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发明专利]一种方便佩戴和佩戴舒适的骨传导拾音耳机无效
申请号: | 201210067862.7 | 申请日: | 2012-03-15 |
公开(公告)号: | CN102611957A | 公开(公告)日: | 2012-07-25 |
发明(设计)人: | 曾超宁 | 申请(专利权)人: | 曾超宁 |
主分类号: | H04R1/10 | 分类号: | H04R1/10 |
代理公司: | 暂无信息 | 代理人: | 暂无信息 |
地址: | 545001 广西壮族自治区*** | 国省代码: | 广西;45 |
权利要求书: | 查看更多 | 说明书: | 查看更多 |
摘要: | |||
搜索关键词: | 一种 方便 佩戴 舒适 传导 耳机 | ||
1.一种方便佩戴和佩戴舒适的骨传导拾音耳机,其特征在于,包括:
检测部件,所述检测部件由软质的塑胶材料构成并被定形为预定义的曲面外形和具有均匀壁面的结构形状;
主体部件,所述主体部件被定形为具有预定义外形和内空腔的结构形状;
主体组件,所述主体组件由所述检测部件和所述主体部件共同组合构成,其中所述主体组件被定形为至少包括适合嵌入安置在使用者的耳甲腔中由耳屏、耳屏间切迹、对耳屏和耳轮脚环绕包裹的空腔中并包含所述检测部件在内的结构部件的预定义形状,其中所述主体组件在佩戴状态下所述检测部件与耳甲腔中覆盖于髁状突部位的皮肤接触并检测由所述髁状突传导的语音振动信号;
送话器,所述送话器包含一个声电转换器并安置在所述检测部件中或安置在所述主体部件中,其中所述送话器被配置为将所述检测部件检测的所述语音振动信号转换为拾音电信号;
拾音通道,所述拾音通道被构建为始端为所述检测部件与所述皮肤接触部位的内表面和末端为所述送话器的声电转换器的声音通道,其中所述拾音通道为内封闭和隔离外界声音的声音通道,其中所述拾音通道被配置为将所述检测部件检测的所述语音振动信号传送到所述声电转换器;以及
传输器,所述传输器被配置为与外部电子设备建立通讯链接并将所述送话器输出的拾音电信号传送到所述电子设备,其中所述传输器为无线传输器或有线传输器和其中所述电子设备为音频扩音机。
2.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骨传导拾音耳机,其特征在于,进一步包括:受话器,所述受话器包含一个电声转换器并安置在所述主体部件中,其中所述受话器被配置为将所述传输器输入的音频电信号转换为声音。
3.根据权利要求1、2所述的骨传导拾音耳机,其特征在于,进一步包括:
固定器,所述固定器与所述主体部件固定相联或固定为一体并被配置为籍助于使用者的头部或耳朵的预定部位的支撑作用来增强所述主体组件的佩戴稳定性。
4.根据权利要求1、2、3所述的骨传导拾音耳机,其特征在于,其中所述主体部件进一步包括手柄,所述手柄与所述主体部件的预定位置固定相联接或固定为一体,其中所述手柄被定形为在佩戴状态下始于所述主体部件并跨越佩戴耳朵的耳屏间切迹的外部区域延伸至耳垂的底部边缘附近的结构形状。
5.根据权利要求2、3、4所述的骨传导拾音耳机,其特征在于,其中所述传输器进一步被配置为与移动电话和无线对讲机等电子设备建立通讯链接,其中所述通讯链接为双向信号传输的通讯链接。
6.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骨传导拾音耳机,其特征在于,其中所述拾音通道包括由所述检测部件环绕所述主体部件的预定位置的环形边缘的局部边缘或整个边缘的曲线形气道,其中所述曲线形气道由所述检测部件独立构成或由所述检测部件的内表面与所述环形边缘的外表面组合构成。
7.根据权利要求6所述的骨传导拾音耳机,其特征在于,其中所述拾音通道进一步包括由所述曲线形气道延伸至所述送话器的声电转换器的延伸气道,据此,所述检测部件检测的所述语音振动信号经由所述曲线形气道传送到所述延伸气道并最终到达所述声电转换器。
8.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骨传导拾音耳机,其特征在于,其中所述拾音通道包括由所述检测部件直接耦合到所述送话器的声电转换器或直接耦合到加速度传感器的弹性部件,其中所述弹性部件被配置为将所述检测部件检测的所述语音振动信号直接传送到所述送话器或所述加速度传感器。
9.根据权利要求2、3、4所述的骨传导拾音耳机,其特征在于,进一步包括:
控制单元,所述控制单元被配置为经手动可选择操作输出预定义控制信号传送到所述电子设备并导致所述电子设备的工作状态被触发改变,其中所述工作状态的改变对应所述手动可选择操作。
10.根据权利要求9所述的骨传导拾音耳机,其特征在于,其中所述控制单元进一步被配置为经预定义叩齿操作输出预定义控制信号传送到所述电子设备并导致所述电子设备的工作状态被触发改变,其中所述工作状态的改变对应所述预定义叩齿操作。
11.根据权利要求9所述的骨传导拾音耳机,其特征在于,进一步包括:
第二送话器,所述第二送话器被配置用于拾取大气中传播的声音。
该专利技术资料仅供研究查看技术是否侵权等信息,商用须获得专利权人授权。该专利全部权利属于曾超宁,未经曾超宁许可,擅自商用是侵权行为。如果您想购买此专利、获得商业授权和技术合作,请联系【客服】
本文链接:http://www.vipzhuanli.com/pat/books/201210067862.7/1.html,转载请声明来源钻瓜专利网。
- 上一篇:一种抗菌型防雾湿巾及其制备方法
- 下一篇:一种先导自维持延时安全开关