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发明专利]发光装置和具有该发光装置的全向照明装置有效
申请号: | 201210071760.2 | 申请日: | 2012-03-16 |
公开(公告)号: | CN103307469A | 公开(公告)日: | 2013-09-18 |
发明(设计)人: | 张宏伟;迪尔克·布赫豪斯尔;张奇辉;陈晓玉 | 申请(专利权)人: | 欧司朗股份有限公司 |
主分类号: | F21S2/00 | 分类号: | F21S2/00;F21V29/00;F21V17/00;F21Y101/02 |
代理公司: | 北京康信知识产权代理有限责任公司 11240 | 代理人: | 余刚;李慧 |
地址: | 德国*** | 国省代码: | 德国;DE |
权利要求书: | 查看更多 | 说明书: | 查看更多 |
摘要: | |||
搜索关键词: | 发光 装置 具有 全向 照明 | ||
技术领域
本发明涉及一种发光装置。此外,本发明还涉及一种具有上述类型的发光装置的全向照明装置。
背景技术
在当今的照明装置中,LED发光组件得到了广泛的应用。人们也越来越多地将LED发光组件应用的全向照明装置中。这种全向照明装置需要在超过320度的范围上实现均匀的光分布。特别是在美国市场上,照明装置必须满足能源之星标准,从而才可以在美国市场上作为节能电子装置出售。一个巨大的挑战在于,如何生产一种低BOM和地制造成本的全向照明装置。同时存在的问题还在于,如何实现一种全向照明装置,其能够提供高的亮度,并且能够通过合理的方式利用散热装置来排导由LED发光组件和驱动器散发的热量。为此需要在全向照明装置的设计和光分布性能之间进行妥协,以达到全向照明的良好特性和良好的散热性能。
在现有技术中的全向照明装置通常采用以下方式来解决上述问题。例如,采用非常复杂的散热装置,将许多LED发光组件布置在散热装置的各个表面上,从而实现全向照明;或者在一个球状体上将布置有类似于复眼的LED阵列;或者使用具有非接触式荧光粉的灯泡;或者使用光导结构;或者在灯泡的内部采用反射结构。然而,上述类型的全向照明装置所存在的一个普遍的问题在于,其普遍具有高的制造难度和高的材料费用。
发明内容
为解决上述技术问题,本发明提出了一种发光装置,该发光装置能够实现全向照明,其在各个方向上的光强分布都很均匀,同时其还具有良好的散热性能,并且其结构简单,制造容易。此外,本发明的还提出了一种具有上述类型的发光装置的全向照明装置。
本发明的第一个目的通过一种发光装置由此实现,该发光装置包括:散热器;多个与散热器导热连接的发光组件;驱动器壳体,驱动器壳体具有第一周壁和由第一周壁限定出的端面,其中,第一周壁具有形成在第一周壁中的至少一个第一通道,第一通道在端面处打开并与周围环境气流相通,并且散热器具有第二通道,第一通道和第二通道彼此气流相通。在本发明的设计方案中,驱动器壳体的周壁中形成有通道,也就是说,用于冷却的气流可以在周壁的内部流动。驱动器壳体中的驱动器产生的热量传递到周壁上之后,可以被流动的气流带走,这对驱动器起到了一定程度的散热作用。此外,驱动器产生的热量对发光组件,尤其对热量敏感的LED发光组件的影响被降低。此外,驱动器壳体中的通道为散热器提供散热气流,从而在散热器上形成了一种对流效应,这显著地增强了散热器的散热效果。
优选的是,散热器包括散热主体和多个散热肋。散热肋能够显著地增大散热器与周围环境的接触面积,增强了散热器的散热效果。
有利的是,散热主体具有基板和从基板上延伸出的第二周壁,在第二周壁上形成有径向向外延伸的端板,其中散热肋设置在第二周壁和端板之间。由于散热肋与散热主体的第二周壁以及端板直接接触,因此来自散热主体的各个部位的热量都可以快速地传递给散热肋,并由散热肋快速地排散到周围环境中。
根据本发明的一个优选的设计方案,基板形成用于承载发光组件中的一部分的安装面,并且端板形成用于承载发光组件中的另一部分的第二安装面。有利的是,第一安装面与第二安装面布置为使得布置在第一安装面和第二安装面上的发光组件发出的光线在全向角度上实现照明。在本发明的设计方案中,所谓的全向角度并不是真正意义上的360度的角度范围,根据本发明的发光组件作为一种改型灯,其所发射的光线能够像现有的白炽灯泡那样在几乎360度的角度上照明。此外,为了在本发明的设计方案中实现全向照明而设置了两个安装面,这两个安装面分别具有不同的指向,从而确保布置在这些安装面上的发光组件发出的光线能够尽可能地覆盖360度的角度范围。
根据本发明的一个优选的设计方案提出,第二通道形成在端板的位于散热肋之间的区域中。通常端板是具有一定的厚度的,该第二通道在端板的厚度方向上延伸。此外,第二通道的开口端通入到相邻的散热肋之间的区域中。由于第二通道与第一通道气流相通,来自第一通道的气流就可以通入到第二通道中,并进而流过散热肋。这种结构利用对流显著地增强了散热器的散热效果。
优选的是,第一通道包括第一开口端和第二开口端,其中第一开口端形成在第一周壁限定出的端面上,并且第二开口端形成在与第二周壁的远离第一周壁的端面的区域中。来自周围环境的空气通过第二开口端进入第一通道的内部,并进而通过第一开口端进入到第二通道中。在本发明的设计方案中,每个第一通道分别对应于一个第二通道。在最优选的设计方案中,在相邻的两个散热肋之间都会有一个第二通道与第一通道相通。此外,第一通道和第二通道相接的位置设计成气密的,防止气流从其之间流出。
该专利技术资料仅供研究查看技术是否侵权等信息,商用须获得专利权人授权。该专利全部权利属于欧司朗股份有限公司,未经欧司朗股份有限公司许可,擅自商用是侵权行为。如果您想购买此专利、获得商业授权和技术合作,请联系【客服】
本文链接:http://www.vipzhuanli.com/pat/books/201210071760.2/2.html,转载请声明来源钻瓜专利网。
- 上一篇:多焊接机器人大作业空间绳牵引变位机装置
- 下一篇:一种提香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