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发明专利]一种铬盐生产中利用石灰脱钒的方法无效
申请号: | 201210069639.6 | 申请日: | 2012-03-15 |
公开(公告)号: | CN102603004A | 公开(公告)日: | 2012-07-25 |
发明(设计)人: | 董达;王德纯;关振波;刘顺;邓正新;郭新亮;柳宏伟;王永才;刘晋湘 | 申请(专利权)人: | 辽宁沈宏集团股份有限公司 |
主分类号: | C01G37/14 | 分类号: | C01G37/14;C01G31/00 |
代理公司: | 北京远大卓悦知识产权代理事务所(普通合伙) 11369 | 代理人: | 史霞 |
地址: | 116013 辽宁省*** | 国省代码: | 辽宁;21 |
权利要求书: | 查看更多 | 说明书: | 查看更多 |
摘要: | |||
搜索关键词: | 一种 生产 利用 石灰 方法 | ||
技术领域
本发明涉及利用工业石灰脱除铬盐生产中钒杂质的方法。
背景技术
铬盐是铬矿与纯碱混合在高温下焙烧生成的,金属铬由不溶于水的三价铬生成可溶于水的六价铬,这样已达到金属铬与脉石分离的目的,钒是铬铁矿中的一种伴生矿物,在焙烧过程中铬形成铬酸钠的同时,钒也形成钒酸钠同进入液相中。因此必须采用必要的手段脱除钒杂质,才可保证红钒钠的产品质量。
发明内容
本发明针对上述技术问题,设计开发了一种铬盐生产中利用石灰脱钒的方法。
本发明提供的技术方案为:
一种铬盐生产中利用石灰脱钒的方法,包括以下步骤:
步骤一、将铬酸钠浸出液加热至60~80℃;
步骤二、随后,向铬酸钠浸出液内加入一级石灰,所述一级石灰中CaO的质量百分比为60~65%,氢氧化钙20~25%,其余为杂质,一级石灰磨细至粒度120目使通过率达到100%,一级石灰加入量为理论量的4~6倍,理论量是V2O5与CaO的质量比例为100比31,保温及搅拌;
步骤三、过滤,得到一次脱钒的铬酸钠滤液;
步骤四、将一次脱钒后的铬酸钠滤液内加入二级石灰,所述二级石灰中CaO的质量百分比为30~33%,氢氧化钙30~35%,其余为杂质,二级石灰磨细至粒度300目使通过率达到100%,二级石灰加入量为理论量的2~3倍,理论量是V2O5与CaO的质量比例为100比31,保温及搅拌;
步骤五、过滤,得到二次脱钒的铬酸钠滤液。
优选的是,所述的铬盐生产中利用石灰脱钒的方法中,所述步骤二中保温及搅拌持续20~30分钟,所述步骤四中保温及搅拌持续40~60分钟。
本发明所述的铬盐生产中利用石灰脱钒的方法,是以石灰为原料,利用石灰水解过程的钙质使钒生成钒酸钙沉淀,过滤分离使铬酸钠浸出液中的钒含量<0.005g/L,脱钒效率大于99%,达到质量要求,在工业生产上可以广泛应用。本发明具有以下有益效果:
(1)用以脱除钒的钙质来源于石灰,原料容易得到且价格低廉;
(2)脱钒过程中,反应温度低,能量消耗较少;
(3)脱钒过程完成后,反应产物容易分离,反应过程中无废水、废渣产生,工艺操作简单便捷;
(4)可实现钒的回收获利。
具体实施方式
下面对本发明做进一步的详细说明,以令本领域技术人员参照说明书文字能够据以实施。
本发明提供一种铬盐生产中利用石灰脱钒的方法,包括以下步骤:
步骤一、将铬酸钠浸出液加热至60~80℃;
步骤二、随后,向铬酸钠浸出液内加入一级石灰,所述一级石灰中CaO的质量百分比为60~65%,氢氧化钙20~25%,其余为杂质,一级石灰磨细至粒度120目使通过率达到100%,一级石灰加入量为理论量的4~6倍,理论量是V2O5与CaO的质量比例为100比31,保温及搅拌;
步骤三、过滤,得到一次脱钒的铬酸钠滤液;
步骤四、将一次脱钒后的铬酸钠滤液内加入二级石灰,所述二级石灰中CaO的质量百分比为30~33%,氢氧化钙30~35%,其余为杂质,二级石灰磨细至粒度300目使通过率达到100%,二级石灰加入量为理论量的2~3倍,理论量是V2O5与CaO的质量比例为100比31,保温及搅拌;
步骤五、过滤,得到二次脱钒的铬酸钠滤液。
上述步骤二中脱钒所依据的反应机理是:
Na2VO4+Ca(OH)2=CaVO4+2NaOH
上述利用石灰脱钒的过程,分为两步进行,从而逐级将钒脱除。第二级反应所采用的二级石灰的粒度更细,反应时间更长,保证脱钒的彻底进行。
所述的铬盐生产中利用石灰脱钒的方法中,所述步骤二中保温及搅拌持续20~30分钟,所述步骤四中保温及搅拌持续40~60分钟。
实施例一
步骤、铬酸钠浸出液9m3含钒(以V计)体积含量为1.895g/L,将铬酸钠浸出液加热至60℃;
该专利技术资料仅供研究查看技术是否侵权等信息,商用须获得专利权人授权。该专利全部权利属于辽宁沈宏集团股份有限公司,未经辽宁沈宏集团股份有限公司许可,擅自商用是侵权行为。如果您想购买此专利、获得商业授权和技术合作,请联系【客服】
本文链接:http://www.vipzhuanli.com/pat/books/201210069639.6/2.html,转载请声明来源钻瓜专利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