCVD工艺中的冷却腔传输系统