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发明专利]一种方便佩戴和佩戴舒适的骨传导拾音耳机无效
申请号: | 201210067862.7 | 申请日: | 2012-03-15 |
公开(公告)号: | CN102611957A | 公开(公告)日: | 2012-07-25 |
发明(设计)人: | 曾超宁 | 申请(专利权)人: | 曾超宁 |
主分类号: | H04R1/10 | 分类号: | H04R1/10 |
代理公司: | 暂无信息 | 代理人: | 暂无信息 |
地址: | 545001 广西壮族自治区*** | 国省代码: | 广西;45 |
权利要求书: | 查看更多 | 说明书: | 查看更多 |
摘要: | |||
搜索关键词: | 一种 方便 佩戴 舒适 传导 耳机 | ||
技术领域
本发明涉及移动电话和无线对讲机等电子设备配置使用的耳机,特指一种方便佩戴和佩戴舒适的骨传导拾音耳机。
背景技术
移动电话广泛配置有通讯耳机,使用通讯耳机既能够提高通讯质量并还可以在闲暇时间供使用者聆听高质量的立体声音乐,其中将内置受话器(注:俗称喇叭)的耳朵佩戴组件(注:以下简称为耳戴组件)佩戴在使用者的耳甲腔部位的通讯耳机,由于具有体积小巧和携带方便的显著优点,已成为移动电话主要配置的附属装置。在该类型的通讯耳机中,分为带入耳密封耳套的通讯耳机(注:以下简称为入耳式通讯耳机),和不带入耳密封耳套的通讯耳机(注:以下简称为非入耳式通讯耳机)两种类型,其中入耳式通讯耳机在佩戴状态下需要将入耳密封耳套插入到使用者的耳道中,其明显的优点为能够有效降低外界噪声干扰。但完全堵塞耳道后容易产生听诊器效应,即当使用者在行走或运动的过程中,因身体振动,或者,耳机电缆动或与衣服摩擦等,通过耳机电缆的传导作用,便会在耳道中产生令人不舒服的共鸣噪音。其次是利用入耳密封耳套挤胀直径窄小的耳道实现稳定佩戴的方式,还会降低佩戴的舒适感。
而非入耳式通讯耳机中的耳戴组件为嵌入使用者的耳甲腔中,并呈现为悬挂固定的佩戴状态,因而不会对耳甲腔产生令人不舒服的挤压力,同时耳戴组件与耳甲腔的接触面积也相对较大,因此,非入耳式通讯耳机较入耳式通讯耳机有着更好的佩戴舒适感,并且不会产生听诊器效应,基于这些优点,非入耳式通讯耳机是目前移动电话中配置使用得最多的通讯耳机。
以下结合图1A、图1B和图1C进一步说明人体耳朵的结构和特点,以及上述描述的非入耳式通讯耳机中的耳戴组件的佩戴原理。
在图1A中,耳朵2中的耳甲腔4具有分别由耳屏6、耳屏间切迹7、对耳屏8和耳轮脚9共同环绕包裹构成的具有一个开口端面,并包含耳道5在内的凹陷形状的安置空腔4a,而且,安置空腔4a中还包含有如虚线部分所示的由耳屏6覆盖区域构成的耳屏凹槽6a,和由耳屏间切迹7覆盖区域构成的耳屏间切迹凹槽7a,以及由对耳屏8覆盖区域构成的对耳屏凹槽8a。此外,耳朵2中另还包含有对耳轮脚10和耳垂11等部位。
在图1B中,上述描述的非入耳式通讯耳机中的耳戴组件20,由具有内空腔的主体部件20a和手柄20b以及电缆21共同组成,其中主体部件20a被定形为适合嵌入安置在耳甲腔4中的由耳屏6、耳屏间切迹7、对耳屏8和耳轮 脚9环绕包裹的安置空腔4a中的结构形状,并在佩戴状态下主体部件20a的部分壳体被分别嵌入到耳屏凹槽6a、耳屏间切迹凹槽7a和对耳屏凹槽8a中,因此分别受到耳屏6、耳屏间切迹7、对耳屏8、耳轮脚9的包裹和抵触并呈现为嵌入悬挂固定的佩戴状态。这样一来,主体部件20a无需过度挤压耳甲腔4也能够实现固定佩戴而使得其佩戴方式具有良好的佩戴舒适感。此外,在主体部件20a的背面,设置有与未图示的内部空腔联通的通气孔20c,并在佩戴状态下使得外界大气,经通气孔20c和未图示的内空腔以及未图示的耳道5(注:图示参见图1A)相互联通,从而有效减少听诊器效应。再有,与主体部件20a固定为一体并且中心穿越有电缆21的手柄20b,被定型为在佩戴状态下跨越耳屏间切迹7的外部区域并延伸至耳垂11的边缘附近位置的结构形状,以方便使用者握住手柄20b来将主体部件20a扣入耳甲腔4中,实现快速佩戴。
根据图1C能够更清楚地说明佩戴状态下,主体部件20a的壳体底端20d嵌入在耳屏间切迹凹槽7a中的嵌入佩戴状态,和主体部件20a的壳体顶端20e与耳轮脚9相抵触的接触形态,并从中可以看出,由于耳轮脚9与壳体顶端20e的接触形态不能如耳屏间切迹凹槽7a一样,有效卡住壳体底端20d而使得其无法可靠地防止主体部件20a向上方向移动,特别当主体部件20a的外形尺寸与未图示的安置空腔4a(注:图示参见图1B)的尺寸不匹配时,耳轮脚9对壳体顶端20e的抵触作用将更加不可靠。
尽管非入耳式通讯耳机因具有上述描述的显著优点而成为移动电话主要配置使用的通讯耳机,但在喧闹的环境下使用该通讯耳机进行通讯的时候,则往往通讯效果不好和需要实施额外的帮助操作动作才能改善通讯效果,其原因在于,通讯耳机中的受话器(注:俗称麦克风)不具备抗拒环境噪声干扰的功能,导致使用者在通讯的过程中不得不采取相应的辅助动作来帮助减低环境噪声的影响,以下依据图2对该问题作进一步说明。
该专利技术资料仅供研究查看技术是否侵权等信息,商用须获得专利权人授权。该专利全部权利属于曾超宁,未经曾超宁许可,擅自商用是侵权行为。如果您想购买此专利、获得商业授权和技术合作,请联系【客服】
本文链接:http://www.vipzhuanli.com/pat/books/201210067862.7/2.html,转载请声明来源钻瓜专利网。
- 上一篇:一种抗菌型防雾湿巾及其制备方法
- 下一篇:一种先导自维持延时安全开关