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发明专利]光频域游标法光谱仪无效
申请号: | 201210065559.3 | 申请日: | 2012-03-14 |
公开(公告)号: | CN102654422A | 公开(公告)日: | 2012-09-05 |
发明(设计)人: | 王允韬;阮驰;郁菁菁;刘志麟 | 申请(专利权)人: | 昆山煜肸传感器科技有限公司 |
主分类号: | G01J3/45 | 分类号: | G01J3/45;G01J3/02 |
代理公司: | 暂无信息 | 代理人: | 暂无信息 |
地址: | 215347 江*** | 国省代码: | 江苏;32 |
权利要求书: | 查看更多 | 说明书: | 查看更多 |
摘要: | |||
搜索关键词: | 光频域 游标 光谱仪 | ||
1.一种光频域游标法光谱仪,其特征在于:包括:
入射准直透镜(1),用于将待测的入射光耦合入光纤;
可调谐F-P干涉仪(3),其通过调谐其腔长在选择部分来自所述入射准直透镜光波通过;
F-P标准具(7),用于提取来自所述可调谐F-P干涉仪(3)中特定频率的光波;
用于隔离反射光的第一光纤环行器(4),位于可调谐F-P干涉仪(3)和F-P标准具(7)之间,用于接收来自可调谐F-P干涉仪(3)的光波;
第二光纤环行器(9),此第二光纤环行器(9)输入端口与所述F-P标准具(7)之间传输光波;
第一光电探测装置(11),连接到所述第二光纤环行器(9)第一输出端口,用于将光波转化为电信号;
功率测量模块(13),根据来自第一光电探测装置(11)的电信号计算光功率,采样并储存光功率数据;
第二光电探测装置(12),连接到所述第二光纤环行器(9)第二输出端口,用于将光波转化为电信号;
波长解调模块(14),根据来自第二光电探测装置(12)的电信号计算稳频光源(5)所发出的光波穿过整个系统后的光功率,采样并保存光功率数据,从光功率数据中解调得到波长数据。
2.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光频域游标法光谱仪,其特征在于:所述可调谐F-P干涉仪(3)中两个端面反射镜在不同的波长有不同的反射率。
3.根据权利要求1或2所述的光频域游标法光谱仪,其特征在于:还包括:
稳频光源(5),接收来自所述第一光纤环行器(4)中第3端口传输的光波,此稳频光源(5)发出的稳频基准光波经耦合器(6)和来自入射准直透镜(1)的光波耦合入光纤;
第一光纤耦合器(2),稳频光源(5)发出的光波经耦合器(2)与待测光波叠加在一起,并一同通过干涉仪(3);
光纤布拉格光栅(10),位于所述第二光纤环行器(9)和第一光电探测装置(11)之间,将来自稳频光源(5)发出的光波反射,其阻带与待测光波的频率范围错开。
4.根据权利要求3所述的光频域游标法光谱仪,其特征在于:所述稳频光源(5)的光频率与待测光谱的范围错开。
5.根据权利要求1或2所述的光频域游标法光谱仪,其特征在于:
稳频光源(5),用于提供一稳频基准光波;
第三光纤环行器(8),其第1端口接收所述稳频基准光波,第三光纤环行器(8)第2端口与所述F-P标准具(7)传输光波,第三光纤环行器(8)第3端口与所述第二光纤环行器(9)第1端口传输光波;
光纤布拉格光栅(10),位于所述第二光纤环行器(9)和光电探测装置(11)之间,将来自稳频光源(5)发出的光波反射,其阻带与待测光波的频率范围错开。
6.根据权利要求5所述的光频域游标法光谱仪,其特征在于:所述稳频光源(5)的光频率与待测光谱的范围错开。
7.根据权利要求1或2所述的光频域游标法光谱仪,其特征在于:还包括:
稳频光源(5),用于提供一稳频基准光波;
第二光纤耦合器(6),用于将稳频基准光波分为两路;
第一光纤耦合器(2),稳频光源(5)发出的光波经第一光纤耦合器(2)与待测光波叠加在一起,并一同通过干涉仪(3);
第三光纤环行器(8),其第1端口接收来自第二光纤耦合器(6)的稳频基准光波,第三光纤环行器(8)第2端口与所述F-P标准具(7)传输光波,第三光纤环行器(8)第3端口与所述第二光纤环行器(9)第1端口传输光波;第一光电探测装置(11),连接到所述第二光纤环行器(9)第一输出端口,用于将光波转化为电信号;
第二光电探测装置(12),连接到所述第二光纤环行器(9)第二输出端口,用于将光波转化为电信号;
光纤布拉格光栅(10),位于所述第二光纤环行器(9)和光电探测装置(11)之间,将来自稳频光源(5)发出的光波反射,其阻带与待测光波的频率范围错开。
8.根据权利要求7所述的光频域游标法光谱仪,其特征在于:所述选择稳频光源(5)的光频率与待测光谱范围错开。
该专利技术资料仅供研究查看技术是否侵权等信息,商用须获得专利权人授权。该专利全部权利属于昆山煜肸传感器科技有限公司,未经昆山煜肸传感器科技有限公司许可,擅自商用是侵权行为。如果您想购买此专利、获得商业授权和技术合作,请联系【客服】
本文链接:http://www.vipzhuanli.com/pat/books/201210065559.3/1.html,转载请声明来源钻瓜专利网。