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发明专利]一种制备防水透湿涂层织物的方法有效
申请号: | 201210066104.3 | 申请日: | 2012-03-14 |
公开(公告)号: | CN102605623A | 公开(公告)日: | 2012-07-25 |
发明(设计)人: | 刘今强;孟令杰 | 申请(专利权)人: | 浙江理工大学 |
主分类号: | D06M15/59 | 分类号: | D06M15/59;D06M15/564;D06M15/09;D06B3/18;D06B15/00;D06M101/32 |
代理公司: | 杭州金源通汇专利事务所(普通合伙) 33236 | 代理人: | 林君勇 |
地址: | 310018 浙江*** | 国省代码: | 浙江;33 |
权利要求书: | 查看更多 | 说明书: | 查看更多 |
摘要: | |||
搜索关键词: | 一种 制备 防水 涂层 织物 方法 | ||
技术领域
本发明属于纺织技术领域,具体涉及一种制备防水透湿涂层织物的方法。
背景技术
涂层技术可赋予纺织品以特有的外观和功能,例如:使织物具有珠光、反光、双面双色或皮革外观效果;赋予织物防水、防油、防酸碱和防辐射等功能。最初的涂层织物是用天然橡胶制备的,18世纪末19世纪初,英国就出现了关于橡胶乳液制造防雨布的专利,其产品的主要功能是防水。近代,随着聚氯乙烯、聚氨酯以及聚丙烯酸酯等合成高分子材料的问世,织物涂层工业发展迅速,已成为一个强大的工业门类,产品在服装、鞋靴、箱包、蓬盖、汽车内饰、家居装饰等领域得到广泛应用,其功能也日渐多样化。
防水涂层织物具有良好的防雨防风作用,在服装领域具有很高的市场需求。但是,用普通防水涂层织物制作的服装不透气,不利于人体排出水汽的散发,造成人体体表湿度大幅度升高,以至于夏天穿着有闷热感,冬天穿着有湿冷感。因此,研制开发既防水又透湿的涂层织物,一直是各国科技人员关注的热点。
目前,改善涂层织物透湿性能的方法主要有微孔透湿法(利用微孔的尺寸小于水滴而大于水蒸气分子来达到防水透湿效果)和无孔亲水透湿法(利用高分子链中的亲水性基团,按照“吸附→扩散→解吸附”的方式,将水气分子由高湿度传递到低湿度一侧,从而达到防水透湿目的)两种。
制备微孔透湿涂层织物的方法主要有以下几种:1)聚氨酯湿法涂层:利用聚氨酯凝固过程中发生脱液收缩而形成膜中的多孔结构;2)层压法:织物与聚四氟乙烯或热塑性PU微孔薄膜层压;3)干法-水凝固法:利用涂层剂中预先乳化的微小水滴的作用形成微孔;4)双溶剂法:利用两种溶剂的不同沸点和对PU树脂的不同溶解度形成微孔;5)可溶性物质洗除法:涂层集中添加水溶性物质,成膜后用水洗除而形成微孔。上述方法中,1)和2)比较特殊,不能用于一般涂层;3)、4)和5)只适用于溶剂型涂层,而且成孔效果的影响因素多,由于目前水性涂层剂的应用日益广泛,因此这些方法的应用有较大局限性。
发明内容
本发明针对现有技术的不足,采用在水性涂层剂中添加纤维素醚类或其衍生物作为增稠剂的方法,利用纤维素醚类或其衍生物在膜上形成透湿微孔和其在膜中良好的导湿性能,通过双重透湿来改善涂层织物的透湿性。该法可应用于所有的水性涂层剂。
为了达到以上目的,本发明提供了一种技术方案:
一种制备防水透湿涂层织物的方法,其特征在于包括以下步骤:
a、织物前拒水整理:采用氟系拒水整理剂对织物进行一浸一轧拒水处理,然后在80-100℃的温度下预烘1-3min,再在140-180℃的温度下焙烘60-90s;
b、涂层整理:涂层剂以重量份计包括如下组份:水性涂层剂100份,表面活性剂2-6份,与水1:20稀释后的纤维素醚类或其衍生物15-25份;
c、在80-100℃的温度下预烘1-3min,再在120-160℃的温度下焙烘60-90s。
本发明利用纤维素醚类或其衍生物在一定条件下絮凝的特点,在膜上形成微孔透湿,而且镶嵌于膜中的纤维素醚类或其衍生物大分子也具有亲水导湿功能,使制得的涂层产品具有良好的防水性和透湿性,以及很好的耐洗牢度。与现有方法相比工艺简便,生产成本低。以下详述各步骤特点:
a、织物前拒水整理:一方面是为了防止涂层剂背渗,另一方面提高织物的防水性能。由于做过拒水整理后,织物的表面张力很低,所以涂层时涂层剂中往往要加一些表面活性剂来降低涂层剂的表面张力,使涂层剂在织物表面完全铺展成均匀的薄膜,为足够的耐静水压提供了保障。
b、涂层整理:采用水性PU或水性PA涂层剂,并添加纤维素醚类或其衍生物作增稠剂,添加前须将其与水以1:20比例经充分搅拌调制成胶体溶液。其一,是为了使其能够更好地均匀分散于涂层剂中;其二,使纤维素醚类或其衍生物大分子充分地与周围水分子以氢键缔合,“固水”膨胀,然后在涂层整理高温焙烘时,极度膨胀的纤维素醚类或其衍生物大分子迅速失水,体积突然减小而在涂膜上形成微孔。这些孔洞直径很小,深浅不一,有的贯通整个涂膜的上下表面;由于其絮凝的颗粒在涂层剂中分散相对均匀,且直径很小,所以形成的微孔使液态水滴无法通过,而水蒸气分子却可以直接通过,达到了既防水又透湿的效果。形成的部分微孔虽然不深,没有贯通涂膜的上下表面,但其膜的厚度已经很薄,且由于涂膜中镶嵌有导湿性很好的纤维素醚类或其衍生物大分子,这些导湿性很好的大分子可以轻易穿透薄膜而把导湿作用发挥出来,增加涂层织物的透湿性。
该专利技术资料仅供研究查看技术是否侵权等信息,商用须获得专利权人授权。该专利全部权利属于浙江理工大学,未经浙江理工大学许可,擅自商用是侵权行为。如果您想购买此专利、获得商业授权和技术合作,请联系【客服】
本文链接:http://www.vipzhuanli.com/pat/books/201210066104.3/2.html,转载请声明来源钻瓜专利网。
- 上一篇:一种保持用户业务连续性的方法、系统及装置
- 下一篇:发光二极管封装方法