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发明专利]一种柔性液晶薄膜及其制备方法有效
申请号: | 201210067986.5 | 申请日: | 2012-03-15 |
公开(公告)号: | CN102615894A | 公开(公告)日: | 2012-08-01 |
发明(设计)人: | 周雪琴;刘东志;李巍;王晓丽 | 申请(专利权)人: | 天津大学 |
主分类号: | B32B27/08 | 分类号: | B32B27/08;B32B7/12;G02F1/1341 |
代理公司: | 天津市杰盈专利代理有限公司 12207 | 代理人: | 王小静 |
地址: | 300072*** | 国省代码: | 天津;12 |
权利要求书: | 查看更多 | 说明书: | 查看更多 |
摘要: | |||
搜索关键词: | 一种 柔性 液晶 薄膜 及其 制备 方法 | ||
1.一种柔性液晶薄膜,其特征在于,该柔性液晶薄膜共分为五层,其中最下一层为黑色吸光涂层,在黑色吸光涂层上面依次为下透明电极层、界面层、液晶层、和上透明电极层,所述的黑色吸光涂层厚度为0.1-2mm,可见光反射率在5%以下,它由下列组分及质量百分含量组成:黑色吸光物质10-60%,粘结剂90-40%,且上述各组分的质量百分含量之和为100%;所述的下透明电极层为表面方块电阻低于5000 /□、可见光透光率在80%以上的氧化锡铟聚对苯二甲酸乙二醇酯导电薄膜、氧化锡铟聚乙烯导电薄膜、氧化氟铟聚对苯二甲酸乙二醇酯导电薄膜、氧化氟铟聚乙烯导电薄膜、纳米银聚对苯二甲酸乙二醇酯导电薄膜或为纳米银聚乙烯导电薄膜;所述的界面层为厚度0.1-3m,由下列组分及质量百分含量组成:聚合物5-35%,丙烯酸酯类单体0-15%,其余为溶剂,且上述各组分的质量百分含量之和为100%;所述的液晶层厚度为3-10m,是由商品化的胆甾相液晶组成;在界面层与液晶层中还分布有间隔子,间隔子的含量为界面层溶液质量的1%-5%,所述的间隔子为粒径3-10m的TiO2或SiO2球形粒子;所述的上透明电极层材料与下透明电极层材料相同,同时为一种材料,或者同时为两种不同材料。
2.按权利要求1所述的柔性液晶薄膜,其特征在于,黑色吸光物质为碳黑、黑色有机颜料或为黑色有机染料;粘结剂为商品化的丙烯酸树脂、酚醛树脂、环氧树脂或为硅树脂;界面层中的聚合物为紫外光固胶NOA65、紫外光固胶NOA10、紫外光固胶CBU226、聚乙烯醇、聚乙烯醇缩甲醛或为聚乙烯醇缩丁醛;丙烯酸酯类单体为丙烯酸甲酯、甲基丙烯酸甲酯、甲基丙烯酸羟乙酯、甲基丙烯酸丁酯中一种或两种;溶剂为丁酮、丙酮或为环己酮;所述的商品化的胆甾相液晶是在0-50℃之间螺距不随温度变化且布拉格反射波长介于380-660nm之间的胆甾相液晶。
一种按权利要求1所述的柔性液晶薄膜的制备方法,其特征在于包括以下过程:
1)带显示图案的上透明电极层的制备:采用涂有黑色涂料的聚酯膜或聚乙烯膜黑色片材将要显示的字符或图案镂空制备成掩模版,利用光刻蚀技术对柔性薄膜电极表面的导电层进行刻蚀处理,制备在预期显示字符或图形处无导电层的上透明电极层;
2)界面层的制备:将界面层的聚合物组分和丙烯酸酯类单体组分溶解在适当的水、丙酮、丁酮或环己酮溶剂中形成质量分数为20%-60%的均匀溶液,将粒径均一的SiO2或TiO2间隔子搅拌分散到该溶液中,形成质量分数为1%-5%的涂布液;采用丝杠将涂布液均匀涂布在下透明电极层的导电面上,然后将其放置在紫外灯下辐射固化备用;
3)液晶盒的制备:将下透明电极层分布有间隔子的界面层朝上,带显示图案的上透明电极层导电面向下压在下透明电极层之上,再利用环氧树脂胶、硅树脂胶粘剂或聚丙烯酸胶作为密封胶封边,留下相对的两个口便于后续液晶的灌注,最后在烘箱中于50-80℃进行固化,即得液晶盒;
4)液晶的灌注:利用液晶盒预留的一个口抽真空,利用液晶盒预留的相对的另一个口灌注液晶,按照1-3g/dm2的用量吸取胆甾相液晶,于真空下利用针头将液晶灌注到液晶盒内,并以1-10MPa的压力作用在液晶盒外侧辅助将液晶灌注均匀,再将液晶盒这两个口用密封胶粘接、固化;
5)液晶薄膜的制备:在经步骤4)灌注后的液晶盒下透明电极层上涂布一层黑色吸光涂层,最后利用导电银胶从两个导电电极分别引出电极即得柔性液晶薄膜。
该专利技术资料仅供研究查看技术是否侵权等信息,商用须获得专利权人授权。该专利全部权利属于天津大学,未经天津大学许可,擅自商用是侵权行为。如果您想购买此专利、获得商业授权和技术合作,请联系【客服】
本文链接:http://www.vipzhuanli.com/pat/books/201210067986.5/1.html,转载请声明来源钻瓜专利网。
- 上一篇:一种微激光器阵列的制备方法
- 下一篇:连接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